发布时间: 2014.10.29 来源:超级管理员
记者徐丽文/摄
“在我内心深处,总是想着要画一家暮色中的书店,有着黄色与粉红色的外墙,宛如黑夜中发出的光芒。”1885年,画家梵高在写给弟弟的信件中如是说。在许多人看来,书店里不仅有书,更重要的是有梦想气息、人文精神以及坚定信念,而这也正是他们对实体书店的情结所在。如果说一叶能够知秋,还有什么比一座散发着书香的书店更易包容世间万象呢?
有人说,在这个习惯网购、习惯阅读电子书籍的年代,当下实体书店的惨淡经营昭示出实体书店或将批量死亡的命运。有数据显示,过去10年间,超5成的实体书店已经倒闭,风入松、光合、季风……曾令多少人着迷的文化印记,正在逐渐淡化或趋于消失。事实上,不只是这些风靡一时的书店,衢州的不少实体书店也面临着同样尴尬的境遇。
实体书店的未来会走向何方?不知道若干年后,我们脑海中那围坐在书架下阅读的场景,是否会成为一种回忆?
恰逢我市举办“2014·全民读书周”之际,带着这样的疑问,本报记者走访了多家不断经受着市场考验的实体书店,透视其生存空间的真实状态,问道衢城实体书店的现在与未来。
书店之殇,实体书店期待政府支持
在如今的书友书店,时常能看到老顾客读书、攀谈的身影。
“昨天一天,书店的营业额只有80块。”在市区小西门街的书友书店,书店老板郑忠华苦笑着告诉记者,“卖书可以养养精神,但靠这个养家糊口是不行的。”
“开书店这些年,我也积累了固定的顾客群,现在书店基本都靠定期光顾的老书友的支持。”对郑忠华来说,虽然在保留书店特色与赚钱间仍存在矛盾,但依然不妨碍他坚持保留书友书店以经营人文社科书目为主的经营特色。从2006年开店至今,郑忠华几乎见证了实体书店逐渐没落的过程,“阅读方式的改变对纸媒的冲击很大,而网络购书的兴起对实体书店更是致命的打击。很多人不仅习惯了网上买书,而且也习惯了网络阅读,这些因素加起来,让实体书店更难生存。”
同样,在新华书店西区新址,记者看到不少市民或坐或站,选阅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如今人们会先在实体书店看书挑书,再去网上书店买。这样一来,自付店租的实体书店,实际上成了网上书店的‘免费展厅’。”新华书店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她虽然不提倡但也能够理解读者的这种选择,“书店也要遵循市场规律,对很多读者来说价格优势可能是第一位的,但无论如何,读者能走进书店,不管买不买都是一件好事情。”
对于实体书店当下的困境,市区邮缘书屋的老板徐利芳告诉记者,今年以来,销售额下滑了10%左右。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即使维持住今年上半年的图书销售态势,衢州的几家书店基本也只维持在收支平衡的状态,不会有多大的盈利空间。“扩大书店的规模,谈何容易?实体书店的房租、水电、人工、税收等开支成了越来越重的成本负担。”徐利芳坦言,希望能够得到政府支持,出台针对实体书店的税收减免或者租金优惠政策。
破而后立,书店转型自救初探索
衢州新华书店
书店的未来将会怎样,是否真的会逐一消亡?针对这个问题,在一份衢州读者的问卷调查中,在“你心中的未来书店”一栏中,80%的读者给出的答案不约而同地指向了“集休闲、阅读、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型文化休闲中心”这一结果。
今年“十一”黄金周刚开业的江山市文欣书吧,则以“不打价格战主打特色牌”巧妙地提供给读者更多丰富而有趣的选择。在这家开业不到一个月的书吧中,有“江山老照片展”,有“烘焙体验活动”,静谧的阅读环境、雅致的卡座、柔和的灯光,都增加了消费者阅读的快乐。这里可以喝咖啡、听音乐,图书的陈列很有层次感,看似随意又摆放得很有味道,并通过灯光和复古的铁艺书架来突出重点推荐图书。此外,每月一期的书吧主题征文活动更是吸聚了大批读者的关注。
“价格战只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实体书店应当寻求其他的自救路径。和传统的书店销售模式相比,如今读者追求更多的是阅读、购买外的附加值。”江山新华书店总经理蔡农是提出文欣书吧创意的第一人,他认为,实体书店要突围,目前最好的方式还是与网店相结合,同时与咖啡店、文创产品等捆绑经营,从多元化经营路径探路持续发展,
“网络书店代替不了实体书店,就像上网阅读代替不了纸质阅读一样。让读者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闻到书的气息,或许会是未来实体书店发展的方向所在。当今社会,人们还是需要这种精神层面的交流、沟通的场所。书店不仅仅是一个卖书的地方,更重要的是承载着一种文化,应该是一个交流和人际沟通的公共空间,应该是和看电影一样,是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蔡农说。
与其说是拯救书店,毋宁说是拯救读书氛围
文欣书吧“不打价格战主打特色牌”,巧妙地提供给读者更多丰富而有趣的选择。
实体书店作为一种公共文化空间资源,对一座城市的意义何在?郑忠华认为,一间书店就是其所在城市的一扇体现城市读书人口和城市文化的窗口。“有什么样的城市,就有什么样的书店。这话也可以反过来说,有什么样的书店,也就有什么样的城市。
透过实体书店的困局,也许我们真正需要拯救的不是实体书店,而是国民的阅读氛围、阅读环境。实体书店门可罗雀,网络书店造成了读者与书籍之间的疏离,它排除了传统书店一直传播的那些直面文字的愉悦感。如何引导人们主动走进书店,主动寻求阅读,这才是实体书店存活下去的根本。在如今的书友书店,时常能看到老顾客读书、攀谈的身影,热情的老板是书迷们共同的好友,在书迷们眼中,书友书店无疑是衢州的人文地标之一。
“我从没把自己书店的位置看得太重要,我相信在衢州,即使没有我这间书店也并不会有多大影响;但是如果哪天书店真的消失了的话,也许对一些人来说,会有一种遗憾和失落在里面吧。”郑忠华说,这是支持他将书店坚持开下去的最大动力:“不管世事如何,书店还要继续开下去,开到开不动为止。”书店,存在便是风景。逛书店,逛的是性情,以及在温馨的阅读氛围下那份倾听一叶知秋的美丽氛围。尽管实体书店风光不再,但无论电商书城如何发达,人们的阅读习惯如何更改,实体书店依然承载着与其说是知识,不如说是梦想、时光,或者情感本身的阅读体验。书,还是要买的,至于在哪里买,在一段时间内,这还是一个值得商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