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4.10.10 来源:超级管理员
祝慧君
常山县城胜利街,古称直街,又名西门街,是常山现存最老的主街道。由定阳路往西,地势渐次而高,行至五六百米处,原本被街面两边店屋挤得逼仄的马路愈来愈窄,渐渐地几乎成了隔街相闻的弄堂。再向前走,于市声中隐约传来孩子们清朗的读书声,“天马一小”就安静地坐落在这条毫不起眼的马路南侧。
这是一所有着近三百年历史的学校,据1990年出版的《常山县志》记载:“天马镇第一中心小学,前身为定阳书院。”
筹建书院
关于定阳书院,有据可查的记载始于明崇祯进士孙廷銈著《定阳李公书院记》一文:“书院外门三楹,内为厅事、耳房二间,两庑六间,前有敞轩,古木石笋,周遭墙垣,方广共基地七十弓三尺六寸,计税七分有半,坐于土名槐荫里之南。职其事者邑绅徐闻夏、詹鼎元,孝廉史惟杰、徐光旭、周士雅,庠生詹东图、徐允茂、詹长春、杨毓梧;而率作省成则署邑郡别驾张宏典也;教谕祝绍烻(清顺治六年任)、训导宋可成共襄厥力。”
建成后的定阳书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县学只为生员提供求学机会的缺憾,吸引了一大批有志向的读书人前往就读。时值满清入关初期,朝廷对明末东林书院事件犹有余悸,仍延续对书院的压制政策,定阳书院终还是无力为继,毁于失修。
再建书院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身为江阴进士的孔毓玑任常山知县一职。孔毓玑来到常山后,大力发展农耕业,鼓励百姓开垦荒地,种桑养蚕,着力打造男耕女织、安居乐业的大环境。同时,他大兴水利工程,教民开塘蓄水,农耕蓄泄有方,百姓衣食无忧。又“建讲所于治东,申乡约,课诸生文艺。修邑乘,征文献,严保甲,靖奸宄”,一时间民心所向。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六月、康熙六十年(1721年)常山发生两次大旱,孔毓玑“既请赈济,复捐廉(旧谓官吏捐献除正俸之外的养廉银)往江阴籴粟,减价平粜,分设粥厂,全活无算”。一邑百姓为表拥戴之情,争相提出要为孔毓玑立生祠。孔毓玑见盛情难却,便向大家和盘托出三年前书院修建工程因故搁浅这一憾事。士民听了深受震动。于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鸠工庀材,竭蹶襄事。
建设工程从康熙六十年八月初开始动工,仅仅花了两个月的时间,书院便告竣。建成的书院位于县治之东,以旧县定阳名之。分前、中、后三进,前立有戟门,在规定的时间开启和关闭。中堂悬挂朱熹像,供学子瞻拜。
十月初一书院开门大吉,县令孔毓玑向士民庶众宣讲圣谕十六条。次日,书院举办了首场会讲。孔毓玑受时任县学教谕顾夔、训导吴舆力邀,为一众书生讲授《大学》、《中庸》要义。
古文献《鳞册》对当年的定阳书院曾有记载:“在宇字庄(原城市心街左,今定阳路中段东侧)二百三十七号,计税八分六厘二毫,土名讲所。”
重建书院
此后,定阳书院逐渐被废弃,屋基被占据,改造为店屋。乾隆六年(1741年),詹兆麟兄弟慷慨出资在县城西郭建屋数间,建西郭定阳书院。“门南向,旁翼以两房,中三椽为讲堂,周以回廊。由讲堂而北三椽为师生燕见所,东西翼以厢房,再北七间为主讲燕息地,高广与讲堂称,下面庖厨毕具。”在詹姓兄弟的带动下,一些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邑绅纷纷捐钱捐地,书院得以正常运转。道光三年(1823年),知县罗升棓认为西郭定阳书院规模太小,改称其为义学,集资在西门沙墩购买民房若干间,重建定阳书院。“前有戟门,中有讲堂,后为师生燕见之地,两翼斋房鳞次。”
咸丰二年(1852年),知县李维著建造头门、围墙,不料适逢两广天地会起义,柱樉、墙垣及东西廊头门均毁于兵燹。同治元年(1862年),知县黄敬熙筹款修建。同治八年(1869年),知县潘纪恩对定阳书院的产业进行清理并登记造册。光绪七年(1881年),知县谭恩黻建造头门。
现代教育取代书院制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县学废,定阳书院更名为定阳高等小学堂。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县立高等小学校,为全县最高学府,徐起鸿任校长。后又改名数次,民国三十年,文峰小学并入。民国三十一年,日军侵占常山,学校一度停办。第二年,逐渐恢复教学。民国三十四年,改为南靖镇中心国民学校。民国三十六年,改称天马镇第一中心国民学校。1950年,改名塔山镇中心小学。1956年,改为城关镇第一中心小学。1958年,改为衢县常山镇第一中心小学。次年,定为衢县重点小学。1961年,复名常山县城关镇第一中心小学。1971年,为推行九年制教育,开设初中部,改名为城关镇“五七”一小。1975年改称城关第一中心小学。1977年开设高中部,次年停办。同年,原城关第四中心学校的小学部并入,称城关镇第一中心小学,列为金华地区重点小学。1985年,改名为天马镇第一中心小学,沿称至今。在这期间,书院经历多次改建。
如今,定阳书院尚存两件刻有古朴纹饰的石梁,寂寞地躺在学校对面的一条小巷子里,日复一日,被青苔浸染,静静地听着隔街传来的稚子读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