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四韵——《衢州古城记忆系列之三:记忆与解读》作者采访手记

发布时间: 2014.07.24   来源:超级管理员

记者徐丽文/摄

  阳光从坊巷间洒下,穿过大中祥符寺遗址和钟楼下的鹅卵石路,穿过府山上的银杏树梢,穿过兴修中的水亭门古街和文昌阁檐下叮铃不止的风铎,直至停留在梧桐荫盖中的黛色瓦顶上。这是古城的清晨,也是属于汪筱联和叶裕龙心中萦绕不去的乡愁——如何让古城远逝的记忆不再消逝?如何让大家了解自己的历史,让衢州的故事伴着万家灯火,一起斟酌我们的过去和未来?

  悠悠岁月,多少故事难以取舍,自他们写下关于衢州古城旧事的第一笔起,迄今已有十五载年华。十五年来,他们穿行在古城的坊巷间,自斑驳的墙垣和老人们口耳相传的故事中撷取片片历史落英,存其馨香,以餮后人。

  这个7月,继《峥嵘山志》、《远逝的古邑》之后,衢州古城记忆系列的最后一部《记忆与解读》付梓,各地新华书店同步上架。两人表示,他们将这三本书作为衢州建府城1393年、衢州建大市30周年的礼物,也作为对这片故土的缅怀和反哺。《记忆与解读》立足于城市旅游的角度,对衢州古城街巷、民俗、名寺、名山、名景观及历代名人之衢州情缘进行解读,用充溢着人文情怀与乡愁的笔墨,在寻找与守望间,带领读者再一次深度解读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

  【驻足:给我一瓢衢江水呀衢江水,衢水的甘冽,是乡愁的滋味】

  “城市化进程所导致的千城一面,让越来越多的国人无处安放自我的乡愁。长此以往,我们如今在走进一座又一座城市时所产生的失落感,或许会在不远的将来出现在更多的时刻、更多的地方。”那一年,汪筱联在整理衢州古城大规模拆迁改造后的历史碎片时,写下了这么一段日记。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二老开始携手合作。在衢州历史文化名城研究的大课题下,以及在近二十年的资料收集和整理过程中,他们的写作思路也渐趋清晰:第一步,从衢州城的发祥地峥嵘山着手,写成了《衢州古城记系列之一:峥嵘山志》,理清了衢州1800多年发展的历史主线;第二步,在理清发展主线的基础上,对衢州这座古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阐述,使衢州城的发展轨迹,特别是城市建设中的规划格局、军事布防、美化布景、防灾水系、商市发展、民间习俗以及城市变化中的消亡与新生,进行全面的描述,写成了《衢州古城记系列之二:远逝的古邑》。

  古城已经远逝的历史,通过汪筱联合叶裕龙的描述渐渐清晰,这与他们在这套书封面设计中的“渐变”思路倒有几分不谋而合:古城记第一部刚写一座山时,封面是厚重深沉的色调,到古城记第二部时,封面的色调从深沉趋向明快,封面上开启了一扇窗户,古城的街巷、城门、城郊、码头开始展现,但仍带一点朦胧;这第三部,则是在前二部的基础上,从人文的角度诠释衢州古城,选择古城最有代表性的街区、寺庙、名山和历史人物进行解读,再加上历代文选、诗词和近、当代的考记文选。将古城衢州历史的整体面貌、微观细节进行了描述,古城的轮廓进一步清晰,书本的封面色调和画面又进一步明快和清晰。

  【回眸:我们这个民族,需要有多一些能够回头看看的人】

  “写书是一件寂寞冗长的道路,但我们在写作过程搜集古籍资料时的几个小插曲值得一叙,它们让我们发现,原来不止是我们在回望这座城的历史,还有许多的热心人与我们一样,他们一步一回头,悉心地捡拾起片片被我们遗忘的历史落英。”叶裕龙如是说道。

  2012年夏末的一天,汪筱联晚饭后散步回家,遇到了等在门口的旧日邻居周先生,一问方知原来周先生得知他们正在编纂《衢州古城记忆》书系,特地将家藏的古籍手抄本《顽瞽思存》复印稿赠送给他们。这是《衢县志》作者、清末解元郑永禧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留下的遗作,内有许多对《衢县志》中未提及之事的补充。郑永禧这本遗稿曾在1929年西湖博览会上展出过,衢州老一代文史人中只有极少数人见到过,是极其珍稀的历史遗物。经过细致的整理和编排,《顽瞽思存》的简体横排版被收入了《记忆与解读》“考记文选”章节中与读者见面,这也算是完成了解元公的遗愿,使珍贵的史料不至于再度湮没。

  另一个插曲是他们意外发现了一部奇书,即民国时期为衢州一中提校训“敦品励学”的老校长汪张黻先生的遗作《瀫水宝筏》。这是一部中国版本的神话奇书,作者以儒、道、佛三教中的神话人物为原型,将敬天地、敬自然,人与自然天地和谐共存的主张,用神话的形式和神的语言表达,以示教育公众。最有参考价值的是,书中除中国传统中的神话人物之外,还有一大批衢州乡土神话人物:有“王质烂柯”的樵子王质棋仙,有“踏地成金”的财佛星陈半城,有“春江隐钓”而最后隐居衢州的渔夫道翁严子陵等。摩挲着这些历史的脚印,他们更加清楚地意识到了自己所背负的使命:“温故方能知新,我们的记忆曾是前人的梦,我们的梦更是当代人与前人共同的梦。为追梦而不懈努力,让昨天成为我们追梦的动力,已然成为了我们写作的共同目的。”

  【展望:岁月留香,发现故乡的原风景】

  衢州城中有山,城郊有山,而且都是文化名山。这些文化名山名在何处?特在哪里?对当代人来说其又有何价值?还有哪些东西值得再发掘?针对这些问题,汪筱联和叶裕龙特地从旅游地理学、旅游资源学的角度,对环古城的的围棋仙地烂柯山、佛教圣地九华灵鹫山、神仙故里白云山、灵山宝地鹿鸣山、城中孤山龟峰城隍山等五座文化名山进行了发掘性的解读,以求将已经成为隐性的文化资源财富,转化为显性的现代旅游文化资源。

  “在工业化时代如火如荼的城市化浪潮中,如何让现代化街市传承和再塑历史文化名城的灵魂,这也是我们着重考虑的问题。”在学校当老师的时候,叶裕龙最喜欢给学生讲老衢州的故事:衢州三怪的神秘传说、衢州府学的朗朗书声、三十六坊七十二巷的台门深深……翻开《记忆与解读》,里面各有侧重地介绍了古城街巷和寺庙,从古老的水亭街、通仙门到孔氏南宗家庙、周王庙,这些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街区和寺庙,无疑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了解古城街巷和寺庙的窗口。

  “在这本书中,我们重点推介展示衢州古城十景,这也是综合考量之后,古城衢州观光旅游的点睛之笔。”叶裕龙告诉记者,他们相信,读者在享用美景盛宴的同时,都会对这些故乡的原风景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象。

  【寻觅:寻找衢州人的精神回归旅途】

  2011年的一个夏夜,汪筱联和叶裕龙坐在府山下的茶馆喝茶谈天,与他们仅一墙之隔的街衢上是熙攘人声、市井百相,令他们恍惚回到了半个世纪以前的古城衢州——站在留有浮凸岁月痕迹的石板街上,童年时代的汪筱连和叶裕龙在滚铁环、丢沙袋的游戏间隙,也曾畅想过这里若干年前的样子。而在已经定格的繁华和喧嚣前,两个自童年便开始熟识的伙伴,沿着古城的历史溯流而上,开始了一趟对衢州人精神回归之路的追寻之旅。

  “十九世纪中国逐渐陷入贫穷落后当中,战火的恣肆及某些人为因素造成地方文史资料的散佚严重。我们对这一时期的文献资料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重点编纂整理,选录自晚清、民国起一直延续至二十一世纪初对衢州古城研究的相关作品,按研究课题所属年代选取编纂排列,其内容涵盖民间习俗、民间典故、轶闻趣事、地名演变、近代战事、重大事件及政权变革、经济变革、教育变革等方面。”叶裕龙告诉记者,为防止珍贵文献的再度散失,他们将这一部分列入“古城考记文选”,与“历代诗人咏衢州诗词精选”等章节一道作统一编纂,以及清朝以前各朝代名士名宦记衢州的代表性文章,集撰并精选了古城历史上的文人学士、儒者大家对这座城邑的理解和描述,其中不乏首次与广大读者见面的珍贵文稿,如叶国治先生散失民间的《回忆孩提时代的家乡衢州》等首次发掘出来的文稿。

  时空让古邑远逝,文字使记忆长留。正如市委常委、秘书长李锋在本书序言中提到的那样——“‘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书中的那些街巷、寺庙、名山和诗句,不正是我们衢州人的乡愁吗?”《衢州古城记》从之一到之三,近130万字展现的不仅是两位老人的记忆,更是多少代衢州人的共同追忆。那是无法被时光抹去的古城记忆,诉说着多少光阴的故事,即使中间隔着沧海与桑田,依旧让人闻之动容。

  汪筱联(左)和叶裕龙(右)合照

(本文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责任编辑:吾献红)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