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5.05.06 来源:超级管理员
刘静
编者按: 早春二月,三衢道中草长莺飞,桃红柳绿,3月13日至18日,由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中共衢州市委宣传部、衢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共同策划和组织的全国知名媒体副刊“走进最美衢州”采风活动,拉开了衢州建市30周年纪念活动帷幕。现场活动圆满结束后,采风团成员纷纷于自己所在媒体以报告文学、散文、随笔、游记、特写、诗歌、图片等形式,多角度反映了衢州的道德之美、人文之美、生态之美、发展之美、生活之美。在此,我们开设专栏刊登这些精品力作,与读者分享这一汪清流淌过心田。
作者简介
刘静 70后,出生于湖北武汉,现为深圳特区报副刊编辑。
虽然知晓年年春天都一样,但仍被柯城区九华乡妙源村的清新烂漫唬住,人在景中山在眼前,根本不用刻意,举目四望处处花开如海花叶扶疏。空气湿润氧分充足,我们三三两两走走停停,连说话感叹都显多余。
偶一低眉转首,又撞上叫不上名字的野花漫山遍野应时而开。凑近看竟然还有一抹鲜丽的胭脂色,越到花心越浓艳,仿佛这个小村庄一样,是个小但独立的所在。哪怕嶙峋山石旁只三两簇,但江南特有的烟雨迷蒙山色立刻就有了美学上的意义。在这样的地方,谁说赏花,都会惹人笑话。因为美不是赏出来的,是来了根本扛不住。如同桃花源不用问渔人当问自己。
春天,来这里,完成一场事先张扬的探秘!
梧桐祖殿的故事
3月中旬,作为纪念衢州建市3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我参加了由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中共衢州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衢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承办的“走进最美衢州”全国副刊采风活动。
采风最后一站,衢州柯城区九华乡妙源村。这是距离衢城18公里,依水而建的小村庄,一条小溪贯穿整个山村。村头梧桐溪口,我遇见一座斑驳古庙“梧桐祖殿”。这里供奉着春神(木神)“句(gōu)芒”。作为供奉春神的专门寺庙,这在全国来讲都十分罕见。句芒,相传是天帝少昊的儿子伏羲的属神。他人脸鸟身穿白衣,驾两条飞龙,手里拿着一个规,管理春天万物的生长。传说当时妙源村境内梧桐峰被句芒看上,在此落户。之后,梧桐山上梧桐树长得特别茂盛,山民盛感其德,便在梧桐峰上盖起一座小庙宇,用一根巨大梧桐树根雕了一个佛像供奉起来,山民称之为“梧桐老佛”,即木神句芒,曰“梧桐庙”。后村民又在梧桐溪口建了一座大殿,取名“梧桐祖殿”。
梧桐祖殿为明、清时期建筑,民国二十二年(1933)经过一次大修,进来殿中,木色廊柱沧桑沉默,透过天井微光,可见门券顶有石匾额“梧桐祖殿”四字,前殿有座近百平方米的戏台,主梁上绘有木神驾驭的两条飞龙,主殿为后桁架结构,殿内斗拱雀替,托脚等多雕花,细碎繁縟,涂金描彩,为清代时期格调。虽岁月淬炼,但殿梁架上终年无蜘蛛丝网,令人叹奇。整座建筑分前殿、主殿、东配殿和西配殿,二进二明堂,约700余平方米。村民主任傅亦武告诉我们,除了惟原殿中句芒及众多仙人神像在“文革”中被毁,其他保存尚好,而这得益于九华乡亲的同心同力。话说那年“破四旧”,淳朴乡民不约而同自发用泥巴糊住了四壁上的雕花,封上大门,自断香火……梧桐祖殿得以幸存。
立春之春祭
对于现代人来说,春夏秋冬不过应时四季。但在农人眼里,农耕社会与四季的感情,又哪里是这样简单。农耕社会的人,是真真切切生活在天地四时之中,他们对四时的恭敬有仪式感作证的。
在九华人的心里,他们认知淳朴,年大不如春大。“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立春节气决定了对农作物的适时播种与收割。于是,数千年来,无论政权更替、经济荣衰,这里的民间仍保留着祭祀春神、迎春接福的习俗。对句芒神的祭祀活动也一直世代相传,而且都与春天、农业丰产的祭祀密切相关,这其间,又以九华为最隆重。
民国《衢县志·岁时习俗》载:立春,俗称“接春日”、“开春”,把一株新鲜的黄芽菜种在盛满细沙的大碗里,并插一面长条行小红旗,旗上写“迎春接福”四个字,碗后放杯清茶。几天后,把碗里的黄芽菜移栽在菜地或花盆里,表示万象回春,生气勃勃。并贴“春牛图”于中堂,“春牛图”上端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庆辞。
其中的“接春”习俗很有特色,天刚破晓,乡民就拿香、纸、肉、豆腐干,到各自的田里去祭拜。扎春牛、扮芒神、供祭品、焚香迎奉、迎春、鞭春(打春)、踏青、探春、插春、演戏酬神等,形成衢州地方著名的梧桐祖殿庙会。村里为此所特建的九华农耕文化展示馆,也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城市观光客。
傅亦武告诉我,梧桐祖殿作为“立春祭祀”的载体,已传承数千年之久。2005年,当地柯城区政府投入数十万元对梧桐祖殿的殿宇、戏台进行维修;从2006年立春开始,柯城区恢复开展立春祭祀活动。
吾乡吾民
陪同我们一路采风下来的,是柯城区委宣传部外宣办主任龚晓。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九华人,龚晓语气平淡回忆幼时求学经历,荒寒乡间道路泥泞,他一年四季不分寒暑天未破晓就出门,摸黑走上十多里山路才到学校。而今,这山还是那山,学成的人并未离开这片乡土。龚晓对这片土地的热忱,从他给我们的详尽介绍中能体会:“衢州民间以梧桐祖殿为载体,将祭祀春神(木神)的场所和仪式,成为衢州的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2011年5月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不是一个成功励志的故事,但龚晓讲述中的执拗忠厚打动了我,尤其是他说起乡情乡愿的一往情深。我见过那些成功后离乡的人说起来的思乡欲狂,此刻想起来全都“当时只道是寻常”,但真实地故土难离确有无功之虞。比如年年月月寒暑无数,守着这片山这片水都未见得人生成功。可成功跟资源、创造、关注度并不相干,我认为的一种成功是指我们到死都忘不了,彼时彼地,故乡在你眼前慢慢变化的样子。这现世世俗的好,既珍稀又浩瀚,它们每一样都是诗,是歌,是司执不同景色的神,是漫天恩情,是一个微眇的人和他头上长空的一点灵犀。
这有知有觉有甘愿地生活,九华妙源村人龚晓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