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4.02.10 来源:超级管理员
南宋朱熹撰孔府花园太和亭联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春节里喜庆的节日氛围,离不开火红春联的烘托
民国陈师曾撰并书
民国余绍宋书录邓石如联句
龙游县石佛乡三门源文化村牌坊联,林峰撰,程少凡书
清代峥嵘山衢州府治内明伦堂抱柱联
翻开这部书,仿佛推开一面时间的窗扉,一段段在三衢历史上尘封多年的往事,渐渐从这些古旧的木头楹联间、从这些散发古雅馨香的字句间,冉冉升腾,逐渐铺展开来——历史的尊严,世事的变迁,家族的个性与美好的愿景,都深深烙印其间。
我们欣喜地看见,在五光十色的流行文化中,终于有一群人开始回过头来收集这一抹西边将落的晚霞。他们虔敬先人的创造,追寻祖辈的精魂,欣赏昔时的生活气质,并用精致的文字勾画出在时间隧道中失散了的画面。正如本书主编祝瑜英所说:“当农耕社会不可抗拒地走向消亡,这套《衢州对联集成》反而来得更有意义。”
溯源:
千年历史,名联佳对迭出
“酒渴诗狂啸傲且随今日景,花厚月夕风光仍似昔年春”、“数点雨声风约住,一枝花影月移来”、“十里烟岚寻鹤骨,千秋风月话琴心”……
在《衢州对联集成》中,不乏这样优美的字句。人们常说,“文之精者为诗,诗之精者为联。”对联亦称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体裁,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千百年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创作、书写、张贴对联,是我国民间逢年过节、红白喜事不可或缺的传统活动。
透过它们,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图案精细、人影晃动的窗格,聆听到了来自远古农耕时代的热闹喧哗,乡野的小调;24节气里的寒来暑往,云起云灭;宗祠宅邸间的光宗耀祖,鸿鹄之志;以及一个家族的荣辱与兴衰、一整片土地上文人们的鸿儒往来、酬酢唱和。
“好的文字耐看,读着它们使我们有一种活色生香的感觉。那些日子的残片,以对联的形式在乡野氏族的门楣间保留下来,绵延至今。”在市政协副主席、市诗词楹联协会会长陈建良看来,对联兼有多种文体的优点和特点:“与诗、词、曲、赋等传统格律文体相比,楹联以其短小精悍、灵活自由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范围;与其它应用文体相比,楹联又以其格调高雅、艺术性强胜出一筹。所以,可以不无夸张地说,精美的楹联,是中华文学诸体裁中的宝塔尖。”
清朝梁章钜的《楹联丛话》、《楹联续话》、《楹联三话》把对联分成10个门类,即故事、应制、庙寺、廨宇、胜迹、格言、佳话、挽词、集句、杂缀。民国年间出版的《楹联集成》更是将对联细分至20个类别。“本着‘历代联应收尽收,当代联严格控制’的原则,在最后形成的《衢州对联集成》书稿中,1949年以前的历代对联占比达到了75%左右,分成9个不同门类、不同用途的对联。”陈建良介绍。
固本:
千年积淀,社会万象尽有
作为东南阙里的衢州,自古儒风浩荡、代有才人,宋时的衢州曾被誉为“江南粮仓”。物产的丰饶使这方水土成为一处文化飞地,诗词楹联资源极为丰富。加之水运昌达,朝京门外帆樯穿梭,热闹繁华,历代宰辅重臣、文人墨客多有停驻,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佳句。而在《衢州对联集成》中,亦不乏这些流传在民间的关于对联的有趣故事。
如“髻上杏花何有幸,枝头梅子岂无媒”这一联的由来,便颇具戏剧性。宋代廉吏赵抃帅蜀时,于迎春日见一少女头戴杏花,戏出一联说:“髻上杏花何有幸”,奈何对方反应很快,脱口便答道:“枝头梅子岂无媒”,生生把一代清官堵得说不出话来。名相赵鼎欲归葬常山,曾自题挽联道:“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南宋乾道四年七月,衢州大旱,知州王悦体恤民生,开仓赈济,竭诚祷雨作联曰:“愿减十年之算,化为三日之霖”,竟如愿而卒,衢州百姓感念他,便为其立祠塑像,年年来祭扫。
“一副对联兴许便是一段历史。”谈及编纂这部书的初衷,陈建良表示,在完成“溯源”之后,需要做的就是“固本”,在收集这些散逸在民间的对联之外,连同那些遗留在对联间的民间故事也一并收集起来,全部收进这套书中。一如一曲被芊芊素手轻轻弹拨的《琵琶行》,悠扬恣肆,大珠小珠落玉盘,散布在这片青山秀水间,激荡出铿锵悠远的历史回声。
且不说朱元璋“云去云来风送月,台前台后雨飞花”的平静旷达,也不说章士钊“生为国家,死为国家,平生具侠义之风,功罪盖棺犹未定;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尚待后人评”的豪气云天,每副不同时代的对联,都能够侧面反映出独属于那个时代的人文情怀和社会风貌。
抢救:
来自遥远农耕时代的呼唤
那一份来自遥远农耕时代的文化情怀,也正来源于一批衢州仁人志士的文化关怀。
“《衢州对联集成》的采编过程,也是对衢州历代对联文化遗产的抢救过程。由于年代久远,衢州又处在军事要塞,战火不断,大量历史对联实物和先人对联遗作或毁于战火,或失于天灾,所剩无几,有幸保存下来的又往往残缺不全。”谈及古对联的存留,本部书的副主编叶裕龙至今遗憾不已。
“这是衢州首次如此系统全面地对历代对联进行收集整理工作,可谓是前无古人。这是一项填补空白的开创性工作,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作为这部书的主编,祝瑜英多次带队下乡搜集、增补、完善历史对联以及相关背景资料,并为部分乡镇文员进行有关对联知识的辅导,进村入户查找对联实物和家谱等处的记载。在对联的采集过程中,大堂雅居,本该是名联所从出处,然而这些建筑多数已荡然无存,少数幸存的也历经洗劫,空空如也。常有老人告知编纂小组,他们祖上曾有过很多对联作品,但有的说毁于战火,有的说焚于文化大革命;有的说前些年拆老屋造新房卖了、丢了……每提及此,祝瑜英总是深感痛惜。
庆幸的是,市博物馆和江山博物馆保存有一些对联藏品;民间一批对联爱好者,自发提供自己保存的部分古联;还有一些文史资料撰编收藏者辗转刊载了部分古联……从卷帙浩繁的古籍,从荒废了的园林故址,从已被风雨侵蚀字迹模糊的碑石,从已毁于兵燹或文革破“四旧”的刻木,去摘抄、追忆、记述曾经流行于一时的名联,这种爱护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令人感佩的。正是得益于这样一批文化仁人志士的无私帮助共襄盛举,原本可能成为绝唱的那些破烂手抄本和文史资料中的对联,才有了一线生机,并得以保存并集结面世。
在祝瑜英他们看来,一副对联究竟是原创的还是移录他处,一段典故究竟该如何解读,文字的繁简之辨,句逗之别,往往需要检点多种出处,往往需要左右商榷,晨夕钻研。这让人不禁想起先秦时期,那些行吟在乡野间的采诗官。《汉书》中记载:“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路以采诗。”
或许,《衢州对联集成》的价值,并不在于让现代人回到过去,更在于为文化多样性提供了生动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