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4.03.10 来源:超级管理员
衢州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衢州调查队
2013年,国内外经济运行环境仍然复杂,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两大战役”战略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下功夫,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1056.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3.15亿元,增长1.1%;第二产业增加值555.92亿元,增长10.4%;第三产业增加值417.50亿元,增长9.0%。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增长5.8%,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9.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8.1%,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5.0%,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16.1%。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8.2:53.1:38.7调整为7.9:52.6:39.5。全市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为41676元,合6730美元,比上年增长8.8%;全市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为49791元,合8040美元,比上年增长9.0%。
市区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同比上涨2.2%,上半年上涨2.2%,前三季度上涨2.4%,全年平均比上年增长2.6%,其中:食品类上涨4.8%(见表1)。
表1 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上年=10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 102.6 |
1、食品 | 104.8 |
其中:肉禽及其制品 | 105.5 |
油脂 | 98.6 |
2、烟酒及用品 | 100.0 |
3、衣着 | 100.8 |
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 101.8 |
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 100.6 |
6、交通和通讯 | 100.6 |
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 102.8 |
8、居住 | 102.0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2.7%,其中:重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下降3.7%,轻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下降0.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1%,其中:黑色金属材料类下降7.5%,有色金属类下降2.9%,化工原料类下降3.8%,燃料、动力类下降3.4%。
全市新增就业人数3.27万人,有1.43万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3%,比上年末下降0.26个百分点。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18.21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2.75亿元,增长14.7%。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实现税收收入66.81亿元,增长17.0%,其中:增值税9.01亿元,增长14.9%;营业税20.25亿元,增长15.4%;企业所得税8.32亿元,下降7.6%,个人所得税2.83亿元,下降2.2%。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0.22亿元,比上年增长3.7%。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46.27万亩,比上年增长0.3%。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01.02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油料播种面积58.96万亩,增长0.2%;蔬菜种植面积54.88万亩,增长1.5%;果用瓜种植面积7.78万亩,下降1.4%。
全年粮食总产量79.92万吨,比上年增长0.3%。油料产量6.51万吨,增长1.7%。蔬菜产量91.62万吨,增长1.3%。食用菌产量17.19万吨,下降7.5%。果用瓜产量14.28万吨,下降0.2%。茶叶产量6231吨,下降9.0%。水果产量82.48万吨,增长1.9%,其中柑桔产量64.07万吨,增长2.4%。
全年肉类总产量30.61万吨,比上年下降4.4%,其中猪肉26.82万吨,下降3.4%。全年生猪出栏448.41万头,下降6.4%。家禽出栏2971.26万只,下降9.2%;禽蛋产量2.30万吨,下降0.4%。蜂蜜产量2.27万吨,下降14.6%;蜂皇浆产量823.57吨,增长66.7%。牛奶产量661吨,下降60.9%。水产品产量5.68万吨,增长5.1%。
全市实施整乡整镇整治乡镇25个,整治行政村130个,其中:新增村内主干道硬化里程177.93公里,新增卫生厕所农户22326户,新增污水治理农户26005户。规划建设的16条美丽乡村创建线路全面实施。全市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覆盖率95.3%。新增市级农家乐特色村(点)26个,申报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点)4个,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276万人次,营业收入5.81亿元。全年累计培训农民6.46万人次。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年末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983家,比上年增加43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261家,比上年增加17家;大中型企业94家,比上年增加1家。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77.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完成产值1474.87亿元,增长8.8%,其中:重工业1014.71亿元,增长7.4%;轻工业460.17亿元,增长12.1%。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443.73亿元,增长9.3%,产销率97.89%,比上年提高0.38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工业出口交货值110.03亿元,增长5.8%。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化工行业实现产值242.7亿元,比上年增长0.3%;机械行业306.5亿元,增长7.2%;建材行业77.77亿元,增长4.6%;黑色金属冶压业182.25亿元,增长5.5%;造纸行业134.30亿元,增长16.0%;木材加工业51.17亿元,增长9.9%;纺织业62.07亿元,增长11.6%;通信设备62.44亿元,增长68.8%;电力行业85.8亿元,增长13.1%。主要工业品产量见表2。
表2 2013年主要工业品产量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纱 | 万吨 | 15.62 | 5.5 |
轻革 | 万平方米 | 1029.90 | 22.5 |
人造板 | 万立方米 | 16.48 | 27.4 |
机制纸及纸板 | 万吨 | 131.38 | 12.8 |
硫酸(折纯) | 万吨 | 24.92 | -16.2 |
烧碱(折纯) | 万吨 | 42.66 | -5.6 |
尿素 | 万吨 | 10.26 | 5.0 |
单晶硅 | 万吨 | 0.11 | -35.6 |
软饮料 | 万吨 | 17.84 | -1.5 |
饲料 | 万吨 | 68.47 | 0.6 |
塑料制品 | 万吨 | 2.76 | 2.3 |
铜材 | 万吨 | 6.64 | 22.0 |
水泥 | 万吨 | 1880.30 | 9.2 |
水泥熟料 | 万吨 | 1206.80 | -2.5 |
空压机 | 万台 | 19.69 | 8.1 |
轴承 | 万套 | 5895.30 | -16.1 |
变压器 | 万千伏安 | 2146.70 | 8.1 |
粗钢 | 万吨 | 396.20 | 9.8 |
钢材 | 万吨 | 422.50 | 27.2 |
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55.16 | 0.8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25.47亿元,增长15.4%,其中利润82.49亿元,增长13.1%。分行业看,机械行业实现利润18.60亿元,下降0.9%;计算机、通信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10.61亿元,增长111.8%;化工行业8.98亿元,下降5.3%;饮料行业8.17亿元,增长12.8%;造纸行业7.88亿元,增长62.2%;建材行业5.96亿元,增长6.7%;黑色金属冶压业3.14亿元,下降7.7%。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8.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全市建筑业企业364家,其中:具有一级资质企业25家,二级资质企业89家。全年建筑业实现总产值360.64亿元,增长20.2%,超亿元产值的企业85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0.72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第一产业投资26.89亿元,增长76.8%;第二产业投资317.93亿元,增长4.4%;第三产业投资325.90亿元,增长32.3%。
全年完成工业投资317.93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制造业投资267.49亿元,下降1.6%。饮料制造业、文教体用品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等13个行业的投资增长20%以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等13个行业比上年下降。有8个行业年投资额超10亿元,其中4个行业年投资额超20亿元: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36.32亿元,增长11.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6.21亿元,增长16.5%;专用设备制造业21.32亿元,增长25.8%;造纸及纸制品业20.56亿元,下降28.1%。
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05.52亿元,比上年增长61.1%。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88.02亿元,增长58.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55.00亿元,增长86.6%;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46.12亿元,增长63.8%;教育设施投资6.06亿元,增长26.0%;文化艺术业投资4.78亿元,增长124.7%;卫生设施投资3.72亿元,增长25.2%。
全市组织实施重点项目326个,完成投资373.56亿元,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69个,建成项目112个。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88.82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其中住宅投资70.5亿元,增长16.9%。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723.20万平方米,增长26.2%;竣工面积138.55万平方米,增长4.9%;销售面积170.19万平方米,增长63.5%,其中:住宅销售144.78万平方米,增长73.6%,商业营业用房销售7.48万平方米,下降10.4%。商品房销售额115.86亿元,增长64.9%,其中住宅销售额101.64亿元,增长79.5%。
全年新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住房5859套,完成年度任务的158.8%,其中:廉租房213套,开工率100%;经济适用房70套,开工率100%;公共租赁房1794套,开工率113.4%。新增廉租住房保障户523户,其中实物配租116户,货币补助406户,租金核减1户。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3.67亿元,比上年增长13.8%。按经营地统计,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89.78亿元,增长 14.8%;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3.89亿元,增长7.5%。按消费形态统计,批发业实现零售额71.85亿元,增长15.0%;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23.08亿元,增长13.8%;住宿业实现零售额4.49亿元,增长1.1%;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4.25亿元,增长13.9%。
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29.00亿元,增长12.4%。其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8.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5.7%,日用品类增长33.5%,化妆品类增长30.8%,中西药品类增长21.3%,家用电器和音像制品类下降6%,汽车类增长15.8%。
全市共有成交额超亿元的各类市场22个,摊位数7447个,实现成交额251.02亿元,增长3.3%。成交额超十亿元市场有8家,比上年增加1家。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7.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0%。其中:出口23.90亿美元,增长28.6%;进口13.86亿美元,增长19.4%。
全市有出口实绩的企业699家,比上年增加83家,其中当年新启动出口业务企业157家,增加25家。全年出口额在100万美元以上企业292家,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67家,增加16家。
全市出口排前三位的市场依次是:欧盟、东盟、美国。对欧盟出口3.73亿美元,增长22.9%;对东盟出口3.20亿美元,增长36.8%;对美国出口2.58亿美元,增长20.0%。对这三大主要市场出口额合计占全市出口总额的39.8%。
在主要商品出口中:机电产品出口6.77亿美元,增长28.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0.76亿美元,下降0.4%;化工医药产品出口4.74亿美元,增长5.1%;服装、纺织品出口3.00亿美元,增长35.8%;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2.00亿美元,增长29.0%。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3家,比上年减少1家;合同利用外资1.33亿美元,增长189.2%;实际利用外资0.66亿美元,增长30.6%。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4.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9077.67万吨,比上年增长3.9%,其中:铁路370.91万吨,增长0.7%;公路8703.00万吨,增长4.1%;水运3.68万吨,下降8.0%;民航771.40吨,增长64.1%。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11585.15万人,比上年下降1.2%,其中:铁路241.92万人,增长12.1%;公路11315.00万人,下降1.5%;水运6.02万人,下降9.1%;民航22.21万人,增长16.8%。
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21.25万辆,比上年增长19.9%,其中:载客汽车15.34万辆,增长11.4%;载货汽车4.53万两,增长46.1%。私人汽车17.63万辆,增长17.1%。全市摩托车拥有量24.78万辆,下降2.6%。
年末各类公路里程7933.8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17.32公里,一级公路290.94公里,二级公路706.89公里,村道3813.92公里。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17.66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47亿元,增长13.1%;通信业务收入16.19亿元,增长12.5%。全年邮政传送函件1705.56万件,包件6.32万件,累计订销报纸4789.67万份,订销杂志327.73万份。年末全市共有快递企业30家,全年实现业务收入1.43亿元,快递收件1551.41万件,派件1229.43万件。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50.68万户,比上年减少1.41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26.12万户,增加7.22万户。电话普及率(含移动电话)108.89部/百人,增加5.94部/百人。互联网用户43.05万户,增加7.24万户,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8.7%。
全年旅游总收入197.26亿元,比上年增长31.8%,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3277.90万人次,增长30.2%,国内旅游收入193.72亿元,增长33.2%;入境的旅游者12.10万人次,下降10.8%,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723.87万美元,下降14.0%。在入境的旅游者中:外国人4.60万人次,下降23.6%;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7.51万人次,下降0.6%。全市拥有星级宾馆饭店35家,客房总数3468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