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安监〔2014〕89号
局各处(室)、支队:
现将《2014年衢州市安监局平安、综治、维稳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工作。
2014年8月26日
2014年衢州市安监局
平安、综治、维稳工作要点
根据《衢州市创新社会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衢综治〔2014〕5号)和《市平安办综治委市委维稳领导小组成员单位2014年度职责任分工方案》(衢平安办〔2014〕8号)精神,结合我局实际,制定2014年衢州市安监局平安、综治、维稳工作要点。
一、深入推进平安衢州建设
(一)加强平安综治维稳工作领导。及时调整我局平安综治维稳工作领导小组,严格实行平安综治维稳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坚持局领导班子定期研究部署平安综治工作,坚持“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做到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
(二)认真组织开展“平安衢州”宣传活动。借鉴“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的经验和做法,认真研究活动方案,突出重点,运用多种形式,采取有效方法,注重实际效果,营造共建平安、共享平安的浓郁氛围。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综治工作水平。紧紧围绕“平安衢州”,加强普法和法制宣传,增强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做好防火、防盗、防爆炸、防毒、防治安灾害事故工作,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切实搞好单位和单位楼院的安全防范工作,不发生刑事案件和重大灾害事故。狠抓综治各项措施的落实,进一步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学习、积极探索综治工作在新形势下工作及发展的新方式、新路子。
二、坚持维护社会稳定
(一)进一步加强“打非治违”工作。严格落实“打非治违”责任,突出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油气管道、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集中开展以“六打六治”为主要内容的“打非治违”。同时,加强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强化执法力度,对有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要组织开展联合执法,加大打击整治力度,形成工作合力,切实规范安全生产秩序。
(二)积极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创新完善安全生产责任考核体系,制定个性化安全生产责任书,实行分级分类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
(三)继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严格实施重大隐患政府挂牌督办制度,确保省市挂牌隐患整改率达到100%。继续推进暗访暗查和定期督查的安全监管模式,深入基层和企业进行隐患排查。建立企业隐患自查自报系统,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企业自主管理,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
三、积极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一)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对重大矛盾纠纷和苗头,实行领导包案和专人调处工作责任制,限时解决。
(二)全面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在制定或实施涉及安全生产重大决策事项时,对可能引发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众集体上访、群体性事件或危及公共安全的情况进行先期评估、先期预防、先期化解,保证决策事项既利于促进安全生产,又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在安全生产监管过程中,对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事项,要预先采取防范措施。积极应对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化解因安全生产突发事件而产生的矛盾。
四、完善安全生产事故防控体系
(一)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诚信机制建设。及时总结梳理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县区”、“示范企业”的经验做法,继续推进工矿商贸规上企业标准化达标工作。严格执行冶金等工贸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逐步开展规下企业标准化创建。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诚信机制建设考评体系,通过企业分级分类评定、落实激励约束措施、建立安全生产公示与承诺制度、完善企业“黑名单”制度等有效举措,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诚信机制建设相互融合促进,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二)积极推进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在巩固衢江区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各地乡镇公共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特点、企业分布状况,扎实推动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与平安创建和综治等网格化管理有机融合,科学划分安全生产监管网格,合理设置职能,逐步构建完善乡镇(街道、园区)、片区、村居企业三级安全生产管理纵向网和以八大行业领域安全监管为一体的横向网,形成一个全覆盖、无缝隙的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体系。
(三)积极推进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以“智慧安监”为抓手,逐步推进集聚区指挥中心、安全生产监管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和企业前端感知系统的建设工作。优化升级“衢州市安全生产网”,整合原有信息资源,规范数据库,实现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全面建成全市安全生产监管的主要基础资源数据库和应用系统,切实提高监管效能。
(四)积极推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督促各地安监部门、重点乡镇和大中型企业、高危行业企业配足配强应急管理工作力量,推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向基层和企业延伸。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将预案三化工作延伸到乡镇(街道)。加强应急管理基础建设,建立完善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应急救援队伍、应急专家等资源信息档案库。以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巨化中心为主体,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应急实战演练,进一步提升我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