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透 爱不够 魅衢州——上海作家采风团来衢采撷最美风光

发布时间: 2013.12.31   来源:超级管理员

 编者按:12月13日至15日,由朱大建、竹林、曾元沧、戴逸如、伊人、沈嘉禄、南妮、王琪森、陆梅、钱汉东10人组成的上海作家采风团来到衢州,深入各县(市、区),就生态、地理、人文、历史等地域风光进行采风活动。

 这10位作家,同时也是上海的资深媒体人。此次衢州之行,他们既心怀着文人的诗情,也带来了媒体人敏锐的目光,届时他们将会把从衢州采撷的最美风光,通过文字展现在上海读者面前。

  朱大建:

  生态文明会使发展不可估量

  ●人物简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民晚报》副总编辑。

  记者罗东哲

  傍晚时分,在江山廿八都古镇行走,朱大建对眼前所见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衢州竟然是一座这么恬静、古老、美丽的城市。”经过一天的采风,他对衢州的印象,再也不是“金华边上的一个城市”那样简单。

  “我没有想到,衢州的生态环境竟然这么好。”朱大建说,浙北、浙南、浙东,他都去过了,唯独没有来过浙西,每次经过也都是夜里。“所以,这次采风我一定不能错过。”朱大建坦言,光是采访第一天去过的地方,就足够他称衢州为“好一个生态文明城市”。

  在江郎山顶休息时,有老乡为朱大建泡了一杯高山茶。“好茶呀,和衢州一样让人回味。”朱大建说,他去过很多城市,每次游览都得出同一个结论,“一个注重发展生态坏境的城市,其发展空间是不可估量的。”

  南妮:

  在文字的海市蜃楼间

  诗意呢喃

  ●人物简介:《新民晚报》编辑,著有《一个人喝一杯》、《所谓女人》、《我的恐惧无法诉说》等。

  记者徐丽

  很早便读过南妮的散文,却一直没有见过作者。一直想着,文字之飒爽,笔锋之犀利,能写出这种让人读着便能感受到“被击中内心”的字句,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作者该是一位多么丰富的人呀!直到在这次见到南妮,不负她文字中那份“侠骨柔肠”的飒爽风姿。

  上世纪60年代出生于上海郊区的南妮,自小便喜欢江南的田野风光。流水、稻田、随意生长的树木,甚至是三三两两栖落在电线上的麻雀,也能令她欣喜不已。在衢江区天脊龙门景区,南妮动情地说:“这里的空气弥漫着清香!”前一天山中下过小雨,景区内的龙潭瀑布飞流直下,南妮见状欢喜极了,忙走到水潭边,掬起一捧水慢慢喝着。“我要记下衢州的好山好水!上海家家户户都是净水器,这里的水却可以捧起来就喝,真羡慕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啊!”而山道边开着如白梅般清冷花朵的油茶树,也令南妮惊奇不已:“以前光知道浙江的茶叶青碧喜人,没想到油茶树还会开花,而且开出的花竟这样美。”

  每到一处,南妮都会细心地拍下那些令她觉得美丽的地方,并细心地用手机记录下自己那一刻的心情。美丽的图片,灵动的文字,交织成了这趟富有诗意的衢州之行。

  竹林:

  默默耕耘不羡花

  ●人物简介:国家一级作家,著有《今日出门昨夜归》、《女巫》、《呜咽的澜沧江》等。

  记者徐丽

  清瘦朴素的外表,温和恬淡的眉眼,初遇竹林,这位与共和国同龄的作家,你也许会觉得,她同这座城市每天与我们擦肩而过的同龄女人没什么不同。不料想在她的笔下,竟有着那样惊才绝艳的文字和瑰丽的想象力……

  站在龙游石窟入口,竹林说,她与龙游石窟的渊源由来已久。早在2005年她出版的小说《今日出门昨夜归》中,她便将故事设置在一个巨大的石窟群中,而这个石窟群的原型便是龙游石窟。

  “其实,在我写下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并没有到过龙游石窟。”竹林告诉记者,图书出版后,她才应友人之邀第一次来到龙游石窟,并在再版的图书中新加入了石岩背村等真实地名。在竹林的故事里,龙游石窟的传说更倾向于“外星说”,是一个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时空隧道”,讲述了一群几乎被现代文明摒弃的穷孩子与奇人路云天的神秘故事。著名书评家雷达曾经评论,小说中神秘莫测的自然谜团与曲折的案情交织,使他想起了美国畅销小说作家丹·布朗的《天使与魔鬼》。

  “回首已逝的人生旅程,不知是我选择了竹林这个艺术符号,还是竹林选择了我。”在第二天的旅程中,汽车在淡淡的晨雾间开往衢江区茶坪方向,竹林望着车窗外绵延不绝的碧绿竹海,说起了自己笔名“竹林”的由来:“能在旷野的贫瘠中生长的竹子,无疑是顽强生命力的象征——它既能挺拔地傲立,也能柔韧地弯曲,尤其能在最艰难困苦、濒临绝境时开花结果。我十分崇敬这种植物,我愿像这竹林一样,永远默默地耕耘,永不艳羡灿烂的花期。”

  伊人:

 

  这里的孔子更真实

  ●人物简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解放日报》资深记者。

  记者周洋

  伊人今年刚出了一本书,书名叫《平视孔夫子》。他主张将孔夫子回归平民化视角,“他是一个伟大的人,而不是神。”

  在孔氏南宗家庙里,伊人找到了共鸣。“我去过曲阜孔庙,感觉那里太豪华太壮观,孔子成了神;而衢州的孔庙,让我感觉简约古朴又独具匠心,在这里孔子是真实的,是有血有肉的,是可以被亲近的。”他告诉记者,孔洙让爵后,衢州的孔氏后人就开始从事文教工作,这也是儒家思想能够走进衢州寻常百姓家的原因。

  曾元沧:

  一生意趣在山行

  ●人物简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民晚报》资深记者。

  记者罗东哲

  “哇!这地方!”车停在江郎山脚,曾元沧才跨出车门就忍不住一直赞叹,“一定要到山上去看看。”

  在去往江郎山的途中,曾元沧说起了自己与山的不解之缘,说他此次来衢,最想去的地方就是江郎山。“我的家乡在福建,那里多山,远些的有壶公山、笔架山,近点的有岩仙山,还有一群不知名的山。母亲告诉我,周岁抓阄,我抓的就是山形的笔架和进过学堂的旧课本。”

  曾元沧说,自己已经久不爬山,但小时候背着篓子上山耙柴草,稍长徒步去邻县仙游求学,都少不了山行。“风雨无阻挡,赤脚不畏寒。路遥知脚力,夕阳山外山。生命不息,山行不止。”曾元沧感叹,“曾经有人问我属什么生肖,我笑着说鄙人属山。今天终于有机会再亲近一次山了。”

  登上“一线天”后,曾元沧更是感慨:“真有一种‘天高地阔,上下求索’的感觉。美且壮阔!”在山上一个多小时里,曾元沧不停地用手机拍照记录着:“我此行还带着一个任务,那就是写一写江郎山。”他低头看着“翼装飞行侠”的降落点说道:“江郎山太有名气,来过的名家也很多,所以要想写好江郎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下山后,曾元沧的心情格外好:“如何写好江郎山,我已有构想。”

  王琪森:

  溯源寻根后的反思

  ●人物简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高级记者。

  记者周洋

  车停在钱江源茂密的原始森林里。一下车,王琪森闭上了眼,深深吸了一口气:“真有一种洗肺的感觉。”

  王琪森认为,母亲河是文明的载体,在开化,钱江的源头,还保存着如此完好的植被,体现的是衢州人对母亲河的敬畏。“在一个外面雾霾满天的时候,我们来到这里,还能呼吸到这么好的空气,应该好好反思。我们一味追求GDP牺牲了生态,我们日常生活中不经意地破坏了环境。”他认为,正是因为开化关闭了工厂才保住了生态,这种做法足以示范。

  在根博园里,他听说徐谷清大师花重金从广州运回了一批将要做柴火的荔枝树根,并雕成了眼前栩栩如生的五百罗汉时,他也不由地感慨着。“这就是民间智慧的汇总,将自然产物提升到了文化层面。”他建议可以再将根雕提升到理论层面。

  “钱江源的‘源’,根博园的‘根’;‘金钉子’告诉我们从哪里来;三衢山是衢州的母亲山,也是喀斯特地貌的幼年;孔氏南宗家庙,是江南儒学文化的发源地——这不是一趟很好的回归之旅吗?”王琪森笑着告诉记者自己的发现。

  戴逸如:

 

  主题强一些,参与多一点

  ●人物简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民晚报》资深记者。

  记者周洋

  让特产替衢州“吆喝”

  ●人物简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民周刊》主笔。

  记者周洋

  沈嘉禄是一位美食家。他的一大爱好,就是在博客与微博里,与粉丝们分享、交流世界各地的美味。

  因此在此次行程中,他格外关注衢州的特产。一听说开化,他就想到了龙顶茶,“钱江尾有西湖龙井,钱江头有开化龙顶,一江挑两龙。”不过,他也关注到这种和江南人性格一样温文尔雅的绿茶,对于年轻茶客却有些陌生,“需要好好宣传,特别是龙顶生长的生态环境。”他认为用钱江源的好水去泡龙顶好茶,才有好味道。他建议将开化几家纯净水企业进行整合,统一打“钱江源”的品牌,做大影响,以达到“农夫山泉”宣传千岛湖旅游那样的功效。

  在钱江源景区,他专门买了当地农民晾晒的白菜干;在特色的开化青蛳、马金豆腐干前,他一边拍照传到微博一边说“邪气(非常)好吃”;在根博园里,他询问着是否有根雕雕刻剩余木料制成的工艺品;在“金钉子”与三衢山,他提议推出与地质相关的旅游纪念品……

  “现在游客都有钱了,游玩后都会想带点东西回去。这时候,特产成了一张无形的名片。既能增加经济效益,又是城市软实力的体现。”沈嘉禄说。

  陆梅:

  行走衢州,我看见了“传承”

  ●人物简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报》副主编。

  记者罗东哲

  此次衢州行,陆梅算是行程最匆忙的一位。在去了孔氏南宗家庙、衢州书院以及清漾毛氏故居后,第二天下午便匆匆赶往杭州开会。“我意犹未尽,希望尽快有机会再来一次。”陆梅说,在衢州待了不过两天,就已经有了“这儿真好”的感觉。

  “我小时候生活在上海郊区。这一次来衢州,一路上看见农田还有安居于乐园的人们,就好像回到了自己的故乡。”陆梅说,现在城市化进程太快,她的故乡现在也成了城市,“和衢州人比起来,我们快得失去了幸福感。”

  激发陆梅产生“再来一次”想法的,是衢州对历史的传承。陆梅说,在清漾毛氏故居,她见到了古朴的村庄,见到了保留完整的对联、匾额,“想起前一天去的孔府家庙,我觉得衢州人对历史文化传承做了很多工作。”

  “我也是记者,行走了很多地方,我的职业状态让我学会不停地记录和思考。”陆梅把对衢州的记录和思考,都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保存在手机里,“下一次来,我想再去清漾看看。我很惊讶的是,导游对这段历史的前后这样清楚,我问了几个比较偏的问题,她也都清楚地回答了。”陆梅说,她对毛氏族谱非常感兴趣,回沪以后一定会花时间好好了解这段历史,“下回有备而来一定会收获更多。”(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20131223/图片摄影罗东哲 徐丽 周洋)

 

   

这10位作家,同时也是上海的资深媒体人。此次衢州之行,他们既心怀着文人的诗情,也带来了媒体人敏锐的目光,届时他们将会把从衢州采撷的最美风光,通过文字展现在上海读者面前。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