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5.01.06 来源:超级管理员
国家档案局积极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近日申报2015年部门预算时,进一步扩大了预算绩效评价范围,扩大纳入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的项目资金规模。
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档案局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旨在落实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新要求,促进各预算单位牢固树立绩效管理理念,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变“要我评价”为“我要评价”,形成讲绩效、重绩效的良好氛围,推动各预算单位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强化预算支出责任和效率,提高档案部门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的规定,财政部每年从基础工作管理、绩效目标管理、绩效监控管理、绩效评价管理、结果应用管理和舆论宣传引导6个方面,对各部门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评分考核。
2015年,国家档案局机关和所属事业单位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和档案干部教育中心5个预算单位有7个项目申报列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点项目;国家档案局所有新增项目均编报预算绩效目标。纳入绩效评价试点的项目主要内容均与档案重点业务工作相关,包括档案整理、档案数字化、档案科研和教育等。
据了解,国家档案局2015年纳入预算绩效管理的项目资金规模占部门支出规模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其中,纳入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的项目资金占国家档案局部门项目支出规模的66%,比2014年高出15个百分点;纳入预算绩效评价试点范围的项目资金规模占部门公共财政支出规模的24%。两项指标均超过财政部“2015年纳入绩效目标管理的项目资金规模要力争达到本部门项目支出规模的40%”和“纳入绩效评价试点范围的项目资金规模要力争达到本部门公共财政支出规模8%”的要求。
2013年和2014年,国家档案局分别有2个预算项目纳入财政部绩效评价试点。2013年,2个项目经第三方中介机构组织专家考评获得较好成绩。国家档案局所属事业单位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明清历史档案整理和数字化抢救保护专项获得96分,所属事业单位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民国档案整理和数字化项目获得94.8分。财政部对这2个项目的绩效评价报告及专家考评结果进行了审核,评价结论为“有效”。财政部在审核报告中也提出改进建议,要求结合项目特点进一步设计和完善指标体系具体内容,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水平、强化预算约束力。2014年绩效评价将于今年1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