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浙江省档案局紧扣中央以及省委要求,领导带头、全员参与,聚焦“四风”、边整边改,制度养成习惯、习惯升成文化,“四风”突出问题得到有力遏制,“转作风钉钉子”精神得以充分发扬,“识民情接地气”成为党员干部常态,“为民务实清廉”形象得到有效提升,全省档案事业在为民服务中实现新发展,受到上级充分肯定、基层广泛好评、群众普遍认可,局机关干部职工活动满意率达到98%以上。
学习教育越深入 认识问题越深刻
档案部门作为相对“清冷”的党政机构,有没有“四风”问题?活动开展之前,浙江省档案局一些党员干部心存模糊认识,有的觉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还能找到几条,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在“无权无钱”、“清水衙门”档案部门难有滋生土壤。开展活动伊始,大家提的意见也多是一些业务工作上的“老问题”,没能聚焦到“四风”问题上。
局班子统一思想:找不到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症结在于对“四风”问题认识不够深刻!接下来,局班子把着力点放在了深化学习教育上。全体党员围绕“与百姓的感情深不深、与百姓的距离远不远、百姓在心中的分量重不重,牢固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进行了“三思、三观”学习和讨论。同时,充分运用“两个优势”:一是充分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留下宝贵精神财富的优势,专门安排了富有浙江特色的学习内容,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的重大战略思考和重要实践探索,重点学习了习近平同志《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和《之江新语》两本著作,集中培训学习了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2003年视察浙江省档案局馆时对档案工作作出“走向依法管理、走向开放服务、走向现代化建设”的“三个走向”重要指示精神。二是充分运用刘云山同志直接联系指导浙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优势,第一时间学习最新精神,深刻领会活动要求。通过深入的学习教育,使同志们普遍接受了一次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深刻教育,为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夯实了思想基础。活动开展以来,局班子集中学习了12次,局机关集中学习了16次,局中心组开展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等专题讨论6次,举办全省档案局长读书会深入开展“档案部门怎样践行群众路线”学习讨论,局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撰写体会文章发表在省委机关刊物《今日浙江》上,局机关党委举办了“当战士不当绅士”专题党课、“梦想与实干”主题演讲报告会、“今天我开讲”系列讲座等特色学习教育活动。
多层面、多形式、多主题的学习和讨论,促使党的群众路线入脑入心。一些同志在浙江档案网上的“留言”就是很好的实证:“群众是个相对概念。在机关,每个公务员既是干部又是群众,每个人都有个‘走群众路线’的问题。”“我是一名档案保管员,要说很有职权,确实谈不上。但是,当利用者来查档的时候,‘群众’就来到了你的面前。你的作风,你的态度,你的实际行动,都从内心反映了你的‘群众观念’。”“拖拉的查和迅速的查,粗略的查和仔细的查,敷衍的查和认真的查,其结果是并不一样的。”“‘走群众路线’好像很抽象,很遥远,实际它很具体,它就在你身边。”
随着学习教育的深入、思想觉悟的提高,局班子及同志们对“四风”危害性认识不断加深,查“四风”深刻性程度不断加大,反“四风”自觉性要求不断加强。局班子本着“广覆盖、无死角”的原则,采取“集体座谈”与“个别谈话”、“背靠背”与“面对面”、“书面”与“网络”相结合的办法,开展“下乡当员、走亲连心”活动,力求征求意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促使大家从自我欣赏、自我表扬,自以为是、自娱自乐中解放出来,做到自我检查、自觉行动,自我革新、自强不息。局班子在机关和基层分别召开了36个座谈会,向兄弟省直单位、地方档案部门及分管领导等发出征求意见函300多份;局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召开了18个征求意见座谈会,用2天时间逐个处室部门征求意见,覆盖每个在职干部职工和部分离退休老同志,还与局班子其他同志、40多位处级干部个别谈话谈心征求意见;处以上干部全面下基层,面对面地向203位乡镇档案员和基层档案干部征求意见。局班子两次召开专题会议,针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和省委督导组的反馈情况,进行了认真梳理和研究。
通过征求意见找问题、个人自身查问题、相互谈心提问题、省委督导组点问题,局班子和同志们对自身存在的“四风”问题看得更准了,对产生“四风”问题的根源挖得更透了。有的局班子同志坦承“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前,把吃吃喝喝、收受土特产作为平常小事,自我要求不严,标准不高,在廉洁自律方面认识不够到位”。有的局班子同志在深刻反省“四风”问题根源时,形象地指出自己患上了一定程度的“工作晚期综合症”、“思想政治痴呆症”、“党员身份健忘症”、“道德修养不良症”,以此来唤醒自觉、警醒自律。
真亮丑 真批评 动真格
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是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头戏”,是发现和解决“四风”问题的关键环节。浙江省档案局严格按照“时间服从质量”要求,做到了“四个不留”:
1.查摆问题不留死角。一是前前后后“照镜子”。主要照“五面镜子”:以党章党规为镜“重点照”,以作风要求为镜“深刻照”,以群众期盼为镜“换位照”,以事业发展为镜“全面照”,以先进典型为镜“对比照”。二是上上下下“回头看”。通过多批次的“下乡当员、走亲连心”,处以上干部下基层调研、深入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增设网上意见箱收集意见建议,进一步找准找实“四风”问题。三是里里外外“深入挖”。局班子两次召开“四风”问题分析会,深找深查“四风”问题;局班子同志参加分管处室部门“四风”问题分析会,着重从分管工作中存在的业务性、事务性问题中,上下共同深找深查、找准找实“四风”问题。局班子在活动第一环节征求到200多条次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第二环节又查找到60多条次意见建议,梳理查摆出“四风”问题主要表现19类,局班子主要负责同志查摆出问题14类,局班子其他同志查摆出问题多的18类,少的13类。
2.会前准备不留空白。一是深化学习“聚共识”。局班子专题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导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讲话精神及其他规定学习内容,凝聚了共识:要有抛开面子、揭短亮丑的大气,有动真碰硬、敢于交锋的胆气,有深挖根源、触动灵魂的勇气,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二是撰写材料“画准像”。局班子主要负责同志主持、局班子其他同志集体参与撰写局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局班子同志自己动手撰写个人对照检查材料,“五审三改”、“四上四下”,局班子材料修改了11稿,局班子同志个人材料都修改了5稿以上,最多的改了14稿。有的班子同志还将自己的材料请同事家属过目,进一步征求意见。有的班子同志说,看了自己的材料吓了一跳,“四风”问题原来那么严重,家人都要“另眼相看”了。三是谈心交心“卸包袱”。局班子主要负责同志与班子其他同志逐个多次谈心谈话,班子其他同志之间互相多次谈心交心,特别是就如何真诚开展批评帮助、深刻自我批评、虚心接受批评交换想法,将意见摆放在面前、矛盾解决在会前,局班子同志都放下了思想包袱和心理负担。有的局班子同志还把批评意见写成书面材料,逐一征求局班子其他同志的意见。有的局班子同志真诚地说,查“四风”问题,既要勇于自己“洗洗澡”,发现不了的问题,还要敢于请同志帮助“搓搓背”。
3.班子批评不留心结。一是自我批评有深度。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局班子同志结合个人成长经历和思想工作实际,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不回避矛盾和问题,开展了深入的自我批评和深刻的根源剖析,共提出自我批评意见75条。二是相互批评有力度。局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带头作个人对照检查后,敢于叫响“向我开炮”,请求局班子其他同志都要对自己提出批评意见,局班子其他同志共向局班子主要负责同志提出批评意见9条。局班子其他同志自我批评后,局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带头逐个开展批评帮助,对局班子其他同志提出了8条批评意见。局班子其他同志也坦诚地开展了相互批评,共提出批评意见24条。三是接受批评有气度。听取意见的同志,尽管都有脸红出汗的感觉,但都深切感受到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同志情谊,都当场表态虚心接受批评、认真加以改进。而且,局班子同志都能够主动认领局班子存在的问题,勇于担当应尽责任。有的局班子同志说,大家的批评为自己的“病”把准了脉,大家的帮助为自己的“病”开出了一剂良药。有的局班子同志诚恳地表示,这些珍贵的意见,是自己学习工作生活的“清洁器”、“加力器”,一定认真反思、认真整改。有的局班子同志表示,要把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作为新的“起跑线”,发奋学习、努力工作、节俭生活,争当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好干部。
4.支部批评不留情面。做到“三同”:一是会议要求同标准。要求各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与局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同标准,局班子同志都参加了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要求处级干部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审查把关与局班子同志同标准,党员干部同样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有2名处级干部被要求重新撰写了对照检查材料。要求会议人员不能缺席、会议时间不得缩短、会议质量不打折扣,在县里挂职和党校学习的3名处级干部都参加了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二是班子同志同检查。在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上,局班子同志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为其他党员同志做出表率。有的局班子同志给分管处室部门负责人一口气提了5条批评意见。有的党支部每个党员都给局班子同志提出了批评意见,有的还相当尖锐,局班子同志都能虚心接受,有的还作出检讨和承诺。三是全体党员同教育。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对每个党员同志的思想、灵魂都产生了极大的触动,有的处级干部在发言时还掉了眼泪,尤其是局班子同志带头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党员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大家普遍认为局班子同志的检查剖析深刻、到位、给力,“四风”问题找得准、说得透、挖得深。有的同志说,入党20多年了,这次会议印象最深刻,真正触及了灵魂。有的同志认为,同志们敢于真亮丑、真批评、动真格,说明党的好作风好风气又回来了。
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浙江省档案局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坚持“服务为先、实干兴档”理念,做到眼里有群众、感情向群众,一切为群众、满意问群众,确保规定动作有亮点、做到位,力求自选动作有特色、做扎实,受到省委领导、省“活动办”的充分肯定,经验做法被省委第三督导组介绍推行到其他单位。
“双比”先行。3月下旬,省档案局开展以“比实干、比服务”为主题的“服务型机关建设年”活动。这项主题实践活动,是刘芸局长履新后“烧”的“第一把火”,旨在为局机关教育实践活动开辟思想和工作的“前行通路”。党员干部通过“比工作落实、比工作创新、比工作绩效”和“比服务意识、比服务能力、比服务满意”,鼓足了“实干抓落实、服务创品牌、实效论英雄”的干事劲头,形成了“在实干中反对形式主义,在服务中反对官僚主义”的工作格局。通过“双比”活动,局机关初步创设了“三个三”机关党建品牌:学习党章用好党章、学习专业用到专业、学习群众用于群众等“三个学用”品牌;创新服务先锋、岗位服务先锋、结对服务先锋等“三个先锋”品牌;今天我开讲、今天我健康、今天我服务等“三个今天”品牌。卓有成效的“双比”活动,得到省委常委、秘书长赵一德批示肯定,被写入《浙江日报》刊发的“全省活动综述”之中。
局机关“严纪律、正作风、作表率”专项行动的做法,被编入省委办公厅简报,得到省委书记夏宝龙批示肯定。
服务联动。省档案局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履新后,坚持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棒接着一棒干,省市县三级档案部门联动,大力推进以“档案登记备份”为重心的数字档案馆(室) 建设,以“历史文化记忆工程”为重点的档案文化建设。联动建成浙江方言语音档案总库,制成“‘乡音的呼唤’——浙江方言语音典藏”光盘,真情服务“浙商回归”战略,得到省委副书记王辉忠等省领导的批示肯定。联动推行“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制度,织就档案服务便民网络,建立服务百姓全新机制,将建设覆盖全省的跨馆服务信息化平台。联动开展“国际档案馆日”活动,现场参与人数3000余人,服务群众400多人次。联动推进乡村记忆示范基地建设,建成浙江乡村记忆网,命名了34个乡村记忆示范基地和 24个企业记忆之窗示范点。主动介入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50周年大会等重大活动建档工作,开展《红色典藏——老干部个人档案》收集,为“改革先行者”步鑫生采录20小时口述历史档案,《译报周刊》等一批优质档案资源征集进馆。积极创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国家级示范县和国家一级档案馆,省档案馆新馆建设,档案基层基础建设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有位有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省档案局迅速行动、积极作为,学决定、学讲话、学精神,开展“全面深化改革,档案部门如何不缺位有作为”大讨论,着力把教育实践活动的阶段性成果上升为落实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的创新性实践,做到服从改革认识到位、服务改革工作到位、自觉改革行动到位,以改革精神、创新思路谋划未来几年的工作。抓紧研究制订“落实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的若干意见”,全力打造浙江档案工作的“升级版”,初步制定了总体目标:全力服务中央、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着力推动浙江档案工作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在推进浙江档案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建设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档案工作强省,更好地为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服务;初步确定了总体任务:协同建设“法治档案”、“智慧档案”、“民生档案”、“平安档案”和“活力档案”;初步划定了工作时间表:到2015年具体改革举措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17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基本完成改革任务,为到2020年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档案工作制度体系打下坚实基础。在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上,局班子主要负责同志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档案馆(室)”的修改建议,被纳入了省委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省档案局通过自觉为改革服务,积极为改革呐喊,努力确保浙江档案部门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缺位有作为。
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全省档案部门要围绕“一个中心”、实现“两个服务”、坚持“三个走向”,积极投身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围绕改革这个中心任务,在强化责任、敢于担当中发展档案事业;巩固扩大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善始善终抓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在实现服务大局、服务百姓中发展档案事业;坚持以“三个走向”为目标,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中发展档案事业。刘芸局长要求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向朱志伟同志学习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干工作冲在前、转作风做在前、谋发展想在前、带队伍抓在前,争当过得硬打胜仗的“狮子型”干部。
撰文:浙江省档案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原载:《浙江档案》2013年第12期、《浙江省档案局简报》2014年第1期。
��书,解决干部职工上班“停车难”等问题,加强和规范对下属单位的管理。
二是改得“实”。局班子3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省档案馆新馆的功能布局,严格按有关规定修改调整办公用房面积与设施配备标准,从审查局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办公室开始,一间间办公室“把关”、一项项设施“过关”,如将原设计图纸中的办公室卧室和卫生间全部予以取消,做到不踩“红线”,不打“擦边球”。大力整治“文山会海”,2013年1至11月,局机关会议数量和会议经费同比分别减少33.3%和52.6%;各类文件和简报同比分别减少10.3%和51.7%。活动开展以来,清理不适宜的规范性文件42件,改进不完善政策制度或做法21件,叫停不符合上级精神的政策制度做法9件,新建立的制度规范21件。三是改得“严”。重点整治“庸、懒、散”现象,不定期开展正风肃纪检查,及时通报情况。设立举报电话、建立网上举报箱,每间办公室都设置“去向牌”,加强监督检查。10多次抽查局机关工作纪律,对违规行为进行大会通报、公开批评,还让1名上班迟到的处级干部写出书面检查,基本杜绝了迟到早退、提前就餐、擅离职守、“酒局”“牌局”等不良现象。减少和简化考核,取消了对省政府直属44个单位的档案工作年度考核,加强了日常指导与监督;改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