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档案馆征购陈朝货币等文物进馆

发布时间: 2013.11.14   来源:超级管理员

 

  近日,浙江省长兴县档案馆征购一批实物档案进馆,其中不乏陈朝货币、明朝铜镜等珍贵文物档案,更有意义的是,这些文物档案都和长兴有关。
  在该馆本次从民间征购的实物档案中,有两枚南北朝时期陈朝的“太货六铢”尤为引人注目。太货六铢是南北朝时期陈宣帝陈顼铸造的钱币,陈顼是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的侄子,浙江长兴下箬寺人。史载:陈宣帝太建十一年(579年)“初用太货六铢钱”,与五铢并行,一当五铢钱十,后减为当一钱。钱文为玉著篆,铜质优良,轮廓整齐,钱文瑰丽匀称,铸造精妙绝伦,居南朝之冠,也是南北朝钱币中最精美的一种。
  本次征购的铜镜也弥足珍贵:一枚为“五子登科”铭文镜,另一枚为“贵”字铭文镜,除铭文外,另刻“长兴号造”字样。经专家鉴定,两枚古镜均为明朝长兴民间所造。明朝建立后,随着经济和手工业的繁荣,铜镜铸造业获得了很大发展。这时,铜镜已不仅是一种生活必备品,同时还兼具馈赠、祈福、辟邪等功用,因此铸造量很大。据《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成化)湖州府志》记载,浙江湖州地区成为当时全国的铸镜中心,这里出产的铜镜世称“湖州镜”。湖州民间私家作坊铸镜业在明朝繁荣兴旺起来,一大批铸镜的能工巧匠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在纹饰、铭文等方面有所创新,形成了本朝独特的风格,如上述“长兴号造”的两枚铜镜即来自民间所铸造,其纹饰精美,做工精良,反映了当时长兴民间较高的青铜铸造工艺水平。
  这批文物档案的征集进馆,对于研究长兴县的古代货币经济和青铜冶炼、制造技术意义重大,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陈朝铜制钱币——太货六铢[1].jpg
陈朝铜制钱币——太货六铢
明代“五子登科”铭文铜镜[1].jpg
明代“五子登科”铭文铜镜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