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2002年4月18日衢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五次主席团会议通过)
衢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听取了市财政局局长王延生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衢州市200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各代表团进行了认真的审议。财政预算审查委员会根据代表们审议中提出的意见,对2001年全市财政预算和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02年全市财政预算草案和市本级财政预算草案进行了认真的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2001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汇总预算为63301万元,实际执行数为88773万元,完成预算的140.2%,比上年增长52.9%。支出汇总预算为98200万元,实际执行数为177539万元,完成预算的180.8%,比上年增长52.6%。 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2001年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21829万元,实际执行数为28448万元,完成预算的130.3%,比上年增长42.1%,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3.2%。财政支出预算为32870万元,实际执行数为54197万元,完成预算的164.9%,比上年增长49.5%,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5.1%。2001年市本级财政可用资金为54397万元,收支相抵,实现了当年财政收支平衡,并消化了部分历年累计赤字200万元。 财政预算审查委员会认为:2001年,我市各级政府和财政地税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目标任务,积极拓宽理财思路,树立全方位理财观念;狠抓财源建设,采取措施,发展经济;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以管理机制创新和科技办税为抓手,强化税收征管,积极组织收入,进一步规范了支出管理。在我市经济形势明显好转的基础上,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幅度较高,财政支出基本保证了政权运行和各项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并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建设的发展。总的看,2001年全市财政预算和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是较好的,财政地税部门的工作是努力的,是富有成效的。 但是,2001年预算执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由于经济总量增长不快,财政增收的基础尚不牢固;财政全面增加支出的刚性不断增强,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的难度很大,市、县财政收支平衡的基础十分脆弱;财税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等。所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02年全市财政汇总预算草案中,地方财政收入78730万元,比上年调整后执行数增长10.0%。财政支出安排143730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长46.4%,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预算数增长9.6%。 在2002年全市财政预算草案中,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25500万元,比上年调整后执行数增长11.0%。财政支出安排48512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长47.6%,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预算数增长10.2%。 财政预算审查委员会认为,2002年全市财政预算和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符合《预算法》的规定,贯彻了中央和省财政工作会议以及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既落实了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求,又体现了地方适度从紧财政调控手段。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保持了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增长幅度,支出预算体现了重点保证公、教人员工资发放和支持农业、科技、教育事业发展等资金需要,从严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这样的安排是合理的。在实际执行中,要提倡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优良传统,反对铺张浪费,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年终实现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财政预算审查委员会认为,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02年全市财政预算草案和市本级财政预算草案是适当的、可行的,同意市财政局局长王延生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衢州市200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建议大会批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02年市本级财政预算。根据《预算法》规定,2001年市本级财政决算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批准。 三、为保证2002年全市财政预算和市本级财政预算的顺利完成,财政预算审查委员会建议: (一)继续贯彻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级政府和财税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我市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增效。继续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措施,积极支持国有企业实行多种形式的改革,加大对重点行业和产业的扶持力度,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对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增加必要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快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进程。 (二)进一步强化税收征管,规范财税管理,加强执法监督检查,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要继续加大税收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的税收法制观念和依法纳税意识。严格依法治税,要适应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强税收征管的信息化管理。加强执法监督,坚决打击各种偷、骗、抗税的犯罪行为,坚决制止擅自减、免、缓税的行为,堵塞收入流失的漏洞,保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三)切实强化财政职能,加强支出管理,确保实现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建设公共财政的要求,切实转变职能,强化财政的调控、管理和监督作用。要确保农业、科技、教育等项支出按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的比例增长,重视和支持文化、卫生等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控制“人、车、会、话”的膨胀和增支。要积极推进支出管理制度改革,继续细化预算编制,推行财政集中收付制度,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委派制试点工作,规范和完善政府采购办法。要加强乡镇财政管理工作。加强对各项预算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切实履行对财政性资金的综合管理职能。通过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确保实现当年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财税干部整体素质。各级财税部门要继续深入开展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全面提高财税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整顿工作作风,规范行为、依法征税、依法理财、完善服务。进一步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监督防范机制,依法严肃查处违法乱纪行为。 财政预算审查委员会认为,要实现今年的各项财政收支预算目标,任务非常艰巨,困难不少。我们要认真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定信心,转变作风,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为实现2002年财政预算和促进全市的经济建设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