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 戏(开化县)

发布时间: 2015.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据史料考证南宋光宗年间(1190年)就有杂剧记载。清代《徽戏》从安徽祁门及江西婺源传入开化。清?同治年间(1862年)来吉村民间业余剧团(原演目莲戏)就曾排练演出过徽戏《七星剑》。民国4年(1915年),华埠镇蔡步元组建蔡庆福班,后来汪元贵为班主,它是衢班中时间较长名声较大的一个班子。该班能演72本徽戏和一百多本折子戏。衢州人说:“徽商最多徽州府,戏文最多蔡庆福”。蔡庆福班于1940年散班。1951年戏师傅汪树槐应来吉村邀请前来教戏。因该村喜好徽剧和《七星剑》戏,便对剧本进行加工和二度创作,招收演员培训排练,并以唱、念、做、打、舞并重融入舞台实景,使《七星剑》演出起到良好效果,深受百姓的喜爱,久演不衰。由于戏班班主卢西元(已故)年事渐高,身体不支,而又后继乏人,到“文革”期间散班。1961年,来吉村《戚继光救主》(属《七星剑》片段戏)参加开化县农村业余剧团会演,获演出一等奖,并代表开化县参加金华地区农村业余剧团会演获优秀演出奖。目前,尚有卢玉山(1932年10月出生),陆新年(1930年出生)等演职员健在。

  据老艺人卢玉山、陆新年等人回忆:《徽戏》唱腔较多、板式严格,小生、花旦要唱花腔,很难学到位。服装、行头讲究“情愿穿戴破的,不要穿戴错的”。花脸和龙套要求武功扎实、如前翻、旋子、腰翻等。该戏班演出戏目较多,以往能演10多本大戏和20多本折子戏,由于散班时间较长,目前只有老艺人的子女尚能演出《戚继光教主》等折子戏,但演艺和唱腔都不佳。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