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灯戏(衢江区)

发布时间: 2015.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洋坑村茶灯戏盛传于清朝顺治末年,据洋坑朱姓家谱记载茶灯戏是朱熹(公元1130-1200),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后人传承至洋坑。是当时茶农为庆祝茶叶丰收和企盼来年茶叶好收成而组织的欢庆之举。茶灯戏集灯、歌、舞、戏于一体,后来又加入了民间小调。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中断,1983年茶灯戏又重新排演,目前村里仍存有距近三百余年的绣有福、禄、寿三星桌(yu)一块和文革前演出用的服装5件,2顶公子帽。

  表演队主要由当地十来岁的小孩组成,俗称小孩演大人戏。通常为1男1女,或1男 2女,也可以是数人至十数人的集体歌舞。表演轻松活泼,热情欢快,语言幽默风趣,曲调优美动听,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男的手拿钱尺(鞭)以做扁担、锄头、撑船杆等道具,女的手拿花扇,以做竹篮、雨伞或盛茶器具,或纸糊的各种灯具,载歌载舞。其音乐唱腔属于曲牌体,以茶腔和灯腔为主,兼有路腔和杂调,俗称“三腔一调”。伴奏主要有勾筒(二胡类)、唢呐、锣、鼓、钹和笛子。茶灯戏内容丰富,有反映喜庆丰收的欢乐,有歌颂纯真爱情的喜剧、闹剧。题材上多以下层群众、尤其是手工业工人、艺匠的日常生活为表现对象,其中又以男欢女爱的情戏所占比重为大。茶灯戏内容贴近广大劳动群众生活,它人物少,布景简单,与其它戏曲程式相比,更具生命力,尤其便于山区流行。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