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7.02.03 来源:超级管理员
在常山县城,“徐半边,詹一角”这句俗语可以说是老幼皆知。它不仅反映出徐、詹两姓家族兴盛,人口数量庞大,还印证着这两大家族人才辈出,声名远播,是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而这其中的“徐半边”,指的就是以徐幸隆为始迁祖的南壁徐氏。
战死沙场后,徐幸隆被葬于常山
迁居常山邑
徐幸隆(1072-1127),字德盛,祖籍河南洛阳,自小定居开封柳家庄,后迁居浙江常山。
据《常山县志》(嘉庆版)卷之七记载,徐幸隆为元祐三年戊辰(1088)李常宁榜进士。从年龄上分析,16岁荣登进士,有违常规,可能性不大。倒是《上嘉源徐氏宗谱》记载的传记可信度更高:“(宋)元祐末应制科,以御史常安民荐,补右正言。”
所谓的“制科”,是皇帝专门下诏选拔各种特殊人才的一种考试方式,与三年一次的常规科考不同,“制科”根据形势需要或皇帝喜好,不定期举行。
据查找《宋史》等史料,发现元祐后期的制举考试仅此两次,时间皆在元祐六年。徐幸隆参加的应该是其中一次,但究竟是哪次,尚不可考。后来,在御史常安民的推荐下,徐幸隆被安排到中书省担任一名谏官——“右正言”,负责向皇帝进言直谏。
徐幸隆生来相貌魁梧,加之“博学负直气”,颇有武将之风,相传,徐母詹氏在临盆前夜,曾梦见一颗状如斗大的流星坠入怀中,继而间山河闪耀,大地震颤,醒来后不久,徐幸隆便呱呱坠地了。按解梦之说,这可是应了武将之兆啊!
元祐末年(1092-1094),西夏人屡屡入侵北宋,边境战事频繁,朝廷派遣徐幸隆出任外官,担任陕西葭州知州。自此,徐幸隆开始踏上了武官之路。在战场上,徐幸隆御敌有术,捷报频传,龙颜大悦,授予淮东节度副使之位,后来,又担任河阳节度使,镇守黄河北岸的焦州等重镇要地,保卫一方安宁。
宣和二年(1120),方腊在江西青溪起义,江西、浙江一带陷入一片动乱,朝廷派遣徐幸隆前往镇压。当时,徐幸隆正好罹患一场大病,但仍拖着病躯奔赴疆场。进入常山边境后,病情愈加严重,已经到了卧床不起的地步。
无奈之下,思虑再三,徐幸隆只得上表乞求解职,请朝廷另派将领征讨方腊,以免耽误军情。从此,徐幸隆仅带着家人,留在常山城郊的唐代名刹北禅寺,一边调养治病,一边安家定居了下来。
血战相州城
或许是天眷忠臣,大病之后,徐幸隆居然幸存了下来。
然而,当时的西夏、金国为了争夺地盘,频频入侵北宋,在这血雨腥风的危亡时刻,哪里容得下人们片刻的喘息?至于心系大宋安危的徐幸隆和众多将士们,更是忧心忡忡,坐卧不安,时刻等待着驰骋前线的号角声!
靖康元年(1126),金人经过精心筹备,疯狂南侵。在抗金名将、兵马副元帅宗泽的召唤下,徐幸隆受命驻守相州(今河南安阳一带),招兵买马,囤积粮草,加固城墙,严阵以待,一刻不敢松懈。
不料,金人素闻徐幸隆骁勇善战,不愿与他正面冲突,便寻得那薄弱缺口,绕过相州,兵马直逼汴京城下,掳走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史称“靖康之变”。
徐幸隆得知消息后,立即前往拜见宗泽,直言“大事危矣,当以死战”,力求请战护主。宗泽大为感动,于是两人共同精心制定了营救方案,准备拦截金兵归路,来个两面夹击,救出两位皇帝。只可惜,因负责增援的兵马迟迟不到,既定方案未能实施而功败垂成。
不久,金国大军在完颜宗翰(粘罕)的带领下,兵分三路,再度南侵,风卷残云般地扑向宋军,抢夺杀戮,肆意地践踏着北宋最后的尊严。
淮河沿岸守将,眼见皇帝被俘,城已破,国将亡,早已无心恋战,大都闻风逃窜。惟独倔强的徐幸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率部英勇迎敌,力战而亡,时年56岁。
天苍苍,野茫茫,在血色苍茫的疆场上,徐幸隆毅然奏响了一曲悲壮的英雄之歌。
有心杀敌,无力回天,战死在沙场,马甲裹尸还。这既是英雄的宿命,更是英雄的荣耀。
归葬护国寺
靖康二年(1127),宋徽宗第九子赵构称帝,成立了南宋政权。为安抚民心,稳固政权,待时局稍定,朝廷按照惯例,下诏寻访“死节之臣”。
宗泽特地上书,为徐幸隆请封:“金人之来,孙昭远留守西京,缩首南窜,徐幸隆备御一方,尽忠死敌,宜加褒录,以劝臣民。”
宋高宗诏封徐幸隆“银青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封号,并赐予谥号“襄愍”。为了彰显皇恩浩荡,宋高宗又接连下旨:徐幸隆长子徐大兴“子承父功”,由甘肃安化转运判官一职,升任衢州太守。《衢州市志》(1993)记载,徐大兴于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任衢州知州一职。
遵照父亲遗愿,徐大兴千里迢迢地扶柩回到常山,葬于县城北五里的北禅寺后山。官府向寺庙捐献田地数10亩,作为供养之资,令寺僧世代守护忠臣之墓,借以嘉奖徐幸隆在危难之际忠义护国,北禅寺也因此改名为护国寺。
青山有幸埋忠骨,大义无言铸春秋。一代忠臣义士,终于回归故地,安然长眠于群山之中。
据《上嘉源徐氏宗谱》(民国八年版)记载,徐幸隆生有三子。长子徐大兴,登大观四年(1110)张纲榜进士,居常山县城南壁;次子徐得兴,居原籍河南开封扶沟县柳家庄;三子徐忠兴,登政和六年(1116)程瑀榜进士,任执戟郎,后居绍兴府余姚县越山顶里等派。后来,徐大兴一脉又分为天地人三派,天派以上嘉源为主支,分布于石硿寺一带;地派以里择为主支,现存有徐氏宗祠——里择祠,系省级文保单位,还有徐大兴的太守公墓;人派以招贤渔溪口为主支。
目前,介绍徐幸隆生平事迹最详细的史料,当数《宋节度使襄愍公墓碑》一文,落款为宝文阁直学士王涣之,这在《衢州府志》(康熙版)、《常山县志》(光绪版)、《上嘉源徐氏宗谱》(民国八年版)皆有记载,内容大同小异,文采斐然。据程俱撰《宝文阁直学士王公墓志铭》,王涣之去世于宣和六年(1124),而徐幸隆战死于靖康二年(1127),以此推断,王涣之作《宋节度使襄愍公墓碑》,乃是误传。当时,信安侯王汉之已经致仕回到常山,碑文是否是他所作,不得而知。不管作者何人,徐幸隆忠心报国之义举,气贯山河,光芒四射,值得后人永世铭记。正如其碑文所云:“天地之气,发泄为风霆雨露,流峙为江河峤岳,储孕为刚大忠义……其魄虽丧,其神与日月同争光,与天地相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