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晓云: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领头人

发布时间: 2016.11.17   来源:超级管理员

通讯员 廖志良 王文达

  近日,北京绿东国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汪晓云,又一次回到了常山县新昌乡西源村。

  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领头人,汪晓云衣着简朴,乡音未改,用纯粹的家乡话跟大家打着招呼。在明白笔者的来意后,他欣然接受了采访,介绍起自己的从业历程。

  从小立志学农,研发创意农业模式

  1985年7月,汪晓云从农校毕业回到了家乡,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实践科学种田。同样面积的2亩水田,一年两季水稻产量达到1600多公斤,冬春季的油菜籽120多公斤,小麦235多公斤,加上旱地玉米、番薯、大豆的产出,一年下来,就彻底解决了几十年来,家里人饿肚子的问题,全村人都报以羡慕的目光。

  1989年9月,汪晓云经杭州余杭区的科技带头人邵寿生先生推荐,来到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无土栽培课题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无土栽培研究中心)学习和工作,并跟随我国著名的番茄育种与蔬菜无土栽培专家张德威先生,开启了人生事业的方向。

  在浙江省农科院求学、工作期间,汪晓云得到国内外多位权威蔬菜栽培专家的悉心指导,很快熟悉并掌握了蔬菜无土栽培的基础原理及栽培技术。

  1997年6月,汪晓云辞职成了“北漂族”,来到北京昌平区北七家镇的一家民营企业工作,负责公司科研展示基地的技术工作。不到一年时间,该基地就成为北京市现代农业的一个展示窗口,得到北京市科委和国家科技部的高度关注与支持。

  1999年6月,汪晓云又被河北省北戴河集发实业公司聘为技术顾问,负责集发农业观光园的项目策划、设计与技术指导,任技术部经理兼总农艺师。在北戴河工作期间,他首次把“墙面立体无土栽培技术”(国家发明专利)进行了实践应用,打造了国内第一家以“蔬菜立体无土栽培”技术布置的温室生态餐厅。在此期间还研发了“斜插式立柱无土栽培、果茶单株箱式基质栽培”模式,开展了“屋顶菜园、屋顶花园、水上菜园、水上花园”等创意农业模式的实践探索,使北戴河集发农业观光园很快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极具影响力的一家园区,中央及地方媒体多次进行专访报道。

  深爱农业事业,辛勤耕耘结出累累硕果

  谈起自己的从业经历,汪晓云说到了非常关键的一点,“人要有定力,不能被社会上的各种利益诱惑所左右,也不能被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吓倒,坚持不懈走自己的路,一步一个脚印,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并认真总结、思考、改正、创新。”汪晓云从普通农家走出,到过很多的地方落脚,放弃科研单位又来到科研单位,最后走上创业道路。无论在哪里,他都是在延续并演绎自己的专业工作,是创新及专业水平的提升巩固了他的专业地位,也成就了他的事业。

  2008年3月,汪晓云走向自己创业的道路。在北京中关村中国农业科学院内,成立了北京绿东国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主营业务就是自己的专业优势,出售自己的智力成果——无土栽培技术。到目前为止,公司自主研发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有7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多年来,他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设施园艺学术年会、中国园艺学会设施园艺学术年会、国际无土栽培学术研讨会等会议上做学术报告、经验交流、案例分析30多次,技术讲座20多场,在国内设施农业、农业科技园区、休闲观光农业、创意农业领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2013年,公司获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认证;2014年,获中国设施园艺百强创新企业荣誉。由其策划、规划、设计和指导的现代农业项目在国内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好评,项目点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数百个点,在一定程度上,汪晓云起到了引领我国现代农业、创意农业发展,推动国内设施园艺科技创新的作用,而他依然在研究创新,深深爱着他的农业事业。

  人物名片

  汪晓云,1966年生,新昌乡西源村人。现任北京绿东国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农艺师。兼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设施园艺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科技园区专家,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设施农业分会委员,中国园艺学会设施园艺分会理事,中国蔬菜协会农业机械化分会理事,中国农机化协会设施农业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研究生指导教师,《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杂志编委会委员等职。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