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证生命的文字——文史老人朱孝和侧记

发布时间: 2014.07.18   来源:超级管理员

不久前,文史老人朱孝和先生推出了《礼炮声声》一书,市文联主席欧阳建华为书题名,原衢州市文联主席陈峻、义乌市作协主席骆有云分别为之作序。1928年出生的朱孝和,历任衢州地委政策研究室调研员,浙江省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编辑。主持编辑有《衢江文艺》、《衢州文化》等。朱孝和还是建国初年《衢州大众》的创始人之一,而《衢州大众》正是今日《衢州日报》的前身。

  

朱孝和近照

  “衢州六烈士”之一的王多祥题勉词

  “大概1943年,我考入衢州中学。抗战期间,衢州中学迁设西乡石梁。我在初中部,王多祥在高中部。”朱孝和说:“王多祥是原衢县莲花人,他才华出众,勤于思考、品学兼优、为人忠厚,深受同学的爱戴。在校时,王多祥和林维雁同学一样,是个活跃分子。同学们喜欢看他们发表在墙报上的文章,还喜欢听他们激昂慷慨的演讲。”

  “原来我俩是同学,后来王多祥考入国立暨南大学,毕业后受聘于母校任历史、地理老师并教我们功课。”朱孝和详述王多祥被害前的细节:“记得那是淮海战役结束不久,反动派纷纷南逃,衢州机场运输频繁,飞机不时起落。一天下午,一架大型运输机从我校上空掠过,正在大操场上进行体育活动的同学纷纷上城墙争看飞机。谁知伪衢州绥靖公署的哨兵竟然鸣枪示警,并且抓走了几个学生,我们都非常气愤。以王道校长、李剑平训导主任为首的校方坚决不同意我们去请愿,而王多祥老师却对学生自治会的行动表示坚决支持。被捕的同学经多方周折,总算营救出来了,但时隔不久,王多祥老师却失踪了。一直到我们依依不舍地离校时,还不知下落。”

  朱孝和表示,解放后,他才知道王多祥是中共衢州地下党负责宣传工作的支部委员,在解放前夕遭到了国民党特务的逮捕,在狱中坚持斗争、坚贞不屈。最后与江文焕、林维雁等衢州地下党领导人一起遇难。

  在朱孝和的毕业留念册上,至今还有王多祥写给朱孝和的勉词:

  积极的正面着人生,希望将来比现在好一点,韧的战斗,随时用质直的方法去对付。

  录鲁迅先生语以与孝鹤同学共勉之

  王弟多祥 三八 元·八

  

书法不错的朱孝和曾将王多祥的寄语抄录多份,并将其中一张一直挂在床前。   

  展看手书王多祥勉词

  《衢州大众》的创始人之一

  早在梁启超时代,报纸就被认为是影响中国前途至关重要的三件大事之一。衢州有报纸的历史可追溯到1911年汪钜章主办的《衢民新报》。解放后,《衢州大众》于1949年12月1日创刊。

  朱孝和细述了《衢州大众》的历史:创刊时,报馆先是设在衢城百货公司的一座小洋楼里,由原新华支社社长李克难出任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一共出了27期,至1950年4月10日因新闻纸供应紧张而停刊。1952年1月15日《衢州大众》复刊,馆址设在坊门街叶家的正大酱坊。由衢州新华印刷厂承印,邮电局发行。

  “那时,社长是李克难,华东宣传部长舒同题了‘衢州大众’的报名。报纸大概有要闻版、农业版、工业文化版、国际版等,副刊设有‘农民文艺’专页及‘新中国新人新事’、‘读者来信’、‘批评与建议’等栏目。”朱孝和说:“我在农业版当记者、编辑,云溪乡的吴世海、府山的童云珠等典型报道,放在报纸头条是我当年采写的。”

  “《衢州大众》发行衢州地委管辖的8个县,包括遂昌等地,发行量最多的时候也就一万份。解放初,文盲多,那时由编辑部组织的读报组就显得特别重要。光龙游溪口一个村就有8个读报组。”朱孝和说。

  以后,朱孝和调至浙江省人民广播电台任记者、编辑,1962年精简机构时又调回衢县广播站。“就是那时,我广泛接触了文艺,不过,那主要是群众文艺,有对口词、说说唱唱、民间小调、婺剧等。那时我写了一则叫《赞三农》的对口词,还参加了金华地区的文艺会演呢。”朱孝和说:“1972年,我调入县文化馆,参加了徐杰牵头的戏剧创作组,三个月后写成了婺剧小戏《栏边风云》,如愿以偿地参加了省级文艺调演。可是不论成果如何,总在江青的文艺路线指导下,故不足道也。”

  

1954年,《衢州大众》编辑组全体同志合影。   

  一次跨国的文缘

  退休后,朱孝和先后参与了《衢州文化》、《衢州地名志》、《衢县志》的编辑工作。记者在他家看到,光剪报和卡片就装了四个抽屉。“外出调查采访机会多了,便有了《烂柯山遗闻轶事》、《钟灵毓秀九华山》、《衢州三怪》、《抗金名将徐徽言》、《衢州城建于何时》等关于衢州地方文史的文章。”这些涓滴的地方历史文化考证,丰富衢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也为一方水土延续了文脉。

  “几年前,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魏爱莲(中文名)找上家门,我便问什么事?她说在市博物馆听说有一本《织云楼诗集》的手抄本是你发现的,便要见我。”原来朱孝和早在1984年就整理、发掘、研究了王庆棣的诗文,写过一篇《三衢才女王庆棣》,而王庆棣正是衢籍作家詹熙的母亲。

  而魏爱莲呢,她是研究詹熙的专家,衢人詹熙有一部白话小说《花柳深情传》,是中国十大手抄本之一,曾被列入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和蔡践编著的《不可不知的300部国学名著》。汉学家韩南(中文名)甚至认为是“最早中国的现代小说”。朱孝和于是将1984年采访过程中发现《织云楼诗集》的过程告诉了魏爱莲,并将《三衢才女王庆棣》一文相赠,魏爱莲连声说“很好!很好!”并从包中拿出一支镌有“哈佛”英文的签字笔相赠。

  据悉,魏爱莲后来曾著有专论,对近代小说家詹熙的作品与他家族的真实经历做类比分析,认为作家创作的小说是在写自己的家族故事。进而提出,这可能是“五四”现实主义文学的先声。自己的采写与研究能得到更大范围的认同,让朱孝和非常高兴,他至今仍保存着那支笔和那一段佳话。

  

印证生命的文字  

  朱孝和正式从事文学工作是在1978年后。“那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拂大地,《衢江文艺》正是迎着这股春风绽放的一枝蓓蕾。”朱孝和回忆,“一方面,我为一批作者做些添水、加油的工作;另一方面,我个人的大部分作品都是这时候至退休后写的。”

  原市文联主席陈峻在《礼炮声声》的序中深情写道:“朱老先生始终坚守着文学这块心灵中的净土,为青年作者看稿改稿,讨论推荐作品,编辑刊物,带领作者下乡采风,自己也不停地在写,专心执着,孜孜以求,而且只讲耕耘,不计收获……”

  像《半两粮票》、《搬家》、《侄子上大学》等作品,朱孝和总能从平凡的一景一物、一人一事中,获得题材和灵感。笔随心动,有感而发,并且用清澈如水的语言娓娓道来,写得质朴无华,情真意切,真实生动,又发人深省。

  对于这些这印证生命的文字,义乌市作协主席骆有云说:“朱老先生这种真挚、简朴、淡雅、清亮的文字,不假雕饰,无遮无拦,是先生坦诚心灵的真情流露,反映出一种超脱的人生境界。”

  80岁那年,朱孝和开始学习电脑五笔打字法,二年后学会并开始用电脑上网。其女儿朱萍萍有一回惊讶地发现:老爸不但打字比年轻人快,还利用QQ交了许多外地朋友交流写作、读书感受呢。“我这个年龄,得站好最后一班岗,所以花了一年多时间整理一些旧作,并把它们装订成册。”朱孝和道:“俗话说:经理总理,正局副局,如同布衣一族,最后也都要出局。富贵于我如浮云,名利如垃圾。将人生看得淡些,再淡些,其淡如水……雪泥留下鸿泥爪,飞鸿无复计东西。”(记者巫少飞)

  

朱孝和当年的采访手稿

(本文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晚报   责任编辑:吾献红)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