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4.02.13 来源:徐先宏
如果说黄帝的“逐鹿中原”是中华大地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话,那第二次人口大迁徙即徐偃王南迁。历史的卷轴和土地确实有某种天籁的感应,历史上这么大的一次迁徙居然也和衢州相关。
崔铭先、林峰两位先生合写的《衢州赋》中提及“韩吏部光儒学精微,笔倾百川于徐偃王祠。”那天上午,我独身一人,搭乘快客从衢州市区出发,赶赴龙游县前往灵山拜谒朝思暮想、令人神往的徐氏宗祖偃王。
当日阳光灿烂、天高云淡。沿途望去尽是一片片竹海,山清水秀,景色迷人,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之后看到湛蓝湛蓝又一望无垠的水库时,我羡慕之心油然而生,真的是太美了!听同行的朋友介绍,龙游县城的饮用水都取之于这个社阳水库,水还是国家一级饮用水。
大公殿地处龙游县最东端的村落——社阳乡大公村,距县城约30华里,大公溪穿村而过,农户多依山傍水而居,溪西侧以明清古建筑为主,溪水潺流,树木葱翠,空气清新,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也是至今尚存的全国惟一的纪念徐偃王的宗教场所,其建筑占地面积约400余平方米。民间还有“凡到过之人必魂牵梦萦”的说法。
人还在大公溪的东侧,我就远远地看到了金黄色的楷体“大公殿”三个字,由上而下排列,大公殿找到了!就在溪之西侧的最中间。
她亭亭玉立、鹤立鸡群!我迅即顺桥而至,首先跳入眼帘的是殿大门口中间四个大字横批“保障一方”。据考证,大公殿始建于明,扩建于清。民国壬戌年重修,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殿内香火鼎盛,袅袅不绝。偃王之所以被后人崇敬,是因为其仁慈和无私。据搜索,在各地已建的偃王庙中,以仁慈的含义起名“仁惠庙”的不少,而独辟蹊径以无私含义起名“大公殿”的仅有此处,旨在崇祀偃王大公无私之精神。
拜过大公殿内的偃王“尊容”后,径直赶往灵山。拾级而上,前去寻访徐偃王庙碑。这个叫灵山的村落,坐北向南,背山面水,自古就有“风水宝地”之说。我站在村前山巅眺望远处,只见衢江、灵山江环绕而过,含风漾日;奔驰在笔直的龙丽高速公路上的车辆川流不息,与之平行的灵山古老街道上一幢幢青瓦白墙密密麻麻地沿街挨次而落,四周是一望无际的田野,视野开阔,颇有神往飘逸的感觉和一览众山小的快感。村边临江处有一座竹林禅寺,寺中香火袅袅、佛音阵阵。我凝视着寺内堂中的“神恩远播”和“德延芳诵”八个大字,虔诚地向宗祖偃王磕了三个响头,久久不愿离去……
在族人的指点下,我在300米之外俯瞰到徐偃王庙碑亭,就快速下山,迫不及待地小跑前进,奔向“广仁亭”。亭处村口的蜿蜒小溪旁,亭子不算大,亭中惟独矗立一块碑,系石质,底色多为浅绿,间杂灰、褐数色,若隐若现,极难辨认。碑体呈三棱柱型,颇具特色。正面抬头就镌刻着从左到右一行篆体字:“唐·韩愈题”;中心又由上而下镌刻着“徐偃王庙碑”五个篆体大字;左侧镌刻庙碑全文;右侧则镌刻族人1995年重立此碑的亭记。我还好事先有备而来,跪在地上,从不同角度,借着逆光,大体证实:此碑文即与本族孤本《塘沿宗谱》中记载的《偃王庙碑》一致。
据考证,在姑蔑归附越国之后的400年后,在《山海经》里被称为“好怪”的徐偃王开始了“衢州行”。他们来了,在三衢大地留下了许多令后人玄想的萍踪絮影后,又神秘地消失。直至1300余年后,“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在衢州留了“浙西第一碑”——《徐偃王庙碑》。碑文云:“衢州,故名会稽太末也,民多徐氏。友县龙丘有偃王遗庙,或曰偃王之逃战,不之彭城而之越城之隅,弃玉几研于会稽之水。”西周时,夷族最强大的国家是徐偃王统治时期的徐国。然而当周穆王命楚国大举伐徐时,偃王作出了战场中第三种选择:“徐不忍斗其民,北之彭城武原山下,百姓随而从之万有余家。偃王死,民号其山曰徐山,凿石为室,以祠偃王。”
英雄可以选择战胜,可以直面战败,然而选择逃战的徐偃王是中国仁义英雄。《荀子》说徐偃王是和孔子、周公、舜、尧同为圣人的。如果说黄帝的“逐鹿中原”是中华大地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话,那第二次人口大迁徙即徐偃王南迁。历史的卷轴和土地确实有某种天籁的感应,历史上这么大的一次迁徙居然也和衢州相关。
《徐偃王庙碑》现只有半截,衢州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据以《韩昌黎全集》校出全文。据龙游文化人劳乃强说,韩愈为龙游灵山徐偃王庙撰写的《衢州徐偃王庙》碑文,时间当在唐元和十年(815年),原碑一直立在灵山徐偃王庙中,后因时日久远而断成两截,下半截在清同治年间被湘军的一个师爷掳走,剩下的半截当地人专门建“景韩楼”为之妥藏,直至上世纪六十年代转交衢州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