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乡土文学请进课堂的人  文/有信

发布时间: 2013.10.31   来源:超级管理员

把乡土文学请进课堂的人  文/有信
| [<<] [>>]
 

  “江郎、烂柯,虽未呈摩天嶙峋之势,却以其奇特秀丽葱郁而雄踞于神州之名山;芹江、衢江,虽未扬滔天浩瀚之波,却以其明澈舒缓曲折而跻身于赤县之大江。我们的家乡,吮天地之灵秀,笼三衢之氤氲,山川秀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衢州山水,每踩一步都是诗文,每一步发出的都是吟唱。自唐初设州建郡以来,文人荟萃。白居易、欧阳修、苏轼、王安石、陆游、辛弃疾、汤显祖、袁枚等代表一个时期的诗词名家、文坛巨擘都曾作客衢州,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咏衢名篇。现代的郁达夫、邓拓、马叙伦,当代的王西彦、张抗抗、舒婷、林芹澜、汪浙成等文坛名流,寓外衢籍作家、诗人阿章、艾以、叶廷芳等也都有咏衢佳作。我们衢州的乡土文学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宝库。”这是衢州三中王高年老师在给学生作“衢州乡土文学”讲座的开场白。王老师的讲座,场面热烈,深受学生欢迎。
                        一
  王高年,中小学阶段全是在“文革”中度过,受到的教育自然存在先天不足,高中毕业后竟然不知道什么是文学作品。1974年回乡务农,在二哥的影响下,开始阅读小说。1977年,在县文化馆的一位干部指导下开始接触有关衢州文化、历史、文学方面的书籍,从此喜欢上了衢州乡土文学。由于这些知识的积累,使他在恢复高考之后能顺利地成为师大中文系的学生。大三时,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图书馆线装书库的刘实老师,于是在其他同学争着跑阅览室看报纸杂志的时候,他却躲在线装书库僻静的角落与龙游先贤余绍宋“对话”,手捧《衢州府志》、《浙江省通志》废寝忘食。摘录歌咏衢州山水的诗词文章,笔记本达厚厚一叠。大学毕业之后,继续搜集,凡能找到这方面的书刊,他肯定不放过。对衢州日报副刊《桔颂》以及之前的《泛舟》、《烂柯山》等版,现在的《文化周刊》都长期坚持阅读,并且加以保存。《浙西文学》以及之前的《峥嵘》,甚至各县的刊物也有所涉猎。长期的积累,使得他对衢州乡土文学的情况了如指掌。这为他在语文教学中把乡土文学请进课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1990年,衢州三中从闹桥搬迁现址。当时的三中百废待兴,语文教学同全国大多数地区一样,普遍存在“少、慢、差”的情况。王高年不甘寂寞,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针对学生阅读量少,教材中文学作品又偏少的实际,他在教学中进行了“文学加餐”的尝试,即补充一些文体优美的诗文。这样既增加阅读量,又激发了学习兴趣,很受学生欢迎。一次他上《南州六月荔枝丹》公开课,上课文之前,他发给听课老师和学生的是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这样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生动有趣,学生获得的信息量知识量大大增加,对课文的掌握又十分有益。这一尝试受到市教研室的语文专家许连贵、邵作彦等的高度评价。这使他大受鼓舞。
  鲁迅的《故乡》、《祝福》、《社戏》,茅盾的《春蚕》、孙梨的《荷花淀》,沈从文的《边城》,刘绍棠的《蒲柳人家》等小说名篇,都是最富地方特色的,是乡土文学的最好典范。赵树理、贾平凹、梁晓声、张贤亮他们的小说代表作都充满了浓浓的地方色彩,也是名副其实的乡土文学。由此他想,把衢州乡土文学也请进课堂,让学生在接受文学熏陶的同时,可以培养爱家乡的感情,还可以以读促写,提高人文素质。于是他把这一设想在教研组里征求意见,得到了同仁的大力支持。针对衢州三中大部分学生来自于农村,对历史文化名城、衢州乡土文学了解甚少的情况,他大胆地把乡土文学请进了课堂。这样在他的课堂上,就多了一项内容。江郎山烂柯山三衢山,九龙湖乌溪江钱江源,府山孔庙衢州三怪,赵扌卞华岗龙游石窟,就走向了教室,走进了学生的心里。这真是引入了活水,使沉寂的课堂充满生机,教室里充满七彩阳光。“文学加餐”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变成了“乡土文学”了。
  如果说专题讲座是“把乡土文学请进课堂”这篇文章的主干的话,那么穿插于平常教学中,联系课文实际选一些诗文则是枝叶了。“一枝一叶总关情”,一首小诗,一篇短文,既是作者对衢州山水和劳动者的热爱和讴歌,也表达出王老师对衢州的热爱,同时更多的是对学生的热爱,使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灵魂得到净化,爱祖国、爱家乡的感情在这美的熏陶下升华。孟郊的《烂柯山石桥》、陆游的《过灵石三峰》、辛弃疾的《江郎山和韵》、傅春龄的《竹乡恋情》等,这些小诗,许多学生都能熟练背出。一些篇幅短小的小说散文,王老师也把它印出来,发给大家。叶廷芳的《告慰白居易》、《再慰白居易》中的精彩片断,张抗抗的《通衢之州》,王西彦的《两座山和两个神话故事》,何蔚萍的《江山风景》等就是如此。
                       三
  王高年把乡土文学引进课堂,是紧密围绕教学中心的。学生学习过一个单元的游记,王老师也印发了一些描写衢州山水的游记散文给大家。大家对游记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这一文体的写作,他利用乡土作品进行写作指导。请看下面的一段实录:
  黑板上是一首诗:“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这首《三衢道中》是告诉我们如何写游记的。首句点明时间、天气情况,这是一般游记少不了的。第二句写出游踪,写出了地点的变化,这几乎是任何游记都如此。三四两句是写沿途所见所闻,是游记主体部分。随着地点的转移,景物也不同了,因而需要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写景的时候,行文要有变化:要动静结合,“绿荫”是静的,“黄鹂四五声”是动的。这两句还写出了观感,它融入了诗人游了之后那种愉悦之情。这告诉我们游记写作不要纯客观地描写,而在描写的时候要融入作者的主观感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做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只有这样,游记才有可读性、艺术性。
  这样学生不但学习了一首诗,而且掌握并巩固了游记的常规写法。王老师把乡土文学引进了课堂,真正做到了课内外有机结合。为了给学生一杯水,王老师就得准备一桶水;为给学生一首诗,一篇文,老师就得读十首诗,百篇文,真可谓是沙里淘金,把最美的东西奉献给学生。其辛其苦,个中况味,难触难摸,内里痛痒,可歌可泣。这是他“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的结晶。
  在把乡土文学请进课堂的同时,王老师也写一些有关乡土方面的文章,已发表的有《说书》、《老街》、《千古桔颂写不够》、《诗人履痕在衢州》、《江山有奇峰》等。在王老师的影响鼓励下,他的学生写的一些歌颂家乡的文章被《衢州日报》等刊用。
  王高年把乡土文学请进课堂已经实践了十年,其论文《乡土文学:打开语文素质教育的新天地》获市二等奖。他现在有一个设想,编一本乡土文学读物,让更多的衢州中学生读到乡土文学作品,让更多的中学生接受这些作品的陶冶。在此基础上,开设乡土文学选修课,对在这方面有兴趣的学生加以进一步指导。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