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赵缘督

发布时间: 2013.10.31   来源:超级管理员

天文学家赵缘督
| [<<] [>>]

                                                   结缘龙游
  赵缘督,名友钦,又名钦,字敬夫,或云字子恭,号缘督,人称缘督先生或缘督子,江西鄱阳人,长年生活于龙游。他是宋室汉王第十二世孙,宋末元初一位很重要的天文学家。
  赵缘督的生卒年代不可确考,大概活动于元初。明代宋濂曾为其著作《革象新书》作序。从序中描述,对于赵缘督的学术活动,我们也可以了解一个梗概:他以道家身份面世,通天文星占炼丹术等,淡泊于功名,曾往东海独居十年。他注释《周易》,著有《革象新书》等。择寓龙游鸡鸣山麓,常外出游学,深入自然,或乘青骒,随带一小仆,往来于衢婺山水间。有女嫁给龙游范氏。赵缘督死于龙游,葬于鸡鸣山。
  4月15日是个晴好的日子,我来到龙游鸡鸣山探访缘督先生的遗迹。沿小径翻过一道小山之后,山间现出一角白墙青瓦,然而这却不是缘督先生研学时的那个“鸡鸣书院”。龙游博物馆的朱先生说,鸡鸣塔西侧约50步,据考曾经是缘督先生的观象台旧址,然而旧址上如今只看见解放前国民党军队建造的一个炮台。而缘督先生的墓也找寻不到了。我不禁心中怅然,现代照相术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墨子在《墨经》一书中提到的小孔成像原理,以及元代缘督先生的针孔成像匣原理。然而我手举相机,却拍不到缘督先生的遗迹。
  但缘督先生的智慧、学问并未泯灭无存,其所著的《革象新书》五卷,是先生观测实践,参核前人之说深思推究而成,被《四库全书》收录。《四库全书提要》中对缘督先生作了高度评价:“覃思推究,发前人所未发,”“在元以前谈天诸家尤为有心得者。”
  《革象新书》主要讨论天文,但书中很少涉及星家占验之语,主要论述天文学基本问题,可以说是一本纯粹的自然科学著作。该书在天文和物理方面多有创见,是科学史上的重要典籍。
  此外,缘督先生尚有《三教一源》、《仙佛同源》、《金丹问难》、《推步立成》等书行世。
                                                 山水见证
  缘督先生门生中,有名气者如朱晖及再传弟子章浚,均为龙游人。
  缘督先生一生与龙游甚有渊源,他“弹却尘灰一身轻”,避开浮华当“隐士”,栖息在龙游鸡鸣山间。后人因此说他隐遁自晦,不求功名利禄一心只钻研学问,颇具科学家特立独行的风范。
  我站在缘督先生的观象台旧址,眼前的灵山江水缓缓地环抱着鸡鸣山,青山绿水、白云轻风,缘督先生选择了这一方人间乐土栖居终老。我猜想,松林之下,碧草之上,鲜花环拥之中,星月虫鸣为伴,缘督先生又将会是怎样的一番浪漫惬意的感受?一年四季,远离闹市,无车马之喧,无尘土之累,无荣辱之忧,无得失之虑,唯有做学问的无尽探索、无穷乐趣。
  缘督先生研究天文有一特点:侧重于从物理角度讨论问题。这在古代天文学中并不多见。缘督先生运用视觉理论,明确指出日体大、月体小,他的判断更正了中国古代传统上认为太阳和月亮大小一样,都依附在天球上运动的错误。缘督先生提出了中天观测法以求恒星赤经差,这在天文学史上是个创举。
  缘督先生在科学史上贡献很多,其中最为人们乐于称道的是他为模拟日月食而设计的大型小孔成像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他设计了可控制形状、强度的广延光源,分别考察像距和物距对成像结果的影响;光源的强度、形状,孔的大小、形状对成像的作用;像的大小与照度变化规律等诸多因素,并运用光线直进和光的独立传播这两个几何光学基本原理对实验现象作了正确解释。在13、14世纪,他的这一实验是空前的。
  漫步走下缘督先生曾经生活过的鸡鸣山,来到一片开阔的谷地,花香沁人心脾地弥漫在山地。置身于这片“青水绿林”之中,呼吸着湿润新鲜的空气,不觉脑目清明,心情为之一快。我暗自思忖:在这里,缘督先生的看得见的遗迹,虽说因年代久远而湮灭;但缘督先生探索科学的精神却依然长存,长存于龙游鸡鸣山侧、灵山江畔。
                                                                      (吴旭东)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