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中共衢州市委宣传部文件

 

衢市宣〔2012〕11号

 

 

2011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结

 

 

2011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省委宣传部的有力指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紧扣“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主线,着力新作为、取得新突破、实现新发展、展示新形象,为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文化保障,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扎实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普及化,在理论聚民上有新突破

把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城市建设作为深化理论武装的主要抓手,牢牢把握深入学习、广泛普及、深化研究等关键环节,不断创新载体平台,不断扩展广度深度,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凝聚和巩固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1、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推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先后邀请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坚、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孟祥青等作了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十二五”规划精神解读、宏观经济发展、国际形势与国家安全等专题报告,全年共组织举办市委中心组集体学习12次、高级论坛6次。坚持把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广泛的宣传普及结合起来,及时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组织市县领导班子成员和市县乡各级宣讲团赴基层宣讲1636场次,受众达15万多人。

2、基层理论普及深化提高。继续巩固拓展各类学习型城市建设品牌载体,举办人文大讲堂5期、全民学习日6次,累计参与人数达3万余人次。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精心设计“乡土党课”载体,以可见、可感、可听的讲课方式,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贴近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全年累计举办50余场次。围绕“读书??助推‘两个崛起’”主题,举办“2011全民读书周”活动,囊括了2011衢州书展、专题报告会、红色经典朗诵大赛、书香家庭才艺展示、微博大赛等29项活动,全市160多家单位近22万干部群众直接参与,营造了全民学习的浓厚氛围。精心举办2011社科普及周系列活动,市县联动、统分结合,举办重点活动118项,有效推进社科普及更好地向基层延伸。

3、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研究获得重要成果。以深入实施文化研究工程为抓手,与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成功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完成了“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挂牌、“生态文明的美学思考??全国学术研讨会暨中华美学学会2011年年会”和中国古镇文化论坛三个一合作项目,探索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平等协商、共同推进”的市所合作机制和模式。加强现实问题研究,推出了一批高质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有力地服务了市委科学决策。

二、扎实推进舆论引导科学化,在宣传入民上有新突破

坚持三贴近,切实把引导舆论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扎实推进舆论引导科学化,不断提高衢州知名度美誉度。

1、重大主题宣传营造主流舆论强势。围绕“十二五”规划启动,市县联动、媒体联动、部门联动,开展了“富民强市开新局 科学跨越在衢州”主题宣传,主题报道一揽全年,并结合全市各项重大活动安排专题专栏和内容。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媒体统一开设主题专栏,累计推出《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县(市、区)长访谈》、《奋进十二五》、《红星耀三衢》、《学习贯彻七一讲话》等30多组系列报道,形成手段多样、形式互补、多举联动、一并发力的全方位立体宣传态势,打好了两会、创业文化周、绿色中国行??走进衢州、建党九十周年、抗洪救灾、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最美爷爷感动衢州、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向最美教师学习等宣传战役,主题突出、形式多样、深入民心、成效显著,为衢州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2、典型宣传汇聚主流媒体提升知名度美誉度。挖掘树立了最美爷爷占祖亿,最美教师陈霞、姜文、江忠红等身边典型,以宣传带动城市之魂,树立了大爱衢州、好人之城的美好形象。最美教师典型得到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省委书记赵洪祝、中宣部副部长蔡名照等各级领导批示肯定,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央视《新闻1+1》等品牌栏目浓墨重彩报道,震憾衢州、感动浙江、传遍全国,最美爷爷占祖亿作为中宣部典型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焦点访谈》等专题报道向全国推介。最美教师、最美爷爷当选2011浙江骄傲年度人物,柯城区叶兰花获得提名。积极协调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加强对衢州的报道,高密度推出了《政府转型 服务为先??浙江省衢州市创新社会管理纪实》(人民日报)等一大批浓墨重彩的新闻稿件。一年以来,省级以上主流媒体用稿500多件,其中人民日报5条(报眼1条),新华社原创稿件24条,光明日报11条,浙江日报34条(头条8条);央视新闻联播9条,浙江新闻联播124条(头条7条)。举办了“绿色中国行??走进衢州”大型系列主题公益宣传活动,推出“8+1”对话:弘扬生态文明、打造绿色衢州,共建衢州•绿色中国林,2010中国绿色宝贝颁奖盛典,百家媒体看衢州等活动,有力地展示了衢州一流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人文魅力。活动期间,近百家中央和省级媒体来衢采访报道,参加媒体之多、宣传密度之大、报道形式之新、运作成本之低,是我市历次外宣活动最成功的一次。完成外宣片《绿色衢州、幸福之城》(解说版)、《美在衢州》(音乐版)和《绿色衢州、幸福之城》外宣画册等外宣载体制作,推进了衢州形象的物化。

3、突发公共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舆论引导有力有效。健全新闻发布机制,制订出台《关于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实施意见》、《衢州市网评员管理试行办法》和《关于公布新闻发言人(网络发言人)职责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规范程度和纪律要求,突发事件报道应急机制日益完善,及时处理应对了一些突发事件。邀请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团队举办全市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和全市网评员培训班,加强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热点问题的引导,及时阐明党和政府政策,积极疏导公众情绪,确保舆论稳定。

三、扎实推进文化名市建设纵深化,在文化惠民上有新突破

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推进文化发展的决策部署,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文化产业发展为龙头,不断满足城乡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实现文化发展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1、重大文化活动唱响时代主旋律。围绕纪念建党90周年主题,牵头举行庆祝大会、理论研讨会、系列座谈会、文艺晚会、重点宣传活动、影视和文艺作品创作发布、群众性纪念活动等7大类26项活动,着力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党旗永远飘扬大型歌舞晚会主题突出、大气磅礴、编排新颖,思想性、文化性、艺术性都比较高,是历年来我市主办的水平最高的一台晚会。围绕“创业从青年开始”主题,市委宣传部、团市委联合多家部门举办2011创业文化周,推出衢州青年创业学院成立仪式、衢州市青年网商职业能力培训班、创业项目推荐会等11项主打活动,通过课堂培训、项目推荐、政府表彰、政策扶持等多种方式,激励青年敢创业、能创业、创成业,2万多名青年参加,营造了良好创业氛围。

2、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显著提升。积极做好衢州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新增省级文化示范村(社区)11个,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5个。实施农村文化设施提升工程,创建以“乡村戏台”、“文化小广场”、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和村图书阅览室为主要内容的村文化活动中心。全面加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新建图书流通点46个。持续开展“送文化”活动,送戏下乡838场、巡回放映电影18726场、送图书下乡76750万册,“文化走亲”活动30场。

3、文化产业事业蓬勃发展。深入实施文化实力工程,加强文化产业研究,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和科学引导。成立市文物局,市文化馆增挂市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牌子,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由在市博物馆挂牌调整为与市博物馆合署办公,并核定了人员编制。深入推进广播电视“一省一网”整合,积极稳妥推进婺剧团改革。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加大对文艺精品的创作扶持力度,涌现了小说《村歌嘹亮》、《无罪辩护》,诗歌《汩罗江》,报告文学《浙西剿匪记》、婺剧《断桥》以及书法、篆刻、音乐作品等一大批精品力作,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良好影响。柯城社区文化节、衢江玫瑰文化节、龙游文化旅游节、江山毛氏文化节、开化根雕文化节等活动深入开展,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四、扎实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在创建育民上有新突破

以学习宣传先进典型人物为抓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贯穿于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注重群众评价,吸引群众参与,推动实践养成,有力推进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1、道德实践活动弘扬社会文明风尚。根据市委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学最美爷爷,倡文明新风”学习评议活动和“学习最美教师,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衢州人”学习教育活动,开展“百位身边好人、百件凡人善举”评选征集和爱心服务等活动,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向“最美爷爷”、“最美教师”学习的良好氛围。组织开展衢州市道德模范和首届民兵道德模范的表彰,对评选的41位道德模范进行隆重表彰,组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集中宣传,并将先进事迹编印成《道德光芒》一书。围绕弘扬传统美德,倡导文明礼仪,组织开展文明出行、我们的节日、志愿服务、好歌大家唱社区达人秀等活动。

2、文明创建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围绕拓展领域,深化内涵,提升水平,深入开展五城联创、文明县城、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取得良好成效,东方集团、市国税局、衢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三家单位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江山市峡口镇被评为全国文明镇。柯城区七里乡黄土岭村、常山县何家乡文图村两个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常山县通过省级文明县城复评。江山市双塔街道周家青社区、开化县城关镇荷花社区等两家社区被评为省级文明社区。以“打造新面貌、弘扬新风尚、共建新家园”为要求,组织召开全市文明集镇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深入推进文明集镇创建活动。结合“乡风评议”、“结对共建”等工作,指导乡镇广泛开展诚信户、卫生户、文明户等评创活动,夯实农村文明创建“细胞”。

3、春泥计划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实施春泥计划扩面提升工程,今年全市新增实施村452个,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104个乡镇817个村实施了春泥计划,18余万农村未成年人享受了该项工程带来的益处。开展春泥计划实施村试测评工作,对测评结果进行通报,提升春泥计划工作水平。开设“春泥乐园”电视专题节目,每月播出1期,展示各地春泥计划活动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取得良好社会效果。结合未成年人工作特点,组织优秀童谣征集、“童心向党”歌咏和网上祭英烈活动。

五、扎实推进素质提升经常化,在服务为民上有新突破

深入贯彻中宣部等六部委下发的《关于加强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从制度上解决、从素质上提升,全面加强和改进了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

1、队伍建设得到新加强。在全市宣传文化系统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争先创优活动,部机关集体学习制度、中心组学习制度在坚持中完善,完成各类专项调研11个。全面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以“学讲话、转作风、强队伍”为主题的向衢州晚报学习活动,有力推进广大干部走进基层,贴近群众,为群众服务。《衢州社会科学》、《衢州纵横》、《衢州文学》办刊质量进一步提高。

2、基层宣传工作实现新突破。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基层宣传部门的职责任务,理顺了干部管理体制,增强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以及乡镇、街道宣传文化干部相应的职级待遇。县级社科联、文联组织实现全覆盖,各县(市、区)文明办、外宣办基本升格为副科或正科单位,人员编制得到充实,宣传文化经费有所增加。按照分级负责、分类组织、分层实施的要求,集中开展乡镇宣传委员、文化员等基层宣传文化骨干的培训,不断增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3、人才培养有了新成效。继续以实施“五个一批”人才工程为抓手,打造一批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拔尖人才和领军人物。加强宣传文化系统体制外人才的培养,深化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部署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不断提高新闻队伍整体素质。

 

 

中共衢州市委宣传部

2012年2月22日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