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精神文明建设2009年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衢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文件 

 

衢文明[2009]1号

 

 

衢州市精神文明建设2009年工作要点

 

2009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五城联创为龙头,广泛开展道德主题实践活动,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实施“创业创新、富民强市”战略,在新的起点上推动衢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广泛开展道德主题实践活动。

一是深化道德模范评选宣传活动。充分发挥道德建设先进人物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各县(市、区)、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层层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模范、文明市民、文明之星等评选活动。认真做好浙江省首届和全国第二届道德模范的推荐活动。协同有关媒体,宣传和推出一批群众身边事迹感人具有积极示范作用的典型。加强规范,完善机制,制定出台《衢州市道德模范评选办法》。做好上届道德模范回访工作,加强对先进模范人物的关心与帮助,在全社会确立“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二是举办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广泛发动全市各地各部门、文明单位和社会各界,结合各自实际,探讨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总结建国60年来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理论成果和工作经验,举办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三是深化“文明出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增强交通法律意识、倡导文明礼让为主要内容,重点在市区开展创建“示范文明路口”活动,切实解决机动车抢行、非机动车占道骑行、行人乱穿马路等现象,形成文明驾驶、文明乘车、文明行路的良好习惯。四是拓展城乡志愿服务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进一步健全机构,扩大队伍,完善体系,充分发挥志愿者在重大活动、重要节庆、应急救援、扶危济困及其他事项中的作用,大力弘扬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志愿精神。

二、着眼于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深化文明创建活动。

一是全力推进五城联创工作。在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巩固、深化的同时,重点启动全国文明先进城市创建工作,制订《衢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先进城市2009?2011年工作规划》,建立工作机制,分解创建责任,抓好工作落实。二是深化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以窗口单位、服务行业、执法部门为重点,从群众感觉不安全、不便利、不满意的问题着手,继续推广社会服务承诺制,行政执法公示制、生产经营信誉制等有效机制,提升文明行业创建活动。指导企业大力开展以“诚实守信”为主题的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引导企业树立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在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方面发挥先进示范作用。三是开展新一轮文明社区创建工作 。着眼于夯实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基础工作,开展文明街道创建活动,推进文明社区创建。以“邻居节”为载体,倡导各地结合当地实际,有选择地广泛开展“邻里才艺展示”、“社区运动会”、“社区艺术节”等主题活动,努力构建“与邻为善、互助友爱、明礼诚信、和睦共处”的新型邻里关系。四是拓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协调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深入开展“双拥”工作和军(警)民共建活动,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深入开展“文明家庭”、“和谐家庭”“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岗”、绿色社区等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好公仆、好公民、好婆媳等评选活动,拓展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面和辐射面。

三、着眼于建设乡风文明,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召开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结合贯彻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召开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总结近年来我市农村实施文明素质工程、未成年人“春泥计划”、“双五结对共建文明”、“乡风评议”、文明村镇创建等活动经验,分析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探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法和载体,修改和完善文明村镇创建内容和管理办法,提高工作水平。二是深化农村乡风评议活动。在巩固原有活动成果基础上,注重农民参与,注重风尚改进,做好深化拓展文章。同时,注重结合实际,把评议活动与评选星级文明户结合起来,把集中评议与日常评议、提升农民素质结合起来,把落实总体要求与创新载体结合起来,整合资源,培育典型,形成合力,深化农村乡风评议活动。三是推进“双五结对共建文明”活动。把结对共建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文明单位在文化方面的资源优势,大力倡导结对单位深入到结对行政村,开展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

四、着眼于营造环境,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一是为未成年人办好实事。根据省文明委要求,着力构建提升城市水平、破解农村难题、实现城乡共进的工作框架,抓好2009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件实事”的落实,努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做好事,办实事。二是着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协调相关部门开展执法检查,进一步加大对文化环境的执法力度,切实解决家长、教师及全社会反映强烈的网络、网吧、网游和各类不良广告、校园周边环境等问题,营造良好的未成年人成长社会环境。三是扩大“春泥计划”实施范围。总结江山市试点工作经验,扩大“春泥计划”实施范围,做好柯城区、常山县等新增试点县(区)的指导工作。 四是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评选推荐工作。根据省里要求,开展创新案例评选,总结先进典型,推广成功经验,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五、着眼于增强学习力、执行力、做群众工作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

一是加强学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把学习作为履职的基础,按照“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要求,深学理论,精学业务,学以致用,努力成为业务工作的行家里手、解决难题的操作能手。二是完善机制。按照重在建设,贵在坚持的要求,围绕保持长效的工作目标,不断完善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体制和组织机制、责任机制、保障机制和监督机制,逐步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三是讲究实效。牢固树立“创建为民、创建靠民”的思想。运用生动形式,协调各方力量,构建多种平台,着力在优化人居环境、提高公民素质等方面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不断扩大精神文明建设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努力在社会各个层面和生活各个环节传播文明、建设文明。

                   

 

 衢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2009年2月24日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