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市共青团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共青团衢州市委文件

 

团衢发[2009]3号

 

 

2008年全市共青团工作总结

 

2008年,在市委和团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团组织紧扣“高举旗帜、创业创新、富民强市、和谐发展”的主题,竭诚服务党政工作大局和青少年成长发展,团的各项工作和建设取得新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青少年,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效

思想育人常抓不懈。组织广大团员青年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团十六大精神,开展了以“高举旗帜、科学发展、创业创新”为主题的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宣讲团、报告会、座谈会、主题团日、社会实践、演讲比赛等形式,进一步把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教育引导团员青年为“创业创新、富民强市”建功立业。

实践育人富有成效。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引领团员青年唱响“与祖国共奋进,与衢州同发展,与时代齐进步”主旋律。先后举行了清明节千名青少年革命烈士祭奠仪式、五四运动89周年纪念大会、“红领巾与改革开放同行”庆祝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59周年纪念活动、中小学生论语朗诵演讲大赛等活动,承办了“我们的节日??中秋”浙江省第11届推普周开幕式暨青少年中华经典美文诵读会,龙游县湖镇初中团委还探索创办“道德银行”,将德育工作由虚化为实,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活动,坚定广大团员青年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典型育人作用明显。积极举荐优秀青年,涌现出了团十六大代表陈小小、“全国十佳少先队志愿辅导员”提名奖葛国华等一大批各级各类先进青年典型。衢江团区委高度重视农村青年典型的培育,成功开展了“乡村好青年”评选活动,树立了39名在创业、科技、孝敬、公德等方面表现突出的青年典型,并进行了广泛的宣传,被团中央评为“全国乡村青年文化节10周年优秀活动项目”。市青企协举办了青年企业家进校园活动,一批创业经历丰富、企业规模大、口才气质佳、社会形象好的本土优秀青年企业家走进衢州学院、衢州中专等大中院校,畅谈创业创新人生,激励了大中专学生的创业热情。

阵地育人不断完善。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大力推进我市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龙游新建青少年宫已投入使用,衢江、江山、常山、开化青少年宫正在新建迁建中。市青少年宫在巩固传统培训项目的同时,努力创造条件,增加现代知识技能的培训项目,发展到30个专业,220个班次,6000多人次学员,打响了青少年校外培训教育的品牌。市县青少年宫积极开展富有校外教育特色的活动和竞赛,举办了衢州市第七届少年儿童电子琴比赛等10余项大型活动。阵地功能不断拓展,建立了衢州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衢州市科普活动中心和社区青少年之家。推进流动青少年宫进农村(社区、学校)系列活动,今年共开展10余次流动青少年宫进农村活动,3000多人次农村青少年和外来民工子弟参与其中。

2、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带领团员青年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创造新业绩

深化拓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成效明显。按照市委统一部署,扎实开展联系企业“三服务”活动,组织召开政企、银企座谈会,帮助联系企业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及部分青企协会员单位解决相应难题。有效推进联系村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团市委领导分组带队蹲点联系村??衢江区岭洋乡白岩村,帮助村两委形成《白岩村总体发展思路和工作举措》与《白岩村创业创新建议书》,全体机关干部及下属事业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分别结对19户低收入农户,为他们摆脱贫困出资出力出主意。

青年创业创新行动不断深化。组织开展了青年创业创新项目大赛,全市共收到创业创新项目180个,评选表彰了24个市级优秀创业创新项目,其中4个项目荣获省级金奖,4个项目荣获省级银奖,是浙江省获奖最多的一个市;举办了衢州市创业创新电视演讲大赛,通过层层选拔,28名来自社会各界的青年参与其中,掀起了青年创业创新的热潮;举办了青春创业论坛、以“青春助推转型升级”为主题的衢州市中小企业家民主恳谈会,积极邀请党政领导、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家,以讲座、报告、培训、论坛等形式,传播创业创新精神。常山团县委与县信用联社出台了《关于实施常山县青年创业信贷扶持的工作意见》,为青年创业提供贷款优先、服务优质、利率优惠的创业贷款优惠政策。

“新农村•新青年”发展计划继续推进。按照万名农民素质工程的要求,大力开展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推介,共举办电工电焊、面点糕点等为主要内容的技能培训班89期,培训青年农民5004人,其中1327人获得专业资格证书,有力推动了我市农村青年劳动力的就业和转移。大力开展服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行动,成立以村团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志愿者为主体的远教志愿服务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3、坚持倡导文明新风,引导青年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展现新风采

青少年文化蓬勃发展。以纪念改革开放、服务创业创新、迎接北京奥运等为主旋律,举办了衢州市第三届五四青年文化节。陆续推出了“点燃激情、共迎奥运”“东方杯”迎奥运全民健身跑活动、“炫舞青春、唱响衢城”“美丽健乳业之星”歌手大奖赛暨央视“星光大道”选手衢州选拔赛、“你我奉献、共建和谐”志愿者行动以及“缤纷梦想、绚烂青春”各县市区系列活动等六个版块活动。五四纪念大会上,市委书记孙建国亲自给团员青年发来《创业创新•青年当先》的五四寄语,市四套班子领导与万名青年一同参与各项活动当中,声势浩大、基调高昂,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

志愿者行动扎实有效。志愿者行动影响力增强,影响面扩大,更多的人、更多的单位参与到志愿者行动中来,全市注册志愿者队伍发展到6万多人,衢州学院(筹)、衢州市综合执法局等6支志愿服务队被授予省级志愿服务先进集体,汪英俊等10名志愿者被评为省级志愿服务先进个人。把3月确定为志愿者服务月,开展了以“五城联创、你我奉献、志愿行动、共建和谐”为主题的志愿者服务月行动,志愿者为民服务一条街、志愿服务进社区、“一对一”扶贫帮困等传统服务项目得到巩固,一批新的服务项目逐渐发展起来,新成立了抗震救灾等8支专业志愿者队伍。相继开展了“依法禁毒,构建和谐”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活动、“当创卫先锋,为城市添彩”创卫志愿服务活动和“关注消防,珍爱生命,共享平安”消防宣传月活动。现已初步形成了以青年志愿者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多层次、宽领域、专业化、品牌化的志愿服务格局。

抗震救灾系列活动彰显大爱。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团市委、市青联、市青企协及时联合发出倡议,呼吁全市广大团员青年特别是团干部、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以及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为四川灾区群众奉献爱心,为抗震救灾贡献力量,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为募集捐款,团市委先后联合市广电总台、衢州中专举办了“心系灾区、众志成城,我们都是一家人”大型抗震救灾慈善义演和“逝者安息,生者坚强”烛光祈福晚会,并积极发挥组织网络优势,通过发布倡议书、组织现场募捐、上缴特殊团费、开展无偿献血、举办义演义卖、组成抗震救灾志愿者服务队等各种形式,募集到捐款360余万元,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

4、坚持竭诚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在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中迈出新步伐

低收入农户青少年关爱行动全面启动。启动实施低收入农户青少年关爱行动,以“助学、助困、助医、助业”四大工程为抓手,为低收入农户青少年提供帮助和扶持。与全市低收入农户调查工作相衔接,建立了低收入农户青少年档案数据库,逐步完善了低收入农户青少年就学、健康、就业等动态信息。重点开展了低收入农户青少年关爱行动??希望工程圆梦大学助学活动,在省青基会“明德”奖学金,浙大总裁班、各地企业或同乡会的帮扶结对基础上,开拓了一些新的助学领域,如万向硅峰助学金等,共为我市238名低收入农户家庭大学生筹措助学金72.15万元。开化团县委积极探索建立全县助学工作体系,广拓助学渠道,整合民政、慈善总会、教育等部门的资金,得到广泛赞誉。在助困、助医、助业三方面也开展了相应的活动,如青年文明号集体结对、关爱留守儿童、真情助困进万家、青年企业家与残疾儿童手拉手、爱心义拍、低收入农户青年技能培训班等。

青少年素质教育稳步推进。采取有效措施深化“雏鹰争章”活动,城市学校“雏鹰争章”活动普及率达90%以上,农村学校活动普及率达50%以上,我市少先队辅导员、少先队员参加全省少先队争章技能实践展示大赛,获得两金六银的成绩。广泛开展“快乐健身,我为奥运加油”校园红领巾快乐健身活动、“快乐创新,我为自己鼓掌”少先队快乐创新活动、“快乐互助,我为和谐添色”城乡少年儿童手拉手快乐互助活动、“快乐发现,我为家乡喝彩”少先队快乐发现活动。举办了第二届校园团队文化节,深入开展大中学生暑期“三下乡”、中学生“四个一”社会实践活动和大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青少年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强。

维权未保工作不断加强。积极开展青少年维权工作,充分利用青少年维权岗、少年法庭、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等平台,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法律咨询、就业推荐、创业扶持、爱心助学等服务。针对有不良行为青少年、闲散青少年、刑释解教青少年等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点群体,联合司法局、公安局等10家单位,开展“社区矫正阳光志愿者行动”,目前已有注册社区矫正阳光志愿者300多人。继续开展青少年“绿色上网”、“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等活动,为青少年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5、坚持抓基层强基础,共青团自身建设上了新水平

区域共青团整体化建设提升扩面。制订《关于推进全市区域共青团整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我市近三年内区域共青团整体化建设推进的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以柯城区为试点,实行社区团建联席会轮执制度,在柯城区荷花街道召开全市区域共青团整体化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在全市部署开展了区域共青团整体化建设“示范县(市、区)和示范街道(镇、乡)”集中创建活动,柯城区被评为浙江省区域共青团整体化建设示范区。积极开展五四红旗团委创建活动,衢州市人民医院团委、柯城区荷花街道团工委被命名为省级“五四红旗团委”。加强团内民主建设,探索实施团代表任期制、基层团干部公推公选等,并建立青年团干QQ群,畅通以网络为平台的基层团内民主交流渠道。江山团市委在42个村开展了村团支部书记直选工作,进一步发扬了团内民主,配强了村级团组织班子。

团干部队伍素质整体提高。团干部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通过举办团干部读书会、素质提升班、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等,对团干部及优秀青年进行培训,全市共举办培训班14期,培训团干部800余人次,同时选派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团干部40余人次参加省团校的培训。加强团干部作风建设,开展“创业创新,富民强市,我该做什么”大讨论、召开“共青团如何在推进我市工业经济新飞跃中发挥作用”团干部民主恳谈会。重视团干部培养,通过下派调研、上挂锻炼、外派招商等形式,磨练意志,提升素质。

 

 

共青团衢州市委员会

2009年2月2日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