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衢州市文明素质工程行动计划
实施文明素质工程,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是建设文化名市的核心内容,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精神和市委关于建设文化名市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实现“五城联创”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证,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市活动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改陋习、树新风、创文明”为主线,深化内涵,创新载体,城乡联动,整体推进。通过努力,实现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主要表现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显著提高;实现以崇尚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具有相应文化素养为主要内容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显著提高;实现以体魄康健、心理卫生、社会适应能力良好为主要标志的健康素质的显著提高。使广大公民的文明素质提升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同步,与“五城联创”目标相适应。
二、工作内容和重点
实施文明素质工程,既要提高城市居民素质,又要提高农民群众素质;既要注重硬环境建设,又要注重软环境建设;既要提出普遍要求,又要实行分类指导。结合衢州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在市区和农村开展以深化“改陋习、树新风、创文明”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活动。
(一)在市区,围绕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市的创建,开展以“争做文明市民,实现五城联创”为主题的“改陋习、树新风、创文明”活动。
1、主要内容
改陋习??重点是改除“粗话脏话、随地吐痰、随意便溺、践踏花草、噪音污染、乱搭乱建、乱停乱设、乱贴乱画、乱扔乱倒、乱毁乱穿”等10种陋习。
粗话脏话:主要是指在日常交往中,语言粗鲁、满口脏话、强词夺理、恶语伤人的现象。随地吐痰:主要是指不分时间地点,在各种场合随意吐痰水的现象。随意便溺:主要是指在市区各种公共场所随意大小便的现象。践踏花草:主要是指随意采摘鲜花,践踏绿地,攀折树木,在树上晾晒衣服的现象。噪音污染:主要是指交通、生活、工业、建筑施工等各种噪音扰民的现象。乱搭乱建:主要是指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私自搭建各类违章建筑的现象。乱停乱设:主要是指在市区各种机动车、非机动车未按规定随意停放;各类摊贩在大街小巷、社区内随意摆摊的现象。乱贴乱画:主要是指在市区公共场所随意张贴各类违法广告,在旅游景点随意乱涂乱画的现象。乱扔乱倒:主要是指生活垃圾随意乱扔,各种污水、脏物随处乱倒的现象。乱毁乱穿:主要是指毁坏城市公用设施、损害公物、破坏人文景观和行人闯红灯、不走人行道、跨越交通护栏,车辆逆向行驶的现象。
树新风??重点是树立“讲学习、讲礼仪、讲卫生、讲环保、讲秩序、讲诚信、讲爱心”等7种新风。
讲学习:要求广大市民把学习作为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自觉行动,时时学习,处处学习,快乐学习,做到学习工作化,学习生活化,学以致用。讲礼仪:要求广大市民把礼仪知识作为必备的文化修养,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觉养成文明服务、文明交往、文明乘车、文明驾车、文明游览、文明观赏等礼仪。讲卫生:要求广大市民自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人人动手,搞好门前店后、公共场所和单位(室)内外的环境卫生,纠正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在公共场所吸烟等不良习惯。讲环保:要求广大市民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做到自觉保护河道湖泊、爱护花草树木、不制作噪声油烟等污染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倡导节约。讲秩序:要求广大市民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和公共秩序,穿越马路要走人行横道,不抢行车道,不闯红灯,不跨越隔离护栏。讲诚信:要求广大市民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观念,把诚信作为立身处事的准则,做到诚信处事,真情待人。讲爱心:要求广大市民增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奉献爱心的社会责任意识,做到关心他人、扶贫济困、拾金不昧、无偿献血。
创文明??争做文明市民,实现五城联创。
争做文明市民:广大市民争做“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文明市民。实现五城联创:实现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市的目标。
2、工作重点
根据市区“改、树、创”内容要求,重点抓好8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利用各种阵地,广泛开展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浙江省公民道德规范》为内容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市民讨论修订《衢州市市民守则》,在修改完善准则规范的过程中,深化道德教育。认真贯彻中央8号文件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精神,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二是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致力于增强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巩固 “学习日”平台,提升“高级论坛”品牌,大力推进创业素质培训工程,加强学习型机关、企业、社区、军营等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建立学习型组织建设推广基地,倡导市民每天快乐学习1小时。
三是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大力宣传文明服务、文明交往、文明乘车、文明驾车、文明游览、文明观赏、文明就餐等礼仪,推进文明礼仪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单位、进学校、进校区、进农村、进家庭。组织学习《文明礼仪ABC》,举办文明礼仪知识竞赛、风采大赛,组织多层次的礼仪实践,使广大公民的礼仪意识、礼仪知识和礼仪规范有明显提高。
四是深化各类文明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村镇、文明风景旅游区、体育先进社区(街道)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都要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渗透文明修养,使创建过程成为灌输正确思想、弘扬社会新风、提高文明素质的教育过程。
五是深化“文化、科教、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办好“彩色周末文化广场”,开办“电影夜市”、“图书夜市”,构建社区“十五分钟”文体活动圈,积极做好社区文艺汇演。深入开展科普街道、社区、楼道和平安街道、社区创建活动。抓好以“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周”为主要载体的社科宣传普及活动。加强社区医疗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普及卫生知识,倡导健康生活。
六是开展创建节约型社会活动。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努力倡导节约文明,建设节约文化。以节约资源、节约用水、节约原材料、节约和集约土地、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积极开展创建节约型城市、节约型政府、节约型企业、节约型单位、节约型社区、节约型家庭活动,使节约资源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
七是开展“信用衢州”建设活动。积极开展廉政文化建设,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提高公信力,以政务诚信带动社会诚信。以“重合同、守信用”、“消费者信得过”、“百城万店无假货”、“购物满意一条街”等诚信主题活动为抓手,增强诚信意识,做到守法经营、诚信服务、信守合同。
八是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围绕“五城联创”目标,针对城市管理的薄弱环节和市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有重点地开展各项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对公民日常行为的管理引导,重点治理乱设摊点、乱停车辆、乱倒垃圾、乱贴广告、乱晒衣物、乱穿马路等行为,严惩违法违章行为,曝光不文明行为。
(二)在农村,围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展以“争当新型农民,共倡文明新风”为主题的“改陋习、树新风、创文明”活动。
1、主要内容
改陋习??重点是改除“乱搭建、乱堆积、乱毁坏、乱散养、乱排放、乱张贴”等6种陋习。
乱搭建:主要是指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私自搭建各类违章建筑的现象。乱堆积:主要是指在农户房前屋后,道路两侧的裸露闲杂地乱堆杂草、杂物,村庄的渠、塘、河内垃圾、杂物堆积的现象。乱毁坏:主是是指随意毁坏村庄公用设施,损害公物、破坏人文景观的现象。乱散养:主要是指农村养殖业无序管理,畜禽乱跑,畜禽粪便随意排放、堆积的现象。乱排放:主要是指农村污染物、生产生活污水等随意排放,脏物随处乱倒、乱扔的现象。乱张贴:主要是指在村内墙体上等公共场所随意张贴各种广告、海报和乱涂乱画的现象。
树新风??重点是树立“讲卫生、讲科学、讲文明、讲秩序、讲诚信、讲环保”等6种新风。
讲卫生:要求广大村民自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纠正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和废弃物、随地便溺等不良行为,做到人人动手坚持不懈地搞好房前屋后、公共场所和室内外的环境卫生。讲科学:要求广大村民树立科学意识,与封建迷信、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和不良生活方式及行为作坚决斗争,掌握健康生活的科学知识,形成文明生活方式。讲文明:要求广大村民言行文明,不说脏话粗话,养成文明健康的言行举止;弘扬传统美德,倡导助人为乐、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等美德,树立良好的村风、民风。讲秩序:要求广大村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反对宗族宗派势力,抑制歪风邪气,弘扬社会正气。讲诚信:要求广大村民树立以守信为荣、失信为耻、无信为忧的诚信观念,养成诚实守信的品质,做到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讲环保:要求广大村民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在生产和生活中保护生态、建设生态、减少污染,倡导绿色无公害消费。
创文明??争当新型农民,共倡文明新风。
争当新型农民:积极争当讲文明,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共倡文明新风:共同营造向不文明陋习告别,建文明和谐新农村的良好风尚。
2、工作重点
结合农村“改、树、创”的内容要求,主要抓好以“提、建、送、结、通、治”为重点的6个方面工作:
一是提,即提升农民素质。大力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倡导文明新风,养成文明习惯。深入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坚持政府为主组织,多元主体培训,农民自主选择,市场机制调节的指导原则,不断创新培训方式,使我市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为“三三制”,即三分之一外出务工经商,三分之一在本地从事二、三产业,三发之一从事效益农业。
二是建,即建设特色文化村。按照组织健全、参与广泛、活动正常、特色鲜明、经费落实的标准,采取措施,加大力度,集中力量,建成一批特色鲜明、风格各异、布局合理的特色文化村。5年内建成市级文化特色村100个,县级文化特色村400个。广泛开展卫生村镇、文明村镇、平安村镇、生态村镇、科普村镇、信用村(户)等创建工作,提高农村文明程度。
三是送,即送文化下乡。组织好以“农家乐”大篷车为重点的文化下乡活动,力争通过若干年努力,让大篷车演遍全市六个县(市、区)2600余个行政村,使其真正成为农民群众有求必应的“文化110”、配合中心工作的“时事宣传队”、传送温暖的“农民贴心人”和精干高效的“文艺轻骑兵”。积极组织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做到真下乡,常下乡。
四是结,即“双五结对、共建文明”活动。把全市500家县级以上文明单位与500个行政村结成对子,促进文体设施向农村延伸,文化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在5年(即到2010年)时间内将500个结对村建成文明村。
五是通,即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按照用户出一点,集体补一点,广电贴一点,上级争一点的办法,深入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力争在3年内,全市所有行政村村村通有线电视和调频广播,20户以上的自然村基本联网,有线电视落户率达80%以上,使党和政府的声音能及时传到千家万户,不断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六是治,即“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和“双建设、双整治”活动。认真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以建设生态村为目标,以农村新社区建设为重点,以环境整治和村庄整理为突破口,力争“十一五”期间完成150个示范村、1500个整治村建设任务,使全市农村面貌明显改观。组织开展以“扫黄”、“打非”为重点的专项整治,净化农村文化市场。
三、工作措施和要求
1、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文明素质工程的实施明确由市文明委牵头,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坚持和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充分运用各种载体,积极实施文明素质工程。各窗口行业、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要把实施文明素质工程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摆上突出位置,抓紧抓好。各级各类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要开设专题、专栏,通过新闻报道、言论评论、专家点评、群众讨论和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公民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为实施文明素质工程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2、统筹规划,分类实施。各地各部门要深入社区、学校和农村开展调研,全面了解掌握公民的素质状况,研究具体的思路、对策和措施。要对照《衢州市文明素质工程行动计划》和《目标任务分工》,提出实施意见,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分年排出工作重点,围绕工作主题,分类别、分阶段实施,扎实推进。要做好“结合”文章,使文明素质工程的实施与文化名市建设其他五项工程相结合;要做好“融合”文章,使文明素质工程与管理工作相融合,与群众团体、行业组织的自我管理相融合,与整个社会管理相融合;要做好“创新”文章,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实践的推进,从内容到形式不断赋予时代性,使文明素质工程适应社会环境的新变化、工作对象的新特点、人民群众的新需求,不断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强督查,加大投入。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对实施文明素质工程的指导督查。市里将组织督查组到各县(市、区)和市级有关部门,对实施文明素质工程情况进行专题督查。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对本系统、本地区的指导督查,掌握进度,查找问题,提出指导意见。要加大对文明素质工程的保障力度,在物质、经费、人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要把实施文明素质工程与解决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帮助基层解难题、办实事,真正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施文明素质工程工作所带来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