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衢州市档案局文件
衢市档〔2006〕5号
2005年全市档案工作总结
2005年,我市档案工作紧扣“跻身全国百强城市”主题,立足档案、服务经济,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在现行文件查阅中心建设、重大活动档案管理、数字档案馆建设以及档案资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为纪念建市二十周年和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等中心工作提供了有效服务。
(一)立足档案,服务引路,围绕“跻身百强”主题做好档案文章
“跻身全国百强城市”是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全面提升衢州综合实力的重要抓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中心。百强城市50项指标未直接涉及档案部门,如何立足档案工作,有效服务‘跻身全国百强城市’目标”,5月份,我们在全市档案系统开展了贯彻全市“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动员大会精神,学习领会《跻身百强城市行动纲要》的大讨论,形成了“用档案记录发展新历程,让档案借势扬帆同跨越”的档案部门服务“跻身全国百强城市”的工作思路。围绕“跻身百强”主题,全方位开展专题档案接收,从源头收集积累我市“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各项重大活动档案资料,真实记录衢州发展新历程,目前,已收集了“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动员大会声像、领导讲话,宣传标语以及各部门实施文件材料500余份。同时,坚持立足档案,服务引路,主动介入“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制定了归档范围,举办了专项培训,并派业务人员专门负责“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档案收集和指导,针对176项考核内容,共收集档案材料3万多份,形成档案57卷,8000余页,台帐35盒,为我市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服务,得到了国家考核组的充分肯定,市档案局被市政府授予“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先进集体”。档案于无声处建功勋。
(二)全面总结,超前谋划,努力为十一五档案事业发展造势铆劲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承上启下。总结经验,明确发展方向和超前谋划,营造政策环境是事关十一五档案事业发展大局两件要事。年初,组织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市档案工作会议,章文彪副书记出席会议,张兵副市长作讲话,各县(市、区)分管领导应邀参加会议。会议全面回顾了十五期间全市档案事业发展情况,总结了工作经验,剖析了存在问题,明确了发展方向,与会各级领导和档案部门对我市十一五档案事业发展形成了初步共识。在此基础上,我们积极争取将档案事业列入《中共衢州市委关于十一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建议》和《衢州市十一五全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纲要》。市第五届党代会通过的《中共衢州市委关于十一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建议》强调“重视档案事业建设”。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衢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对我市十一五期间档案事业发展的重点,以及要实现的目标作了详细的表述,指出:要“重视档案和地方志事业发展,加快档案馆库及数字化建设,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也先后将档案事业发展列入本地十一五《建议》和《纲要》,为十一五档案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通过充分调研,我们酝酿形成了《衢州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绘制了我市档案事业发展新蓝图。
(三)主动介入,源头控制,重大活动档案工作有所突破
2005年,借《浙江省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颁布之东风,草拟形成了《衢州市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我市重大活动档案管理的原则、范围以及奖惩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管理重大活动档案的主体地位和职责。同时,积极主动介入各类重大活动,源头控制,确保重大活动档案规范齐全。去年,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是我市的一件大事,为了保证区划调整过程中档案的齐全完整和安全,我们在《全市乡镇(街道)区划调整工作意见》出台的第一时间,向江汛波秘书长作了专题汇报,争取以“两办”名义制发了《衢州市乡镇(街道)区划调整过程中加强档案管理的工作意见》,明确了档案归属、移交的方式、方法、时间和门类,以及档案丢失的法律责任,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的高度重视,先后对区划调整中的档案管理进行了重点部署,将档案主管部门列入了区划调整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档案局也加大了档案业务指导和监管力度,从源头控制档案流向,及时开展规范整理和接收,截止年底,全市已撤并乡镇(街道)的档案已经安全接收进馆,为区划调整大局,提供了有效服务。去年,市档案局还主动参与建市20周年活动,草拟形成《衢州市建市20周年档案管理意见》,派员现场拍摄“科工贸洽谈会”盛况,并上门收集到全套会议档案材料,为全市各部门开展纪念建市二十周年活动提高了大量档案素材。围绕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各地档案局先后印发《关于切实做好村级组织换届过程中村级档案整理移交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了村级档案整理要求和标准、归档的范围、内容、程序及相关纪律,为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提供了有效保障。柯城区档案局配合区委、区政府处理“土碗社”历史遗留问题,着手开展了“土碗社”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史料的汇编工作。江山市档案局为服务招商引资,扩大江山知名度,编制出版《清漾毛氏衍脉世系简图》,共印发五千册,详细记录了清漾毛氏一世至六十二世的繁衍、迁徒情况,使清漾村成为一个新闻热点和旅游热点。衢江区档案局围绕衢江区行政中心搬迁大局,着重加强了各部门档案搬迁的检查和指导,并积极、稳妥、安全地完成了新档案馆搬迁任务。
(四)宣传引路,培训开道,引导民营企业规范建档
2005年,在召开全市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座谈会和发放《致全市民营企业老总的公开信》等广泛宣传造势的基础上,市档案局举办了开发区民营企业档案业务知识培训班,针对我市民营企业实际,提出了“五有一规范”建档标准,为规范民营企业,壮大民营经济推波助燃;江山市档案局向虎山集团、红火集团等十五家民营企业,发放《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指南》,举办业务技能操作性较强的培训班。开化县档案局重点加强以“两硅两药新型密胺塑料”为代表的全县重点骨干民营企业的业务指导,全县年产500万以上的民营企业建档率已达85%以上。常山县档案局积极帮助产值5000万以上骨干民营企业建立综合档案室。
(五)强化催收,改善条件,现行文件查阅中心建设逐步规范
我市现行文件查阅中心建成对外开放至今,文件催收难和查阅环境差已成为制约现行文件查阅中心发展的两大瓶颈。为此,2005年,市档案局明确了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市建设局、市交通局等10余家现行文件重点催收单位,保管处专人上门收集,共收集各类现行文件8000余份。并投资装修了现行文件查阅室,添置了设备,改善了服务环境。同时,还在“衢州档案信息网”上开设了网上现行文件查阅中心,发布电子文件883份。4月,开化县现行文件查阅中心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隆重对外开放,县四大班子领导出席揭幕仪式,省、市档案局领导到场祝贺,学生及社会各界近百人参加仪式并参观了现行文件查阅中心,观看了爱国主义教育展览。常山县制定了《关于做好县委县政府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积极争取将现行文件查阅中心建成政府信息发布平台,并召开了现行文件收集专题会议,向全县各机关单位、乡镇下发了报送现行文件的通知,收集和下载了现行文件600多份,现行文件汇编20多册,还在“常山档案信息网”上开设了网上现行文件查阅中心,公布现行文件条目1000多条。
(六)科学筹划,量力而行,稳步启动数字档案馆建设
数字档案馆是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新趋势,2005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数字档案馆建设正式摆上档案工作日程。
形成《衢州市数字档案馆建设立项报告》报送市计委,并草拟《数字档案馆可行性方案》。同时,向科技局、省档案局上报“衢州档案信息门户网站”研究课题。
积极争取数字档案馆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2005年度财政预算数字档案馆建设启动经费50万。
建设“衢州档案信息门户网站”,租用公共IP,申请一级域名(www.qzda.com),设置30多个子栏目,集衢州地理、历史、风貌、民俗以及档案专业等10多块内容为一体,凸显了档案的文化性、历史性和专业性,构建了档案工作的新平台,“衢州档案信息网站”再次被评为全省优秀档案网站,为数字化档案馆建设奠定基础。江山市档案局在“江山档案”网站上,开通了网上查档功能。常山县档案局建起了局域网,安装了视频自动采集系统,共收集保存了280天,4200分钟的常山新闻档案,并补充完善了常山档案信息网站,点击率达到4700多人次。
继续开展文件级目标微机录入,全市共录入20万多条文件级条目。常山县档案局全年共输入档案文件级条目4万多条,累计输入430709多条,除今年接收的档案还没输入以外,其余全部已输入电脑。龙游档案局完成档案微机录入8万条,民国档案和建国初期档案基本实现计算机检索。江山市档案局完成馆藏档案著录条目5万条。开化县档案局将条目录入与平时代立卷结合起来,与档案的接收结合起来,与乡镇档案工作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共录入文件级条目3万余条。
(七)创新理念,拓展视野,民间档案抢救工作又见成效
继续秉承“不求所有,只求所在“的征集新理念,寄存、捐赠、接收、征购多管齐下,着力抢救民间档案,成效明显。市档案馆征集到重修盈川杨炯祠铭碑,该碑为民国19年重修”唐初四杰“之一杨炯祠所立铭碑,重达300多斤,是市档案馆首件碑类档案藏品。5月,在衢江区峡川镇姚氏祠堂内,举行隆重宗谱捐赠仪式,姚氏后裔齐聚一堂,郑重地将保存了60余年的《姚氏宗谱》移交给市档案馆,并接受了市档案馆颁发的《捐赠证书》,农家旧纸成国家藏品。峡川姚氏在元朝末年由安徽歙县移居而来,至今已近700年,繁衍了25代,先后8次修编宗谱,《姚氏宗谱》修编于民国三十四年,共7册,是考证民间文化和姓氏演变的直接凭证。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市档案局举办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座谈会,征集到《罪证??侵华日军衢州细菌战史实》、《孽债难忘??侵华日军衢州细菌战死难者调查与名录》、《菌战与隐患》三部侵华日军细菌战专著,及100多张珍贵照片。江山市档案局继续深化《清漾毛氏族谱》研究,着力开展石门清漾古文化村的开发和保护。
(八)明确重点,严把质量,档案接收进馆工作有序展开
通过摸底调查,测算库容量,市档案局明确了市委办、市府办等10余个重点进馆单位,进一步细化了进馆标准,开展了进馆前案卷质量排查,业务处和保管处各司其职,共接收5单位档案13106卷。同时,继续开展破产企业档案整理接收工作,全局干部职工加班加点,共整理接收市直供销系统17家破产企业档案14158卷。并着力规范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险档案管理,规范整理市人事劳动局档案1300多卷;社会保险档案4888卷、8000多件。江山市档案局认真做好1981-1992年档案接收前期质量把关工作,按照《江山市档案进馆接收标准》的要求,先后对上余、四都、大陈、凤林、廿八都、三十二都等六个乡镇和农业局、林业局等机关单位的案卷进行了重新整理、分类、编号。衢江区档案局完善了《衢江区档案进馆接收标准》,重点开展有关乡镇和机关单位进行档案进馆前的业务指导,对部分案卷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单位,要求其进行了重新整理、全年共接收各种门类档案5043卷。柯城区档案局着手接收区经贸系统改制企业的档案资料,并集中开展了全区不归档文件材料的集中回收与处理工作,共接收全区57个单位不归档文件材料 80032份,统一送造纸厂集中销毁。龙游档案局抓住婚姻登记制度改革之际,统一接收了全县21个乡镇近2000卷婚姻登记档案,配合县卫生系统体制改革,接收了詹家、志棠等6家改制卫生院档案共1259卷。常山县档案局重点对新建单位如:县铁路办、招投标办公室等提出加强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意见,对林业局的山林和农业局的土地二轮承包档案的进馆,进行前期业务指导,接收婚姻、文书、违纪等档案1240卷。
(九)坚持标准,加强指导,继续推进档案目标管理工作
继续大力推行档案目标管理工作,促进档案管理整体上台阶。在自愿申报的基础上,进行检查筛选,制定了2005年度目标管理计划,明确目标认定任务,有针对性的开展业务指导,召开了协作组长会议,交流了档案管理情况。全市30多个单位档案管理通过省、市级目标管理认定。其中,国税系统档案管理全部通过省级认定,卫生系统、教育系统的档案目标认定工作也全面铺开,呈现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
(十)执法指导、双轮驱动,着力规范重点工程档案管理
全市各级档案部门全面贯彻落实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市档案局与市重点建设办联合开展市区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工作专项执法检查,分别检查了城建规划、电力、电信、开发区等部门的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对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工作中存在的收集不及时、整理不规范、资源整合共享度低等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各县(市、区)档案局全面开展辖区内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工作,通过摸底调查,及时掌握重点工程进程,以档案服务引路,检查指导双轮驱动,实现了对重点工程档案的全程跟踪和有效监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巨化集团公司十分重视重点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国家、省、市三级重点工程档案管理坚持做到“五纳入”(即档案工作纳入项目工程责任制、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管和合同管理制)和“三同步”(即同步管理、同步检查、同步验收),不论是国家级重点项目,还是市级重点项目,工程结束以后,都要邀请档案部门对项目档案进行专项验收。
(十一)档案宣传利用工作有声有色
组织召开了全市档案宣传报导工作会议,邀请新闻写作专家授课,交流宣传报导工作情况,总结和部署了全市档案宣传报导工作,制订出台了宣传报导奖励办法,借纪念建市二十周年和《档案法》宣传月活动,掀起档案宣传热潮。在《衢州日报》刊出了“档案于无声处建功勋??档案二十周年专版”,在衢州电视台制作播出了“见证衢州20年??档案事业发展专题片”。开展了社会科学周档案广场咨询活动。开化县档案局创办以“传承千年文明,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型图片展览,用翔实的档案资料、丰富的档案照片,充分挖掘了开化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全景式的展现了开化的悠久历史、县情县貌和生态县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展厅自2005年4月18日宣布正式对外开放后,前往参观展览的人络绎不绝。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过程中,县档案局还与县委宣传部、组织部联合下文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参观展览,至年底,总参观人数已达5000余人。展厅已成为县外来宾了解开化,全县干部和学生开展爱国爱乡教育、全县党员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一个有效平台。江山、常山、开化等地档案局先后举办了“铭记历史,展望未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图片展,江山市档案局的整个展览活动规模大,影响广,400多帧反映江山抗日风采和日寇孽债的历史图片和资料,在全市20多个场所巡回展出,有3万多人观看展览。市委书记吴雪桦等领导亲自到现场参观,并帮助解决了展览所需经费,充分发挥了档案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宣传了档案工作,提升了江山档案的形象。同时,全市档案宣传报导取得新突破,全年在《中国档案报》发表报导8篇、《衢州日报》和《衢州晚报》刊登档案新闻6篇、衢州电视台报导档案工作4次,编制《衢州档案》13期。
去年,全市档案查阅利用工作呈上升态势,各级综合档案馆共接待档案查阅4194人次,利用档案资料31653卷(册),出具有效档案凭证12247份,为编史修志、经济建设、工作查考和纠纷调解提供了有效服务。
(十二)环环紧扣,注重实效,深入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全面开展了四个多月的“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针对这次先进性教育历时长、要求严、标准高、任务重的特点,全市各级档案局党组织始终把坚持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作为培养党员先进意识,提高解决自身问题能力的首要任务贯穿于教育全过程,确保了学习和工作“两不误、双促进”。一是推行和落实了“五个一”制度,从制度上有效保证了人员、时间、内容的落实,提高了学习教育的质量。二是采取上党课,讨论交流,聆听先进事迹报告等多种形式,营造教育声势,活跃学习氛围,使全体党员同志在浓厚的舆论氛围中自觉接受了教育和熏陶。三是明确了党员先进性的标准,开展了党性剖析,找到了不足和原因,召开了民主生活会,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制订了整改方案,明确了整改目标,落实了整改责任,逐步实施整改工作。通过深入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解决党员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了党员的党性观念、宗旨意识,增强了责任感,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衢 州 市档 案 局
二○○六年三月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