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中共衢州市委办公室文件
衢委办[2006]28号
中共衢州市委办公室
关于认真学习和弘扬“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的通知
各县(市、区)委,市级机关各单位党组织:
2月5日,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习书记的文章,站在时代的高度,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对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作了深刻阐述,对进一步培育和弘扬新时期浙江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实践性。认真学习贯彻习书记文章精神,是我市当前以至今后一个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市委领导意见,现就认真学习和弘扬《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学习和弘扬“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的重大意义
浙江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世代传衍,历久弥新,始终激励浙江人民励精图治、开拓创业。新世纪新阶段,浙江精神只有与形势共进,与时代同行,才能迸发更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求真务实”是浙江人民一贯的精神品质,“诚信和谐”是建设文化大省、构建法治浙江的重要内容,“开放图强”是走在前列的必然要求和精神状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这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对于充实完善浙江经验,提升区域发展“软实力”,激励全省人民在“十一五”发展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精神植根于祖国大地,发源于浙江各地。几千年来,衢州人民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形成了“坚忍不拔,开放兼容,求真务实,自强争先”的新时期衢州精神,它同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一脉相承,是浙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动体现。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同衢州的发展实践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衢州历代先贤和当代衢州人民为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的形成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衢州人民与全省人民一样,在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和衢州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
当前我市总体上已从工业化初期跨入工业化中期,迈入人均生产总值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过渡的新阶段,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是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经济增长的转型提升期,是矛盾凸现的克难闯关期。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大力培育和弘扬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对我们全面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的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借力发展、特色竞争”三大战略,建设“平安衢州”,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实现“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大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的素质全面提升的强大精神动力。各级党组织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活动,自觉用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指导工作实践,使广大党员干部把力量凝聚到实施“三大战略”,加快实现“两大目标”上来。
二、深刻领会、全面把握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内涵
弘扬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首先就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它的丰富内涵。通过学习研讨、媒体宣传、群众讨论等各种方式,全面把握深刻内涵,充分认识时代意义,使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真正成为全市人民的精神品质和精神品牌。要广泛开展弘扬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教育活动,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从思想和精神的升华,进行教育引导,使之成为激励人民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以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引领衢州“十一五”发展。
弘扬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就要树立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坚定信念。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昭示我们,推进“十一五”发展,必须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认清目标不动摇,抓住机遇不放松,坚持发展不停步。要进一步强化忧患意识,清醒地看到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清醒地看到我们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克服“小富则安,小进则满”的心态,决不能懈怠,决不能停滞。要进一步强化效率意识,克服“慢半拍”的疲沓现象,加快我们的工作节奏,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集中精力,埋头苦干,少说空话,多做实事,只争朝夕,与时俱进。
弘扬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就要树立求真务实、创新创业的踏实作风。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昭示我们,推进“十一五”发展,必须知行合一,崇尚实干,敢作敢为,创新创业。要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以创新的思路和精神,来研究加快现代化建设的举措和办法,敢于超越自我,超越别人,超越现在,大胆闯大胆试,力争我市改革发展有新突破。
弘扬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必须树立干净干事、务实为民的良好形象。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昭示我们,推进“十一五”发展,必须坚韧不拔,和衷共济,不骄不躁,清正廉洁。我们要切实做到想干事,增强加快发展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不为困难所慑服,不因逆境而动摇,提神鼓劲,埋头苦干;要切实做到会干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执政能力,善于推动工作落实,促进全局发展;要切实做到干成事,凝聚各方力量,尊重实际,遵循规律,善作善成,创造经得起群众评价、实践评判和历史评说的政绩,推动各项事业和谐共进,推动衢州“十一五”又快又好发展。
弘扬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要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要结合衢州的市情和群众的思想实际,引导大家增强发展意识、机遇意识、诚信意识,形成创新、创造、创业的新观念。要把弘扬浙江精神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要以弘扬浙江精神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使全市干部群众有着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各行各业,机关、社区、学校要从各自实际出发,根据浙江精神的要求,塑造和培育出积极向上、富有特色的行业精神、企业精神、社区精神以及校训等,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加以倡导,使弘扬浙江精神成为全体市民的自觉行动,以提高市民素质,焕发城市活力,塑造衢州新形象。
三、营造浓厚氛围,加大宣传弘扬浙江精神的力度
全市各地各部门、各行各业都要从实际出发,尤其是突出自己的特点进行浙江精神的宣传教育,在全市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使浙江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1、宣传部门要广泛开展宣传。要精心设置标语牌、宣传画等各种浙江精神的宣传品,在城市醒目处和居民集聚处设立宣传浙江精神的公益广告;组织人员编写反映浙江精神宣传教育材料。新闻舆论部门要充分发挥宣传的主渠道作用。报纸、刊物、广播、电视、农家乐文化大篷车、互联网要把宣传浙江精神作为重要任务,采用开设专题、专栏,通过新闻报道、言论评论、专家点评、专场演出和公益广告等各种形式宣传浙江精神。
2、要深化研究,创作高质量的文艺作品。社科理论界要组织力量,不断深化对浙江精神的研究,进一步从理论上作出深入浅出的阐述,把弘扬浙江精神活动引向深入。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生活,把握时代脉搏,创作出一批高质量的深刻揭示浙江精神丰富内涵的文艺作品,寓教于乐,寓教于文,更好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鼓舞群众。
3、社区、企业与农村要广泛组织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生动活泼的浙江精神宣传教育活动。要把浙江精神的宣传教育贯穿到各级各类学校中去,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浙江精神的内容分解、贯穿到学校德育、历史、语言文字等各相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让学生了解、熟悉并接受浙江精神,成为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组成内容。
中共衢州市委办公室
2006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