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万名农民素质工程简报
第4期(总88期)
信息版
衢州市万名农民素质工程综合办公室编 2005年4月1日
本 期 目 录
● 市妇联组织举办全市首期“衢州美容师”培训班
● 开化县做好结合文章提升万名农民素质工程
● 柯城区石室乡组织开展农家女文化圆梦班培训
● 江山市大陈乡举办数控车床培训班
● 开化县积极开展有组织劳务推介工作
● 龙游县竹云间茶业合作社助推农民素质培训
▲市妇联组织举办全市首期“衢州美容师”培训班 为深入实施“农村妇女素质工程”,进一步提高我市广大农村妇女就业竞争能力,继续打造多行业、多种类的衢州妇女劳动力品牌,2月28日上午,由市妇联举办的全市第一期“衢州美容师”培训班在市清新丽美容培训学苑开班,“衢州市妇联美容培训示范基地”也同时揭牌。这是市妇联根据妇女特点、顺应市场需求、设置相应课程、加大培训力度、全力打造妇女劳动力品牌的重要举措。25名来自各县(市、区)的年轻女学员参加了 “衢州美容师”培训班的护肤美容培训学习。市政协副主席毛洪才、市政府副秘书长严三良、市妇联主席顾海英等领导参加了培训班开班暨揭牌仪式。从开班仪式上了解到,从今年开始,市妇联除了继续培训“衢州保姆”外,还将开展美容师、茶艺茶道、服装缝纫等适合女性从事工种的培训,全力打造“衢州美容师”、“衢州茶艺女”、“衢州缝纫工”、“衢州保姆”等多行业、多品种的衢州妇女劳动力品牌。
(衢州市妇联)
▲开化县做好结合文章提升万名农素质工程 一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与提高劳动技能相结合。以农民需要为导向,对有提高文化素质需求的农民,即以乡镇、村党校为基地,积极组织文化教员开展送教下乡下村活动,对农民进行普及文化知识的培训。同时将法律知识、农技知识等培训内容,列为农民文化知识普及培训的重点内容。以现已建立的2个市级农民培训基地和5个县级农民培训基地为主阵地,以农函大、农广校、自学考试为补充,积极开展农民大中专、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全年计划组织农民参加文化知识普及培训2000人以上,大中专文化学历函授培训500人以上,就业转移培训12000人以上,使1/3以上参加培训的农民取得各类技术等级证书。二是本地就业培训与外地就业培训相结合。组织好本地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根据本地企业用工需求,通过校企合作,积极组织农民培训基地为本地企业培训技术蓝领。同时做好本地企业职工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积极组织外地企业劳务订单,根据外地企业用工技能要求,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劳动力输出型技能培训。并根据开化在外务工人员就业地域分布、行业分布特点,积极组织异地培训,提高开化在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计划全年组织本地企业就业培训6000人,外地转移就业培训5000人,外出务工人员异地就业培训1000人。三是组织农民素质培训与做大做强开化特色产业相结合。根据开化的工业企业产业结构特点,重点开展硅电子、新型密胺材料、制药、竹木制品加工、建筑等企业技工培训;结合开化农业产业结构特点,农技培训重点做好名茶种植、采摘、加工,食用菌种植、加工,清水鱼养殖,绿化大苗裁培,蚕桑种养殖等专业技术培训,计划全年组织各类农技培训4000人次以上。四是农民素质培训与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相结合。将下岗职工培训列入农民素质培训的内容之一,下岗职工参与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将享受农民素质培训相同的政策。五是农民素质培训与失地农民培训相结合。将城关、华埠两镇失地农民列入农民素质培训的重点。做好失地农民培训意愿调查,根据失地农民意愿,有组织的开展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计划全年组织失地农民培训1000人次。六是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创业培训相结合。积极做好农民企业家、工程技术人员和新办个体工商户的创业素质培训,全年培训1500人以上。农民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培训一般实行与高等院校合作办班、远程教育等长班形式培训。同时,积极邀请专家学者、成功企业经营者来我县进行各种培训交流等。对新办个体工商户和企业农民工主要采取短期集中培训的形式。七是中高级技能长班培训与初级技能短班培训相结合。农民大中专文化学历培训实行面授与函授相结合的办法,每个班的培训期2?3年。中高级技工培训实行长班培训,根据参加培训学员已掌握的技能情况,培训期一般在6个月以上,高级工培训培训期一般安排1年以上。农技培训和一些技术技能要求比较简单的培训,即一般根据培训需要,安排短期培训。
(开化县综合办 王东)
▲柯城区石室乡组织开展农家女文化圆梦班培训 今年以来,石室乡根据农民群众的需求,因地制宜设置培训项目,利用当地教育资源举办农家女文化圆梦班,开展农家女文化知识培训。目前,26名农村妇女参加了第一期农家女文化圆梦班,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是深入调研,宣传发动。经调查,全乡55周岁以下的妇女3152人,其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1050人,占育龄妇女总数的33.3%,约200多人有想进校园学文化的愿望,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乡农民素质工程领导小组依托乡中心小学教育资源,并进行了广泛宣传,制定了《石室乡开展农家女文化知识培训实施方案》。二是落实措施,规范培训。在组织教学上,由乡中心小学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合理设置课程,精心挑选师资,认真组织教学;在纪律管理上,实行学员签到制,不得迟到或早退,并把学员的签到率作为发放毕业证书和评选先进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业考核上,实行课时考核制度,学员必须达到学校要求的课时,达到一定学分方可毕业,获得毕业证书。三是因需施教,注重实效。农家女文化知识培训按照“增长知识、更新观念、陶冶情操、丰富生活、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目标,坚持学、乐相结合的施教方针,采取“开放、自主、实用、愉快”的教育形式,合理安排内容,安排了语文、数学、音乐、常识、计算机等课程,通过系统学习,使学员基本掌握600?1000个常用字,能独立阅读较简单的文章,能读懂新闻的主要意思,会工整、正确地书写所学汉字,能给亲人写一封信;学会计算器使用及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会1?3首自己感兴趣的歌曲;学会一些基础电脑知识,能上网查资料。
(柯城区综合办)
▲江山市大陈乡举办数控车床培训班 江山市大陈乡顺应该市全面实施“六六产业”工程的需要,不断拓展农民技能培训工种,把原来保姆、保安培训进一步延伸到机械制造领域,首期3个月数控车床培训班于3月上旬正式开班。一是广泛发动,招收学员。该乡考虑到大批农村青年已在外地务工,为了组织更多学员参训,就在江山电视台做了招生广告,发动乡干部走村入户开展摸底调查,然后逐个动员报名。根据30多个报名对象,经资格审查,最后招收符合条件的20名20?35岁的以高中文化程度为主的男女青年,其中有少数是外省外县的。二是专人负责,确保质量。为在三个月内,能培训出合格人才,该乡安排团委书记徐建阳担任班主任,负责抓好培训日常工作。聘请江山市劳动技能培训中心老师前来上专业课,把有关机械设备搬到课堂,做到边学理论边实习操作。学员自交学费1000元,由乡政府统一安排食宿,学习结束经考核合格后,由劳动部门颁发全国统一数控车床操作资格证,对优秀学员实行奖励。三是搞好服务,帮助就业。为使培训学员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培训班一开始乡党委政府就积极与有关企业联系,目前已与江山本地以及杭州、宁波等地企业联系落实了招工意向。
nbsp; (江山市农办 陈石华 徐仁庚)
▲开化积极开展有组织劳务推介工作 为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转移步伐,2月20日开化县召开了“2005年春季劳务招聘大会”,这次劳务招聘大会活动中,共有8000多个农民前来赴会,其中有1600余人与用工单位签订了劳务协议,1200多人通过劳务大会推介就业。3月4?9日,开化县人劳局又与华埠、池淮、村头、马金等4个乡镇联合举办了 “送就业岗位”下乡活动,共有300多个农民与用工企业达成就业意向,近200个农民进入本地企业就业。另外,有100余名农民报名参加县里组织的16个项目的免费农民劳动转移就业技能培训。
(开化综合办 王东)
▲龙游县竹云间茶业合作社助推农民素质培训 为了进一步推动方山茶的发展和标准化制作工艺的同步实施,提高茶农的采制技术,3月5日,由龙游县竹云间茶业合作社牵头组织举办了一期方山茶制作技术培训班。在溪口镇政府三楼会议室,来自龙游县11个乡镇的45位社员和溪口镇的20多个茶农,一同参加了名优茶加工制作技术培训班。县农业局茶叶专家郑晓云就历史名茶“方山茶”的加工制作技术、适制方山茶的主要良种、方山茶的采摘管理等关键技术进行辅导授课。理论培训后,又进行了实地操作,对整个采摘制作过程进行了应用培训。通过现场操作示范,使参加培训的学员基本掌握了方山茶加工制作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当天,竹云间茶业合作社的6500亩茶叶基地共开采早春茶13斤,价值6000多元。
(龙游县溪口镇政府 翁剑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