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上半年衢州工业园区(开发区)统计监测分析

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衢州统计分析

 

第三十九期

 

衢州市统计局            二00五年九月二十七日

  

2005年上半年衢州工业园区(开发区)

统计监测分析

 

根据市企业调查队对全市8家工业园区统计监测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上半年,衢州工业园区(开发区)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开发建设步伐加快,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园区集聚效应明显提高,投资环境不断优化。但同时出现基础设施投资速度放缓,入园企业减少等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工业园区(开发区)发展态势强劲

(一)开发建设向前推进

调查显示,园区开发建设仍是衢州工业园区(开发区)当前主要工作重心,认同率为50%。今年以来,各园区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开发建设步伐继续向前推进,1-6月全市工业园区(开发区)共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91亿元,累计完成投入30.99亿元;上半年工业园区(开发区)新开发土地面积8.07平方公里,累计开发面积41.89平方公里,开发率(累计开发面积/规划面积)为70.3%,比2004年底提高了13.5个百分点。已开发面积中可用土地面积39.73平方公里,已建成投产面积为21.95平方公里。

(二)入园企业继续增多

上半年,衢州工业园区(开发区)共引进新入园企业139家,其中外资及港澳台资企业9家,占地200亩以上项目3个,单项资金投入3亿人民币以上项目3个。从入园企业来源看,主要以本省为主,其中本地区迁入企业34家,来自省内其他地区的84家,两者合计118家,占84.9%;引进省外企业13家,占9.4%;境外企业8家,占5.7%。截止6月底,全市工业园区(开发区)共有入园企业1705家,其中外资及港澳台资企业85家,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0家。

(三)投资密度不断提高

随着园区开发和企业资金投入的增加,衢州工业园区(开发区)投资密度不断提高。截止6月底,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30.99亿元,入园企业完成投资额173.53亿元,全市园区(开发区)平均投资密度(总投入/已开发面积)达32.6万元/亩,比2004年提高了7.1万元/亩,增幅达28.6%。全市8家工业园区(开发区)中有6家投资密度出现增长,其中衢州高新技术园区投资密度最高。(见附表1)

各工业园区投资密度比较表(见附表1.PDF文档)

(四)园区产出快速增长

上半年,衢州工业园区(开发区)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克服和消化生产要素紧缺带来的不利因素,园区产出快速增长,对当地经济贡献份额不断提高,至6月底,全市工业园区(开发区)共有投产工业企业899家,比上年同期增加254家,同比增长39.4%;工业园区(开发区)共完成工业总产值68.4亿元,占上年全年的71.5%,同比增长48.2%,增幅超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18.5个百分点。园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0.4%,同比提高5.0个百分点。其中比重最高的是市本级,达60.3%,同比提高17.7个百分点。(见附表2)

调查同时显示,衢州工业园区(开发区)上半年共完成进出口总额8044万美元,其中出口额5907万美元。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6.65亿元,为上年的87.5%。

上半年各工业园区总产值及比重表(见附表2PDF文档.)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得以改善

(一)产业结构调整加快

衢州工业园区(开发区)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提高有限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围绕园区特色产业进行招商,对不符合产业导向的企业进行淘汰。调查显示,在引进投资项目时,8家工业园区(开发区)都表示优先关注项目是否“符合园区的产业结构” 和“无污染”,认同率达100%;其次是“项目投资规模大”,认同率87.5%;第三位是“产品附加值高”和“集约化水平高”,认同率均为75.0%。上半年各园区以产业定位为指导,围绕园区特色产业实行产业招商,新入园企业的主要产业以机械、造纸、机电、化工、有机硅等为主。

调查还显示,至6月底,全市园区已累计撤走或注销各类规模小、产业层次低的落后企业213家,为其他企业发展腾出了空间,促进了园区经营效率的提高。

(二)园区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至6月底,衢州已有2家工业园区(开发区)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全部8家工业园区(开发区)都已建立了重点企业跟踪服务机制,及时解决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今年以来,8家工业园区(开发区)更加注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全部表示加大了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力度;更加注重和谐园区建设,全部表示加强了环境综合整治与建设力度。对园区内重点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如在电力紧缺时,有87.5%的园区表示保证外资、高新、高产出高附加值企业的优先用电。上半年,工业园区(开发区)出资建造的六大中心(技术开发研究中心,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现代物流配送中心、人才教育培训中心、信息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投入资金2025元,累计投入6630万元。

(三) 自主品牌意识进一步加强

衢州园区企业注重科技创新,加强科研开发的投入力度,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自主品牌意识进一步加强。1-6月,全市工业园区企业研究开发及技术成果设备购置费用1.46亿元,同比增长28.8%,占产品销售收入的2.1%,已达到国际通行标准“企业要生存,该比重应达到2%”的要求;园区从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或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达5890人。品牌是企业产品的核心价值体现,调查显示,衢州全部工业园区(开发区)都已拥有企业自主品牌,其中:入园企业全部拥有自主品牌的园区有1家,80%以上的园区有5家,40%-60%的有1家,40%以下的有1家,主要从事加工、装配和贴牌生产。

三、新入园企业减少,园区投资速度放缓

上半年,随着宏观调控效果的进一步显现,衢州园区建设除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制约日益严重外,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新入园企业同比出现减少。由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和规定,部分投资者投资工业的信心有所减弱,全市工业园区(开发区)上半年共引进新入园企业139家,仅为上年入园企业数的35.5%。二是园区投入力度有所减缓。受银行贷款进一步紧缩影响,园区和企业普遍反映融资难度增加,园区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企业投资速度放缓,1-6月,全市工业园区(开发区)总投资24.84亿元,仅占上年的44.8%。其中,上半年园区(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91亿元,仅为上年的34.1%,;企业投资额21.93亿元,仅为上年的46.7%,园区开发建设进度受到影响。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