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销持续较快增长 经济效益继续徘徊——2005年前三季度衢州市规模以上工业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衢州统计分析

 

第 四十七  期

 

衢州市统计局         二00五年十月十三日

 

产销持续较快增长    经济效益继续徘徊

??2005年前三季度衢州市规模以上工业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在去年较高的基数水平上,生产、销售仍保持较快增长水平,但受宏观调控政策作用,工业性投资减少,后续发展推动力下降;实现利税同比的下降幅度逐季缩小,但受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等价格上涨的影响,企业盈利空间受挤压,经济效益综合水平继续徘徊;“410产业”、大中型、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等优势行业企业体现了全市工业竞争力,而部分区域、行业、企业的亏损情况没有根本转变,影响了总体效益水平的提高。全年工业企业的外部生产经营环境已基本定型,预计主要工作目标将顺利完成。

一、产销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1、产值增速逐步达到并列全省第一。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28.7%,列全省各地的第5位。从4月份开始走高,上半年增长29.7%,列4位,到了7、8、9月,当月产值分别增长34.5%、35.8%和29.4%,8月份的增幅列全省第二。到9月止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24.5亿元,同比增长32.2%,与湖州市并列全省第一位。同时,上规模企业家数不断增加,与年初相比,企业家数增加50个以上,累计增加工业总产值23亿元,拉动增长13.5个百分点。其中元立公司增加产值13亿元。

2、重工业增长明显快于轻工业,行业结构进一步偏向重工业。自去年年初起,重工业连续快于轻工业发展。今年1-9月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1.66亿元,同比增长38.1%,比轻工业快了近22个百分点。所占比重达到76.5%,比2004年又提高了4个百分点。

全市四大支柱产业化工、机械、建材、黑色金属冶压业等分别实现产值66.46亿元、41.42亿元、19.94亿元和16.12亿元,四大产业合计所占比重达到64.1%。化工、黑金属冶压、木材加工、造纸、专用设备制造、电力等主要行业是今年工业发展的亮点行业。与去年同期比,硫酸、烧碱、尿素、机制纸、服装、人造板、空压机、轴承、发电量等生产量都有比较快的扩大。其中尿素、服装、人造板、机制纸等产品产量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3、410产业、大中型企业支撑工业增长水平。1-9月全市“410产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60.62亿元,同比增长39.5%,快于全市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占比达到71.5%,比2004年底提高了0.6个百分点。单晶硅机械制造中心、金属制品基地、消防器材基地、蜂产品基地等的累计增幅超过40%,氟化工制造中心、有机胺制造中心、高档特种纸基地、竹木加工基地等的累计增幅超过32.2%的平均水平。

全市48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继续保持引领发展的态势。1-9月累计完成产值117.45亿元,增幅高于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占比达到52.3%。巨化集团公司、元立公司、开山股份公司、开化合成材料、江山恒昌电线、开化元通硅业、龙游绿得农药、常山化工公司、浙江华康药业、浙江环达漆业公司、常山精密集团等优势龙头企业,生产增幅高于平均水平,起到了支撑带动作用。

另外各工业园区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累计实现产值119.28亿元,增长59.1%,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3.1%。

4、各县(市、区)发展特色鲜明。柯城区按照“一个平台、三个一批、五大产业”的思路,造纸、医药化工行业高速增长,使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列全市前茅;衢江区坚持工业投入考核一票否决制,强化工业投入,主要行业造纸、化工、农副食品加工等有较快增长,规模继续扩大;常山县积极争取在发展环境上有较大改善,促进现有产业、产品的特色化调整,化工、非金属制品、通用设备、纺织等支撑全县增长快于全市平均水平;开化县主动适应宏观经济变化,大力发展“两硅”、“两药”,取得较快发展和较好的经济效益;龙游县加强对工业政策扶持体系的完善,出口交货增长列全市第一,产值增幅保持在两位数位以上;江山市提出“跻身全国两百强”的奋斗目标,实施“六六”产业工程,新型电光源、机电、消防器材、竹木加工、纺织服装、绿色食品等六大特色产业总体增速高于该市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

5、出口交货值增速缓慢回升。1-9月我市工业完成出口交货25.69亿元,同比增长13.4%,比上半年提高2.8个百分点。主要是进入下半年,外贸形势有所好转,出口额增加。其中常山、柯城和开化3个县分别增长45.2%、35.0%和33.7%。产品内销外销比较顺畅,9月止累计产销率达到97.86%,同比增长1.26个百分点。

二、我市工业实现利税呈现两大鲜明特点

在衡量工业经济效益状况中,实现利税是核心指标。在国家工业经济效益的七项考核指标中有三项指标直接与实现利税数额包括利润密切相关,全省十一项考核指标中有四项有关,并且这四项指标的重要性权重占了39%。今年我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得分处在低位并徘徊,,与工业实现利税呈现两大鲜明特点紧密相连(工业经济效益综合得分具体见附件)。

(一)在全省范围里,是利税下降幅度大持续时间久的地市。

今年以来全省实现利税的增幅比较平稳,在5%?8%之间,其中利润负增长的局面在6月底扭转,到8月底利税负增长的地市只有我市。从年初开始,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的下降幅度一直排在全省前列,部分行业的亏损状况受到关注。

分析我市今年工业利税出现的这一突出情况,主要原因是:

1、我市工业经济总量相对偏小,行业分布面窄,主导产业集中在化工、机械、建材、黑金属冶压等几个行业,这些行业的效益情况都会影响到全市的水平。1-8月全市累计实现利税113837万元,其中上述四大行业实现利税86163万元,所占比重为75.7%。1?8月建材行业去年同期实现利税43015万元,今年仅为2772万元,降幅为93.6%,其中利润由27444万元降为?5110万元。该行业短期内的大变动,对全市工业利税带来了震动,利税降幅因此比其他市地表现更明显。

2、成本上升压力较大。我市以重工业为主,化工、建材等行业的原材料消耗中对煤的依存度较大,全市万元产值能源消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倍左右,在原煤价格一年来猛涨80%以上、燃料和动力类上涨13%的情况下,主要化工产品小幅上涨,水泥、轻钙等价格不升反降,水泥跌破成本,主要行业的赢利空间均受到严重挤压;大运量的原材料、产品比重高,受石油价格上涨影响,运费提价,运输成本上升影响较其他市地明显。以上这些方面使工业产品销售成本1?8月的增长(37.3%)高于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长达4.6个百分点,比全省的平均水平高了3个百分点。如果扣除这3个百分点的差距,将可能带来3亿元以上的赢利空间。

3、随着工业立市战略的确立和深入实施,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新增企业不断涌现,新办企业的比重接近三分之一,这些企业包括一些较大的项目自身资金单薄,积累相对较少,需要借助银行的支持。今年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银行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1%,受贷款利率上调影响,利息净支出同比增长30.5%(全省平均增长29.4%)。

4、高技术产品、新产品以及高端产品比重低,中端、低端产品比重高,近年生产能力迅猛扩张下,今年普通产品市场饱和度加深,我市一些行业存在着在低档次上竞相压价现象,利润越压越低,也影响这些行业的积累和发展。

(二)从自身发展情况看,利税下降幅度在逐步缩小。

到目前为止,全市工业实现利税特别是利润仍然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但总体走势来看,利税下降的幅度在缩小,经营效益在逐步体现。具体见下表:

2005年8月前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情况表(见PDF文档)

前三季度工业实现的利税情况与工业品出厂价格、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的购销差价走势相关。1?3月工业品出厂价格累计增长6.88%,而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累计增长6.33%,购销差价为0.5个点,1?6月差价为1.5个点,1?9月又缩小到0.7个点。因此二季度实现利税额是今年以来最多的时期。另外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宏观调控政策,使今年工业面临较紧的经济环境,各级党委、政府思想上充分重视,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企业也充分挖掘潜力,努力开拓市场,想尽办法减轻成本费用上升带来的压力,如一些水泥厂依靠大厂的熟料以减少亏损,主要亏损行业的亏损额在逐步减少。与上半年比,到8月份33个行业大类中,仍是有色金属矿采选、农副产品加工、饮料制造、化学纤维制造、非金属制造、工艺品制造等6个行业还在亏损,亏损行业面没有扩大,同时7、8月利税、利润实现增长,逐步减弱了效益下滑的局面。

三、对全年工业经济目标完成情况的判断

从生产销售角度,进入四季度有两个比较突出因素将使规模以上工业产销增长速度进一步提高。一是去年下半年以及今年上半年建成投产的企业,有许多在四季度达到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不排除因乡镇考核集中上报报表的企业),将进入规模以上统计范围,预计增加产值在5亿元左右,提高增幅2个点以上。二是去年四季度水泥价格降到了较低水平,建材行业四季度的同期数较低。从今年8月份开始建材行业产值已扭转了增速下降局面,9月份当月建材产值增长35.3%。今年水泥行业产能明显高于去年,产量将有望达到1200万吨,比去年增加100万吨以上,四季度增加产值约1亿元,提高全市工业增幅0.5个点左右。从目前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看,市场销售还没遇到太大的阻力,因此预计今年年初以来,产销持续较快增长的走势将保持到年终。综合各种因素,预计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数将达到730家以上,实现产值310亿元左右,增长30%以上。其中产值亿元以上工业企业有望达到53家,较2004年多10家左右。各县(市、区)工业产值指标都能较好的完成目标。

从经营效益角度,前三季度对全市工业利税滑落产生重大影响因素的建材行业,将在四季度进一步减弱影响程度,多数行业、企业的经营效益逐步体现,全年综合经济效益水平有望达到甚至超过去年水平。与此同时,受经营效益向优势企业、产品集聚,实现利润水平明显分化的影响,企业亏损面还将居高,亏损率15%的目标较难控制。

四、立足今年,夯实工业发展的基础。

1、继续关注企业发展变动。第四季度是年度更替,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也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旺季。虽然前三季度,工业经济的发展走势已基本确定了全年主要工作目标将完成,但从目前宏观经济处在因素多变的角度来说,还需继续关注四季度全市工业发展变动情况。要关注企业四季度市场销售情况以及明年的订单情况。从我市对企业景气调查的情况来看,虽然三季度工业企业景气指数比二季度上升14.01点,但是企业家信心指数下降了5.11点。信心不足不仅影响当期生产经营,还将影响到企业可能失去发展壮大的机会;到了四季企业还将更多面临资金紧缺和周转紧张等压力,如何应对以避免因资金问题陷入困境,也将是一大考验。特别是资金积累不足的新办企业以及今年亏损较重的建材行业。要继续为企业搭建与外界加强联系的平台,组织相关的市场推荐、展览会,加强宣传,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在做大做强”410产业”的同时,也给我市优势产业、产品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使企业有更多的生产经营合作伙伴;要继续调动当地银行向本地企业发放信贷的积极性,合理引导有条件的企业争取上市,促进企业融资合作,整合金融资源适时向工业信贷倾斜,最大限度帮助企业渡过较困难的阶段。

2、重视做好工业投资的各项工作。我市工业经济总量还是较小,许多行业发展都还处在扩大规模、加强实力的阶段。全市跻身百强城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要求今后较长时间工业经济要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而较快增长需要加大投资以提高发展动力和后劲。在紧紧抓住优势行业的技改投资,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以带动产业发展的同时,把招商引资、项目推进作为工业经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适应新形势,创新招商思路和方式,更多地实行定点招商、产业招商和专业招商,提高招商能力和成功率;要重视对产业引导的前期规划工作,以优化和改善工业结构为目标,力争新上一批符合产业政策导向,循环生产等方面的项目,处理好项目的数量、规模与项目的质量、效益关系;要加快开发区的平台建设,着力解决好工业项目落地过程中在用地、用电、用水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提高项目开工率。

3、强化对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引导和支持。今年的市场环境和我市工业企业的利润受挤压的情况,充分暴露出整体竞争力不强的弱点。引导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在比技术、比管理、比创新,而不是低水平的竞相压价,提高企业对核心竞争力重要意义的认识。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创新体系,加大科研投入,协调解决单个企业科研开发风险较大问题,力争在410等优势、特色产业上保持核心技术的领先地位,依托各种优势包括资源、产业、产品的强项拉长优势产业链。要大力支持企业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积极主动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和创业环境。采取多种引进人才的办法,创新观念,舍得花力气引进410产业急需人才和科技前沿创新带头人。完善人才使用和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留住人才。要重视我市企业用工中与发达地区的待遇差距较大问题,减轻因技术工、熟练工缺少带来的技术创新难、发展壮大乏力的状况。

4、适时推进工业结构调整。下决心淘汰一批落后的生产能力,要根据“410产业”发展规划和国家产业导向要求,区分对待,细致工作,比较彻底地解决好对小化工、小水泥、水石灰等环境综合整治,促使化工、建材等行业产品结构调整。积极培育市场发展前途较好的行业产品,如开化的“两硅”、“两药”,走低消耗、高效益,低投入、高产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取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加快利用信息技术发展和提升传统产业的步伐,重视信息,网络等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对接,努力缩短产业升级换代的时间,降低换代成本,促进工业结构和整体竞争力的跨越式发展。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