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中共衢州市委组织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5—2007年工作计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中共衢州市委组织部文件

 

衢市组〔2005〕176号

 

 

关于印发《中共衢州市委组织部惩治和

预防腐败体系2005?2007年工作计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委组织部、各处(室):

现将《中共衢州市委组织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5?2007年工作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衢州市委组织部

2005年12月19日

 

 

 

中共衢州市委组织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2005?2007年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浙江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意见》和《衢州市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意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结合我市组织工作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相配套、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协调、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结合、符合组织工作要求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努力实现反腐倡廉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积极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为我市深入实施“工业立市、借力发展、特色竞争”三大战略,实现“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2、工作目标。按照中央和省、市委部署,力争到2007年,与全市同步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再经过5至10年的努力,建立起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和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建成较为完善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二、加强宣传教育

3、明确并落实党风廉政教育工作的规范性要求。2005年:(1)抓好党员领导干部中心组理论学习、双重组织生活和党员“三会一课”等制度的落实。(2)把反腐倡廉理论纳入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内容,年内安排两次以上专题学习。(3)对新任党政领导干部以及后备干部集中进行一次廉政谈话和培训。(4)把党政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2006年至2007年:将反腐倡廉内容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十一五”规划,保证每一个培训班有关反腐倡廉内容的课时不少于总体课程的十分之一,领导干部党风廉政教育参训率和考试合格率均达到100%。

责任领导:邵晨曲

责任处室:干部监督室、干部教育处

4、坚持把领导干部作为反腐倡廉教育的重点。2005年:(1)继续落实同新任领导干部的廉政谈话制度,针对领导干部“五风”方面的苗头性问题,及早给予教育提醒。(2)深化在县级以上领导班子中开展的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牢固的群众观,创“为民、务实、清廉”好班子的“三树一创”活动。

2006年至2007年:根据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深化和拓展“三树一创”活动,加强对领导干部反腐倡廉学习教育。

责任领导:吴江平

责任处室:干部一处、干部二处

5、丰富反腐倡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2005年: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继续抓好“两个务必”、“八坚持八反对”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等内容的学习教育。

2006年至2007年:(1)在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中深入持久地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进行从政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2)继续抓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建立和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责任领导:邵晨曲

    责任处室:组织处、干部教育处

6、巩固和完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格局。2005年:协同牵头单位完善《衢州市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制度》。

2006年至2007年:协同牵头单位继续抓好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巩固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形成反腐倡廉教育的强大合力,按时完成由本部门具体负责的任务。

责任领导:张学东

    责任处室:干部监督室

7、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宣传力度,掌握反腐倡廉舆论工作的主动权。2005年:协同牵头单位抓好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宣传工作,在“衢州党建网”开设干部监督专栏,并在首页与“廉政经纬”和“机关效能110”网链接。

2006年至2007年:协同牵头单位继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大反腐倡廉宣传的强度和密度,按时完成由本部门具体负责的任务。

责任领导:邵晨曲、张学东

责任处室:办公室、干部监督室、干部教育处

8、面向全社会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2005年:协同牵头单位抓好廉政文化建设,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中开展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廉洁高效、勤政为民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2006年至2007年:协同牵头单位继续抓好廉政文化建设,在组织系统中构建以公道正派为核心的部门文化,按时完成由本部门具体负责的任务。

责任领导:邵晨曲、张学东

责任处室:办公室、干部监督室

三、健全制度体系

9、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2005年:(1)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衢州市代表大会代表活动制度》,探索建立党的代表大会代表提案制度和代表提议的处理、回复机制,研究探索党代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2)研究制定关于重要情况通报、报告制度的实施办法。(3)完善并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制度,参加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年度民主生活会,加强督促指导,确保民主生活会取得实效。

2006年至2007年:(1)进一步探索健全民主集中制,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和水平。(2)探索制定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的有关规定。(3)逐步推行全委会事先征求代表意见和邀请党代表列席全委会制度。(4)进一步完善发展党内民主等相关制度,推进党务公开。

责任领导:邵晨曲、张学东

责任处室:组织处、干部监督室

10、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2005年:牵头制订《市直单位领导班子重大事项集体决策规则》,规范集体决策的内容、程序、监督和责任追究办法,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  

2006年至2007年:进一步完善实施《市直单位领导班子重大事项集体决策规则》,逐步建立健全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和纠错改正机制。

责任领导:吴江平

责任处室:干部综合处、干部一处、干部二处

11、完善党员干部从政行为规范。2005年:协同牵头单位研究制定《衢州市公务员从政道德规范》、深化完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承诺制、认真落实中央“5+1”文件精神。

2006年至2007年:协同牵头单位逐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具有约束力的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行为规范,按时完成由本部门具体负责的任务。

责任领导:张学东

责任处室:干部监督室

12、建立健全廉政评价办法、廉政激励制度和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惩处制度。2005年:协同牵头单位制定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和违纪处分有关规定。

2006年至2007年:协同牵头单位建立健全廉政评价办法和廉政激励制度,探索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情况的科学评价体系,并把廉洁从政情况与干部选拔任用相挂钩,杜绝干部“带病提职”,按时完成由本部门具体负责的任务。

责任领导:吴江平、张学东

责任处室:干部一处、干部二处、干部监督室

13、加强纪检监察法规工作。2005年:协同牵头单位做好有关纪检监察法规的修订完善工作。

2006年至2007年:协同牵头单位,按照构建惩防体系的要求,抓好有关纪检监察法规的完善、落实工作,按时完成由本部门具体负责的任务。

责任领导:张学东

责任处室:干部监督室

14、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协同牵头单位抓好有关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制定完善工作。

2006年至2007年:协同牵头单位探索制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的具体办法,建立“一把手”落实责任制考核台帐,健全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的责任制度体系,按时完成由本部门具体负责的任务。

责任领导:张学东

责任处室:干部监督室

四、强化监督制约

15、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2005年:落实《浙江省党内监督十项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监督民主集中制及领导班子议事规则落实情况;进一步做好廉政谈话、诫勉谈话、述职述廉等工作,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

2006年至2007年:(1)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三谈一述”的内容和形式。(2)认真贯彻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切实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3)探索开展巡视工作。按时完成由本部门具体负责的任务。

责任领导:邵晨曲、张学东

责任处室:组织处、干部监督室

16、做好纪检监察机关派驻(出)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工作,加强对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经常性监督。2005年:协同其他牵头单位制定关于对市纪委监察局派驻(出)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的实施办法及相关配套规定,并逐步在市直机关部门全面推行。

2006年至2007年:协同其他牵头单位进一步做好市纪委监察局派驻(出)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工作,并在各县(市、区)全面推行。

责任领导:吴江平

责任处室:干部一处、干部二处、干部综合处

17、 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2005年:(1)组织开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落实情况的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违反条例的行为。(2)构建“12380”和网上举报查核体系。(3)探索建立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选人用人失察失误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切实防止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2006年至2007年:进一步健全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健全“12380”和网上举报体系,完善“强化预防、及时发现、严肃纠正”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机制。

责任领导:张学东

责任处室:干部监督室

18、支持和保证监察、审计等政府专门机关依法独立开展监督。2005年:协同牵头单位做好部分单位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2006年至2007年:协同牵头单位探索试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评价体系,加强审计结果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的运用,按时完成由本部门具体负责的任务。

责任领导:张学东

责任处室:干部监督室

19、深化村务公开。2005年:协同牵头单位认真做好村级组织换届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推进村民自治。

2006年至2007年:协同牵头单位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探索建立村务公开市、县、乡三级督查制度,按时完成由本部门具体负责的任务。

责任领导:邵晨曲

责任处室:组织处

20、深化厂务公开。2005年:协同牵头单位抓好企业党建,有效发挥企业党组织在厂务公开上的助手和监督作用。

2006年至2007年:协同牵头单位做好厂务公开有关工作,按时完成由本部门具体负责的任务。

责任领导:邵晨曲

责任处室:组织处

21、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2005年:(1)深入贯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进程。(2)认真试行党委常委会和全委会决定任用干部票决制。(3)认真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的有关规定,继续推行干部考察预告、干部公示等制度。(4)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办法,继续推行差额考察和对领导干部生活圈、社交圈的考察,积极运用成果,提高考核考察水平。(5)逐步加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检等机关的干部交流力度,对县级以上地方党政领导班子、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和管理人财物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实行定期交流,加大机关中层干部跨部门、跨层级交流的力度。(4)进一步完善辞职、辞退、免职、降职、降薪、从业限制以及党政领导干部离职、辞职和退(离)休后从业行为等有关规定。

2006年至2007年:(1)探索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度,完善职务和职级相结合的制度。(2)继续推行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初始提名、任前公示、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职试用期等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群众广泛参与的干部遴选机制。(3)完善党内选举制度,规范干部任用初始提名程序,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适当扩大差额推荐和差额选举的范围和比例,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的范围。(4)规范和全面推行全委会任免重要干部票决制。(5)依法实行质询制、问责制、罢免制,制定完善调整不称职领导干部的制度和办法,探索建立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有效机制。

责任领导:吴江平

责任处室:干部一处、干部二处、干部综合处

22、探索完善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职务消费改革。2005年:协同牵头单位对各部门发放的津贴、补贴、奖金进行清理整顿。

2006年至2007年:协同牵头单位做好有关工作,按时完成由本部门具体负责的任务。

责任领导:邵晨曲

责任处室:办公室

 nbsp; 23、推进司法体制改革。2005年至2007年:协同牵头单位健全完善司法体制和有关工作制度,按时完成由本部门具体负责的任务。

责任领导:吴江平

责任处室:干部一处、干部二处

24、完善效能建设工作机制。2005年:协同牵头单位组建市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办公室,制定《2005年全市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工作要点》和《衢州市影响机关工作效能行为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建立健全群众评议党政机关制度,继续开展评选“满意、不满意”单位活动。

2006年至2007年:协同牵头单位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建立效能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效能建设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按时完成由本部门具体负责的任务。

责任领导:邵晨曲

责任处室:办公室

五、坚持从严惩治

25、2005年至2007年:协同牵头单位加强与执纪执法机关的协调配合,突出办案重点,严格执行《纪律处分条例》,切实纠正党员领导干部的不廉洁行为,按时完成由本部门具体负责的任务。

责任领导:张学东

责任处室:干部监督室

六、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26、要把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坚持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建立健全惩防体系纳入组织工作计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融入工作的各个领域,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建立市委组织部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常委部长,副部长、部务会议成员为副组长,各处室长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张学东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