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衢州市人才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中共衢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文件

[2005]2号

2005年衢州市人才工作要点

    2005年,我市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紧紧围绕“三大战略”,搭建创业平台,提升人才素质,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扎实做好人才工作,为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在工作中,要把握好“四个对接”:一是人才规划与发展战略相对接。2005年要启动“十一五”人才规划的编制工作。制定“十一五”人才规划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并适度超前,为我市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二是人才政策与产业发展相对接。制定完善人才政策要充分考虑我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各方面因素,要根据新出台的“工业50条”政策,以及金衢丽产业带总体定位、我市“410”工业特色产业布局的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配套政策和相关制度建设。三是人才流动与市场配置相对接。坚持市场化取向,加快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建设衢州市人力资源中心市场,健全网上人才市场,打开思路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完善有利于人才流动和配置的体制机制,促进人才向重点发展产业、重大建设项目、重要攻关课题的需要流动和聚集,有效地配置人才资源。四是人才培训与人才需求相对接。要坚持按需培训,深入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创业素质工程、“115人才培养工程”、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步伐,建设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适应经济快速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一、贯彻落实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1、落实党管人才的要求,加强宏观管理。切实履行好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职责。指导督促各地各部门制定年度人才发展计划,加强人才工作的调研、协调和服务,进一步统筹整合社会力量,完善人才工作责任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2、做好“十一五”人才规划的编制工作。把人才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深入开展调研,组织力量进行重点问题研究,广泛征求意见,使规划充分体现地方特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做好与各级各类规划的衔接。同时做好全市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才的抽样统计调查工作。
    3、深化党政领导干部科技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加强对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人才强市战略、制定人才规划、建立完善人才工作机制等方面的目标考核。
    二、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大力提升人才综合素质。
    4、深入实施创业素质工程。市委人才办牵头,市经委、科技局、工商局、人事劳动局等四个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以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培训为重点,着力做好巩固、深化和创新的文章,认真落实目标责任制和年度考核办法,及时关注各地各部门素质工程实施情况,研究解决具体问题。2005年计划培训企业人才16600人,其中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者400人,工程技术人员200人,新办个私业主10000人,企业技术蓝领6000人。
    5、抓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的深化实施。加强指导督查,力争在工作侧重点上实现四个转变: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小低散型培训向基地型培训转变,输出型向输出和本地就业并举转变,行政推动型向行政推动与市场运作并重型转变,探索市场化、多元化工作机制,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6、认真做好市“115人才工程”培养人员的选拔工作,开展2004年度“115人才”考核工作,完成“115人才”优秀科研项目评选表彰活动。发挥专家人才作用,做好“城乡名师资源共享工程”等工作,通过各类帮促活动,加快提升专技人才水平。
    7、加快高技能人才建设步伐。制定出台《衢州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把高技能人才培养纳入到我市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建立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大培训力度,强化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并建立全市高技能人才库、技能成果信息库。
    8、牵头举办高级人才培训班。组织挑选一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送到外地著名企业或科研院所进行集中短期培训,着力培养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并安排一次考察疗养。
    三、发挥市场配置作用,加强人才智力交流引进工作。
    9、加快人才市场体系建设。筹建人力资源中心市场,加快构建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加强非公经济组织人才服务工作,建立百家民营企业人才联席服务制度,推进企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社会化评审,加强人才工作与企业的对接;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发布人才人事政策、人才市场信息和需求目录,与国内知名人才库联网,增强市场辐射力;建立人才需求预测、监控等体系。
    10、加大招才引智力度。赴外地高校招聘大专院校应届毕业生活动,举办各专项人才交流大会。继续做好与外国专家组织和企业的联系,指导企业聘请外国专家,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博士后人才与科技项目浙江洽谈会,邀请博士后人才来衢考察,完成企业科技项目对接。继续做好外国文教专家的聘请、使用与管理工作。
    11、办好2005年“科工会”。扩大范围,拓宽领域,邀请国内知名高校院所的专家学者,为我市经济主体提供智力支持;引进大院大所共建科技合作平台,搞好人才柔性流动。
    四、深化改革,创新人才选拔任用机制
    12、推进党政人才选拔任用制度改革。认真做好2005年市级领导班子换届相关工作,继续开展“双推双考”选拔优秀年轻领导干部,推行跨部门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科级干部交流,加大经济型干部培养和使用力度。同时做好培养选拔中青年党外人才工作。
    13、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按照事业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整体方案,推行人员聘用、考核、解聘辞聘、工资奖励分配等办法,全面推进人事代理,督促事业单位把改革落到实处,优化创业环境,更好地调动人才工作积极性。
    五、鼓励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14、开展“当代衢州十大杰出人物”评选表彰活动。评选衢州市域内作出杰出贡献的各界人士,以及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热心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为家乡建设作出贡献的衢州籍人士。通过评选活动,树立典型,宣传立足家乡、志在四方的衢州儿女所创造的业绩,激励干部群众发奋有为、艰苦创业,同时也为在外的衢州籍杰出人物与家乡交流提供平台,使他们能更好地为衢州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作用,为双方今后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创造条件。
    15、组织落实“人才宣传月”活动。研究确定宣传主题,协调新闻单位,市县联动,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对我市的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进行深入宣传,进一步营造“四个尊重”的社会氛围。继续做好市委、市政府重大活动和重点工作的宣传报道,做好日常人才工作的宣传报道。
    16、建成200套人才公寓。市委人才办履行人才公寓项目责任单位职责,负责建设过程中的协调和督促,确保工程如期完工,制定出台人才公寓租住管理办法。

 

 

中共衢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2005年4月21日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