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衢州市委组织部关于印发《市委组织部落实跻身全国百强城市行动计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中共衢州市委组织部(通知)

 

衢市组通[2005]6号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pt; TEXT-ALIGN: center" align=center>中共衢州市委组织部

关于印发《市委组织部落实跻身全国

百强城市行动计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委组织部、本部各处室:

《市委组织部落实跻身全国百强城市行动计划》已经部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中共衢州市委组织部

                         2005年7月20日

 

 

报:省委组织部,市委,市政府

抄:市委办,市府办

共印25份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pt; TEXT-ALIGN: center" align=center>市委组织部落实

跻身全国百强城市行动计划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和《衢州市跻身全国百强城市行动纲要》的要求,结合组织工作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1、组织部门是党委管党员、管干部、管人才的重要职能部门。“跻身百强”是今后五年全市上下合力奋进的重大目标,组织部门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主动跟进,积极作为,配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抓好党管人才工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跻身百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2、深化“三树一创”活动,大力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跻身百强”作为重点内容,在市委党校举办的各类主体班次培训中,专门安排一段时间,对领导干部进行集中学习培训,并将如何服务“跻身百强”作为各县(市、区)和市级机关各部门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的重点学习内容。

3、围绕“跻身百强”,创新干部培训方式,促进干部转型。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统筹制定“十一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着重加强发展中急需的经济发展、规划、建设、工商管理等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建立健全干部述学、评学、考学激励机制,构建党校、高校、境外培训和在线学习、远程教育等优势互补的立体化培训基地网络,促进干部向经济型、开拓型、实干型转变。继续有计划地开展干部上挂、下派、外派、轮岗等工作,选派市管干部、后备干部和年轻干部到经济一线或急难险重岗位经受考验,增长才干,加强实践锻炼,为“跻身百强”提供一大批优秀实干的领导者和实践者。

4、围绕提高“五种能力”目标,切实抓好领导班子建设。要精心筹备,周密部署,认真细致地做好市直部门和县(市、区)领导班子调整工作。坚持德才兼备、实绩明显、群众公认的原则,把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强、善抓落实、能解决实际问题、会做群众工作的优秀干部及时发现、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特别是要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选配到“一把手”岗位,配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为“跻身百强”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5、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创造良好的创业干事氛围。认真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中央“5+1”文件和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扩大“民主提名推荐,差额竞争选举”的成果,形成比较成熟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改进干部初始提名方式,完善全委会推荐提名制度,建立领导干部署名推荐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机关中层干部跨部门竞争上岗、市和区机关科级干部交流,逐步加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机关之间的干部交流,激发干部队伍的活力。要通过一系列改革,使那些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真正干事创业,带头践行市委“跻身百强”和“三大战略”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得到提拔重用。

6、做好干部监督工作,坚决抵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关部署,严格执行中央对纠正“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不正之风的五条要求和坚决防止、杜绝干部“带病上岗”和“带病提职”方面的六条要求,加强对《干部任用条例》等文件落实情况的检查,切实防止、杜绝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完善“12380”和网上举报机制,把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拓宽监督渠道,形成监督合力。在做好监督的前提下,为企业因公出国人员提供良好服务。

7、健全完善干部考核考察机制。抓住中组部在我省开展实绩考核试点的契机,探索建立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实绩考核体系,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把“跻身百强”工作纳入各县(市、区)和市级机关各部门领导班子的考核内容,同干部评价、选拔和任用紧密结合,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积极投身“跻身百强”行动。

8、进一步健全人才政策体系。“跻身百强”战略需要一大批优秀人才,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政策,吸引各地各种人才来衢创业发展。根据“跻身百强”和“三大战略”的要求,形成与我市产业结构相配套、相衔接的比较健全的人才政策体系。特别是在重点产业的人才政策上,要形成政策比较优势,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和集聚力。

9、完善有利于人才流动和配置的体制机制。坚持市场化取向,抓住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实施山海协作工程的契机,拓宽思路,改进方法,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促进人才柔性流动,引进高层次的人才智力。筹建市人力资源中心市场,建立百家民营企业人才联席服务制度、人才信息发布制度、人才需求预测监控制度,加强对人才配置的宏观调控,加快人才公寓建设,为重才引才营造氛围,创造条件,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我市“跻身百强”工作上来。

10、加大各类人才的培养力度。坚持按需培训,围绕培育“410”产业,深入实施创业素质工程,认真落实目标责任制和年度考核办法,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方式。认真做好“115”人才工程人选的选拔培养工作,加快技能人才建设步伐,把技能人才培养纳入全市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建立全市企业技师人才库、技能成果信息库,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适应经济快速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队伍,为“跻身百强”提供强势的人才支撑。

11、继续抓好第二、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要在第一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运用行之有效的活动方式和载体,提高教育成效。要重点做好教育活动成果的巩固和扩大工作,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真正达到“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目的,为“跻身百强”夯实基础。

12、深化以“先锋工程”建设为主载体的“三级联创”活动。继续抓好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做好新一轮农村工作指导员和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解决部分村级班子“不强、不和、不实、不廉、不良”的问题。精心组织好村组织换届选举,促进农村的繁荣稳定。深入开展“万名农村党员创业富民”活动,市县乡联动对村干部进行轮训。同时,发挥党员电化教育职能作用,扎实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双带”能力,发动广大农村党员积极参与“跻身百强”的实践。

13、深化非公企业党建“五个一工程”活动。抓好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争取30名职工以上的企业有党员,在80名职工以上的企业建立党组织。对已建立的党组织,要加强领导和指导,力争组建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切实发挥党组织在企业的政治核心作用。

14、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为出色完成落实跻身全国百强城市行动计划提供队伍保证。组工干部是从事组织工作的主体,自身素质、作风和形象如何,不仅决定着组织工作的水平,而且直接关系到本行动计划的成效。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树组工干部形象”集中学习教育活动成果,保持和发扬“慎思好学,公道正派,清正廉洁,与人为善”的优良传统,持之以恒地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就是要按照中组发〔2005〕3号文件精神要求,切实增强组工干部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合力意识、实干意识、创新意识和自律意识,努力提高组工干部的政治鉴别能力、政策运用能力、知人善任能力、组工业务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出色,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率部门,把组工干部队伍建设成为政治坚定、公道正派、求实创新、业务精通、清正廉洁的高素质队伍,为我市“跻身百强”提供更好的服务。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