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衢州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简 报
第97期
中共衢州市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5年6月24日
目 录
1、柯城区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突出“四性”
2、常山县力求“五性”抓好群众满意度测评
3、开化县认真抓好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
柯城区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突出“四性”
柯城区把组织实施群众满意度测评作为对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否真正取得实效和是否成为群众满意工程的一次检验。柯城区认真开展了满意度测评,总体上体现出以下“四性”特点。
一、加强领导,合理安排,确保测评行动的严肃性。区委领导高度重视先进性活动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区委书记亲自审定测评方案,专门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对测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下发了《关于做好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满意度测评工作的通知》,就满意度测评的对象、参加人员、测评时间、主要内容、方法步骤、注意问题等事项提出了实施要求。区委还成立了由区委督导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服务对象、离退休干部、党外人士和新闻工作者组成的群众满意度测评监督小组,分5个组全程参加测评,保证测评工作严格、有序开展。
二、深入动员,精心策划,确保参评对象的广泛性。坚持走群众路线,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实行开门测评。采取层次抽样和分级抽样方法,确定4倍于各单位党员的数量,最低不少于20人。一、内部评。参评人员为本单位全体工作人员。二、下级评。参评人员为下属单位的党政负责人以及党员群众代表。三、外界评。参评人员为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离退休干部职工代表以及服务对象的代表等。对各单位的在职人员,采取问卷、座谈、意见箱等方式进行测评;对单位外的参评群众,按照群众参评数量、范围,采取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信函、电话、网络等方式灵活进行,确保民意渠道畅通。
三、紧贴要求,设计指标,确保测评结果的科学性。针对先进性教育活动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希望的事项进行分析,围绕“走在前列、群众满意、取得实效”的要求,以及实现“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五大柯城”的目标,在测评内容上设置了“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 4个测评指标,细化为17个指标因子。对测评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在测评等次上设置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对3个等级赋予相应“分值”。并制定了统一的《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群众满意度测评表》和汇总表,既做到规范严格,又简便易行,防止形式主义。
四、准确汇总,立足整改,确保测评价值的有效性。测评结果由各督导组及时汇总分析,将采取的满意度指标信息,按照测评指标类别归类汇总,并根据定量统计结果和群众满意度测评三个等级,客观公正确定“群众满意单位”、“群众基本满意单位”和“群众不满意单位”,形成群众满意度测评报告,及时向参评人员,部门、单位反馈群众满意度分析评议结果。对“群众满意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及时总结经验,建立长效机制;对“群众基本满意单位”,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及时补课;对“群众不满意单位”,及时把脉会诊,找准症结,跟踪督查,限期整改。
(柯城区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
常山县力求“五性”抓好群众满意度测评
常山县在整改提高阶段中,将群众满意度测评作为检验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成效的重要方式,作为整改提高工作的主要依据,做到真抓、细抓、实抓,力求测评的客观、民主、规范、准确、有效。
测评对象力求民主性。坚持走群众路线,发动群众广泛参与,确保开门评教育。要求按照参加测评的本单位人士与单位外人士1:2以上的比例,由各受教育单位将测评表发放至本单位人员及下属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基层服务对象等,全县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满意度测评的群众达4255名。同时,还聘请了224名群众监督员,对先进性教育活动测评进行全程监督,及时发现、反映和解决问题,确保测评活动的有效开展。
测评内容力求客观性。满意度测评由县委派出的各督导组全程参与,使参评者与被测评对象实行“背靠背”,保障群众有足够时间和空间、体现个人意愿填表。各受教育部门公开设置 “群众满意度测评票箱”,县委先进性教育办公室也分别在县政府门厅、县行政服务中心等地设置 “群众满意度测评票箱”。由各督导组相互交叉回收,确保民意渠道畅通。
测评程序力求规范性。根据实际,向全县各受教育单位发放《关于做好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的通知》,对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提出了六个主要工作步骤,即“总结整改情况、制定测评方案、通报先进性教育活动情况、组织进行测评、汇总、分析测评结果、上报测评情况”六大步骤。
测评汇总力求准确性。测评结果由县委各督导组负责统计,并邀请群众代表全程监督。县委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负责全县测评结果的汇总,并上报市委督导组。对回收的测评表,由县委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负责保存,做到有据可查,力求汇总准确无误。
落实整改力求有效性。把群众满意度测评结果作为整改提高的重要依据,各党委(组)、总支、支部要组织对测评结果进行认真分析,深入查找问题,剖析问题根源,落实整改措施。群众满意度未达到80%的党组织,要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补课”;群众满意度未达到50%的单位,要求信时进行全面整改。
(常山县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
开化县认真抓好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
开化县坚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准,将先进性教育各个阶段的工作质量交给广大群众检测评价。
一是精心制定测评方案。刚进入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三阶段,就开始研究部署制定满意度测评实施方案,邀请市、县党代表、人民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机关效能督察员以及群众等方方面面的代表,共同参与制订满意度的测评方案。方案中明确了参加群众满意度测评的对象和参加测评的人员、测评的具体方式、测评的具体内容等,并落实了相关责任人。
二是合理界定测评范围。要求各单位参与测评群众不少于20人的原则,组织本单位党员群众、下属单位党员和基层群众、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服务对象代表等对本单位先进性教育活动效果采取无记名的方式填写测评表。
三是统一设计测评内容。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采取量化考核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围绕“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四个方面,具体分解为17项指标,在满意度评定上设置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提高了测评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是严格规范测评操作。县委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统一制作测评表,各单位的群众满意度测评由相关的督导组组织,使参评者与被测评对象实行“背靠背”,保障群众有足够时间和空间、体现个人意愿填表。各部门单位还公开设置了“群众满意度测评票箱”,由各督导组专人指定回收,确保民意渠道畅通。
五是合理运用测评结果。将群众满意度测评结果作为衡量各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教育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测评结果由各督导组及时汇总上报县委先进性教育办公室,县委先进性教育办公室根据定量统计结果和群众满意度测评的三个等级,客观公正确定“群众满意单位”、“群众基本满意单位”和“群众不满意单位”,并最终形成群众满意度测评报告,及时以公告、专题简报的形式向各部门单位、参评人员、广大群众反馈群众满意度测评结果。“群众满意单位”,进行表彰,并逐步引导形成“测-评-建”的长效管理机制;“群众基本满意单位”,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补课”;“群众不满意单位”,限期全面整改,且“补课”和整改结束后再次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直至群众满意为止。
(开化县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