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衢州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简 报
第117期
中共衢州市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5年7月25日
目 录
1、开化社区“四个贴近”推进先进性教育活动
2、常山县“学习中心户”方便部分特殊党员先进性教育
开化社区“四个贴近”扎实推进先进性教育活动
开化县针对社区下岗失业党员多、低保党员多、文化偏低党员多、高龄党员多所带来的集中学习难,流动党员参学难等问题,以贴近党员实际、贴近群众实际、贴近社区实际为突破口,使先进性教育活动做到既严格要求,又灵活多样,极大调动了党员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党员思想认识、学习教育质量双提高。
一是贴近党员工作实际送学。针对社区党员集中学习难、流动党员参学难问题,开化县6个社区党总支采取结合党员实际分类送学的办法,对在县内流动的党员发送精编的学习资料,实行“分批次、滚动式”集中学习;对长期流动在外的党员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促使其参加所在地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对在外务工的党员寄发《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同时把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关材料一并送达,要求他们以自学的形式,将学习心得体会和党性分析材料寄回社区党支部。到目前,共为外地党员邮寄学习资料74人次。
二是贴近党员思想实际助学。针对社区党员个体情况差异较大,素质参差不齐等情况,各社区党总支从贴近党员思想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先进性教育活动。针对部分党员党的知识薄弱实际,邀请县委党校老师为他们上党课;针对部分党员法律意识淡薄的实际,邀请律师事务所律师为他们讲授有关法律知识;针对部分党员文化层次低的实际,组织党员通过观看电教片接受教育;针对部分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的实际,组织他们到长虹中共闽浙赣省委机关旧址参观,切身接受党史教育。
三是贴近群众实际促学。根据党中央“要使先进性教育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的要求,各社区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始终把贴近群众实际,为群众排忧解难作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社区党总支结合党员的实际情况,以“一帮一”、“送温暖”等方式,开展以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组织慰问残疾人、困难党员等。充分发挥党员各自的特长,在社区开展理发、缝纫等便民利民活动,受到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到目前为止,各社区党员参与服务群众活动218人次,为民办实事312件。
四是贴近社区工作创学。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关键是取得实效”的要求,各社区在创建“平安社区”的同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广大社区党员自编、自导、自演了一些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使先进性教育活动与社区文化建设得到有机结合;各社区开展了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成果展,对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单位的特色做法、先进经验和先进人物事迹、创新工作进行展出,既起到了学习借鉴的作用,又浓厚了社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氛围,目前,已在县城5个社区展出,参观人数达5万余人次。
(开化县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
常山县“学习中心户”方便部分特殊党员先进性教育
常山县针对离退休党员行动不便,流动党员、下岗党员学习时间难确定的实际情况,实行“学习中心户”的做法,方便部分特殊党员参加先进性教育,确保全覆盖。目前,全县已建立学习中心户18个,共有107名党员参加了该形式的学习。主要做法是:
一是选好联络人员。选择有一定威望、组织能力强和有带领致富能力的党员担任联络员,负责联系安排党员参加学习。集中学习地点一般安排在位置相对集中、有比较健全的教育设备的党员家中。每个中心户参加人员控制在5?10人左右。
二是丰富学习方式。广泛采用理论专题学习、宣读辅导、观看电教片、交流讨论、撰写心得等学习方式,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针对不同层次的学习对象,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有所侧重,文化层次较低的多采用宣读辅导、观看电教片等形式;文化层次较高的多采用交流讨论、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
三是健全学习制度。建立定期学习制度和学习反馈制度,坚持每周学习一次以上,时间由参加学习人员共同协商,一般安排在下午或晚上。同时,由各分管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发送文件、简报等各种学习资料,了解学习中心户开展学习的情况,及时把相关的意见和要求反馈到所隶属党组织。
四是开展互帮互助。每个学习中心户由联络员根据参加中心户学习的困难党员情况,制定互帮互助计划。对下岗失业党员要鼓励其失业不失志,帮助寻找就业岗位。对生活困难党员要分析其致贫原因,帮助制定脱贫计划。对参加本中心户学习的党员难以解决的困难,及时上报党组织,由党组织负责帮助解决。目前,常山县“学习中心户”已帮助16名下岗失业人员重新走上就业岗位,为贫困党员捐款捐物达5400多元。
(常山县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