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五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启动仪式发言摘要

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衢   州   市   精   神   文   明   建   设

简   报
创建专刊(第21期)

衢州市创建办编                   2005年7月21日

【结对共建活动专辑】
编者按:
    为认真贯彻浙委办[2005]31号文件和市委五届二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双建设、双整治”活动,加大统筹城乡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根据省文明委的统一部署,市文明委结合我市实际,组织了全市500家文明单位和500个行政村开展“双五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在做好前期调查研究、安排对子的基础上,7月18日,市文明委联合柯城区、衢江区两区文明委在柯城区中型会议室举行了市区“双五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启动仪式。仪式上,柯城区委副书记蔡晓春、衢江区委副书记谢土你就本区已做工作及下一步如何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作了交流。现将发言摘要如下,供各地各部门学习借鉴。

柯城区委副书记  蔡晓春??
    柯城区按照结对共建“六个有”的共建目标,精心组织,创新载体,注重实效,努力做到“市区联动,以城带乡,城乡互动”。
    一是加强组织协调,确保结对共建活动的有序性。成立“结对共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共建活动的组织协调,合力推进“结对共建”活动。定期开展“结对共建”交流研讨活动,编发“结对共建”工作简报,推广共建工作典型经验。每个乡镇确定了专人负责结对共建活动,帮助各结对单位和结对村加强沟通与联系,共同制定结对共建活动工作方案,增强共建意识,实现“双向共赢”。
    二是创新工作载体,提高结对共建活动的实效性。根据市“双五结对”活动的工作部署,结合柯城区的实际,积极创新结对共建的载体。组织开展“城乡文化结对交流活动”,组织结对单位与行政村开展文化活动、文化人才、参观学习等各种文化结对交流活动,要求结对双方每年共同举办一到两场文艺演出,开展“文化下乡”活动,让农村居民亲身体验城市文化的丰富多彩,让城市居民亲身感受乡村文化的鲜明特色。组织开展“情系乡村”援助行动,充分利用文明单位的优势,帮助扶持行政村的发展建设,结合“农民素质工程”、“先锋工程”、“百村整治工程”,每年为所结对村办1-2件实事,发动干部职工为结对村捐送健康向上的图书、影像、电视、音响、电脑等文化活动资料和设施,帮助结对村建立“农民俱乐部”、“农民科技书屋”等群众性文化教育阵地。组织村民与居民互访学习交流活动,在自愿的基础上,组织文明单位的干部职工与农村的居民开展家庭与家庭、个人与个人的互访参观学习交流活动,把城市中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带入农村,同时把农村中勤劳简朴的良好民风带给市民。
    三是分批重点推进,增强结对共建活动的针对性。按照“以点带面,突出重点,示范推进”的原则,以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已经初步确定航埠镇北二村等25个村为首批共建文明的示范村,在安排25个文明单位与之结对的基础上,发挥柯城区的特色和优势,同时再安排25所城区的学校、25个社区和25位文体指导员与这25个村进行专项结对,开展城乡结对、“村庄整治”、“农民素质工程”、“先锋工程”和文化交流活动。

衢江区委副书记  谢土你??
    衢江区创新工作载体,因时因地制宜,开展系列创建活动,通过抓好三个环节,扎实推进结对共建活动的有序开展。
    一是全面落实。建立乡镇宣传委员为“共建”工作联系人的联系人制度,确定结对双方“互相走访→认真磋商→制定方案→认真实施→完善提高”的五步工作流程。并把“双百结对、共建文明”作为今年全区文明单位联谊会的活动主题,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促使双向融合互动,确保“结对共建”活动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是典型推动。在“结对共建”活动的起始阶段,重点抓好云溪乡后村村、樟潭镇前松园村、峡川镇新槐村等10个村的文明创建工作。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发挥文明单位的优势,调动结对村的积极性,切切实实为村里做点实事,让村民实实在在得到实惠。在抓好10个典型示范村创建工作的同时,注重以点带面,推进“结对共建”活动在衢江区全面深入开展,进而共同提高创建水平。
    三是建立长效机制。把“结对共建”工作纳入文明单位和文明村镇的考评内容,把共建工作成效作为评选文明单位和文明村镇的重要依据之一。下一步要结合“双五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对全区80个区级文明村镇进行“重新洗牌”,进一步科学制定文明村镇的评比标准,积极探索文明村镇的考评、激励机制,逐步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提高创建水平。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