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信息
第17期
中共衢州市委宣传部 2005年10月7日
市直宣传文化单位
迅速贯彻省市委领导批示精神
切实推进文化名市建设《实施意见》落实工作
按:9月27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敏尔对《中共衢州市委关于推进文化名市建设的实施意见》作出重要批示:“衢州市建设文化名市的重点突出,措施实在。落实好必见成效。”28日,市委书记厉志海批示:“我市文化名市建设实施意见得到省委领导的肯定。各县(市、区)委、市机关各党委(组)要按照领导批示精神抓好贯彻落实,务求实效。市委宣传部要抓好面上检查指导,并及时总结典型经验。”接省、市委领导批示后,我市宣传文化系统迅速组织学习贯彻。现将贯彻落实情况印发,供交流。
市委宣传部:一是迅速作出部署。接陈部长、厉书记批示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宇宁就学习贯彻批示精神迅速作出部署,提出四点明确要求。要求部办将陈部长、厉书记重要批示印发各县(市、区)委宣传部及市本级宣传口各单位,并迅速组织干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省、市委领导批示精神实质;要求新闻文化处指导督促各职能部门抓紧拟订推进文化名市建设“六大工程”行动计划或实施细则,明确责任单位,落实工作措施,确保责任、措施、工作三到位;要求文广新局等相关部门抓紧启动“农家乐”大篷车文化下乡工程和衢州历史文化研究工程,其他各项工程也要适时启动;要求衢州日报、广电总台做好衢委发[2005]41号文件的宣传解读工作,及时报道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省委《决定》和市委《实施意见》的特色性举措、亮点性工作,营造推进文化名市建设的舆论氛围。二是及时检查指导。29日下午,徐宇宁同志专程到市文广新局组织班子成员学习批示精神,听取文广新局贯彻落实文化名市建设《实施意见》情况汇报,指导和要求市文广新局在推进文化名市建设上“走在前列、干在实处”,起到“排头兵、主力军”作用。三是抓好任务分解。9月30日召开市直宣传口分管同志会议,指导和督促各职能部门抓紧拟订推进文化名市建设“六大工程”行动计划或实施细则。
市文广新局:29日即组织组织局机关及下属部门班子认真学习省、市委领导批示精神,突出抓好以下六项工作。一是抓紧制订除以“五城联创”为重点的文明素质工程外,其他五个工程的行动计划;二是结合贯彻文化名市建设《实施意见》,制定好《文广出版事业“十一五”规划》;三是抓紧启动以“农家乐”大篷车为载体的文化下乡工程。近期全力支持“钱江浪花”艺术团在衢演出,同时完成“农家乐”大篷车队伍、节目、制度等各项筹备工作,一旦车到即可推出。四是积极推进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工程的实施。五是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六是牵头研究制订文化产业政策。同时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确保繁荣有序。
衢州日报社:9月29日晚,报社党委召开全体中层干部会议,认真学习领会省、市委领导的批示精神,进一步研究推进文化名市建设《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工作。 一是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增强建设文化名市责任感。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和员工大会,学习领会省委、市委领导批示精神,加深对市委41号文件精神的理解,进一步明确文化名市建设的意义、目标、任务以及“六大工程”等内容。二是认真做好[2005]41号文件的解读,及时报道各地各部门亮点性工作、特色性举措。同时采用言论、典型报道等多种手段加强宣传,营造好文化名市建设舆论氛围。三是努力办出精品报纸,争当文化名市建设的领军者。四是实施文化人才工程,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制订人才培养规划,完善各种培训制度,继续深化用工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努力营造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五是努力探索文化体制改革,特别是要深化内部经营管理制度的改革,提高报社的企业化管理程度;同时按照保进度、保质量、保廉洁、保安全、保节俭的要求,确保报业中心一期的采编大楼能够在明年年底之前投入使用。
市广电总台:9月30日,总台编委会召开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敏尔、市委书记厉志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宇宁批示精神,就贯彻落实批示精神和文化名市建设《实施意见》作了专题研究。一是抓好学习。以学习贯彻省市委领导批示精神为契机,进一步学习领会好文化名市建设《实施意见》。二是做好宣传。9月28日,广播电视在新闻频道推出了《建设文化名市》专栏,集中报道全市上下学习贯彻《实施意见》的情况。9月30日,就广播、电视、网站和广播电视报的配合宣传作了研究。三是抓好落实。首先是抓好改革。在总台频道中心制进入正常运行的基础上,按照“盘活存量、激活内力、借力发展”的要求,继续深化内部人事、机制和分配制度改革,积极营造一个运行高效、勇于创新、廉洁和谐的氛围。其次是加快广电中心建设,着力解决衢州广电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快广电事业发展步伐。第三,扩大广播电视有效覆盖率。加快市区数控广播的覆盖,10月底前基本完成安装;加快城区广电双向网的改造,年底前完成2万户的改造任务;扩大数字电视用户,年底前将数字电视延伸到部分县(市)。扩大柯城区农村的有线广播电视用户,年底完成增加3000户的任务。
市社科联:在认真学习领会省、市委领导批示精神的基础上,根据市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着重做好历史文化研究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目前已完成历史文化研究资源普查,召开了五次座谈会,9月30日向市委宣传部作了专题汇报。根据市委宣传部主要领导意见,国庆节期间加班加点,初步形成了《衢州市历史文化研究工作情况汇报》材料,提出了以“两套丛书、一部简史”为重点的近期研究任务。两套丛书,一套是《衢州历史文献典籍丛书》,准备对古代衢州籍人士有影响的主要著作进行梳理、句读、编校、出版。计划花五年时间,出版20余本书籍。另一套是《衢州历史文化丛书》,拟对“两子文化”等九个课题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拟出版17本书。一部简史,即《衢州简明史》,旨在填补空白、正本清源,全面简述衢州上下六千年的历史,可作为干部群众了解衢州历史的普及性读物,也可作为中小学生的乡土教材。
市文联:9月29日接省、市委领导批示后,迅即组织班子成员和干部学习。近期将就学习贯彻市委41号文件精神进行具体细化,明确责任。总体上要做深做活“联”和“点”的文章,也就是围绕建设文化名市,主动外联内合,重“点”攻坚,创建特色。外联,即上挂名家下联农家。组织名家看衢州,不定期地邀请国内文艺名家到衢州采风,宣传衢州;组织名家入衢州,一方面加强与市外衢州籍文艺名家的联系联络,争取他们加盟衢州文艺;另一方面滚动特聘省内外知名文艺大家,经常性参加衢州文艺活动。下联农家,即继续组织骨干作者下基层采风,送文艺下乡。内合即整合文艺资源,推进联手创作。重“点”攻坚,主要是要抓牢重点门类、重点作者、重点行业,做强一些特色项目,使之成为亮点,增强影响力,同时积极培植新的生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