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办通报
第61期
中共衢州市委办公室 2005年10月8日
高高举起生态旗 重重打响生态牌
??市委书记厉志海在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
成员会议上的讲话
(2005年9月29日,根据录音整理)
今天会议目的是对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工作进行再分析、再检查、再动员和再部署,进一步推动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建设。刚才,云珊同志通报了我市近三年来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情况,相关部门作了表态性发言,建国同志对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动员和部署。这些意见和部署是全面的、可操作的,也是必须完成的工作,希望各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推动创建工作。下面,我就贯彻落实问题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深化对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认识
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是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建设生态市的重要内容,也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一项重点工作。经过三年来的扎实工作,现在国家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许多指标已经达到了创建的要求。各县(市、区)及有关部门为此付出了艰辛劳动,工作和成绩应予充分肯定。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创建工作还有距离,反映在区域、部门之间不平衡,部分指标达标难度较大,思想认识、工作力度还不到位。现在是创建工作最关键的时期,虽然是明年验收,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却要在今年底前到位,实际也就三个月时间,指标完成已进入倒计时。我们要进一步统一认识,增强紧迫感、责任感,把这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事抓紧抓好。
(一)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区域特色竞争力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是统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针。科学发展观本质是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重中之重反映在“五个统筹”,其中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衢州是一个生态良好的地区,生态是最大优势和亮点,也是今后长远发展的潜力所在。现在我们追求的发展模式是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注重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绝不能以过多的资源消耗、环境破坏来求得发展。如果这样,就可能欲速则不达,留下后患。因此我们一定要确立生态竞争力理念,在抓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同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不管是当前还是今后,都要把生态这个优势充分发挥,高高举起生态旗、重重打响生态牌,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进而形成特色竞争力优势。
(二)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是实现“跻身百强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大目标的重要基础。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两大目标,是从衢州发展的需要和现阶段发展的规律、人民群众的要求提出的,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现在全市上下都在为此奋斗。两大目标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各个方面,涉及到城市和农村各个领域各个层面。要确保两大目标实现,必须要推进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国家生态示范区创建涉及到的五大类、26项指标涵盖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各个方面,涉及到了城市农村各个层面。26项指标中,涉及城市的8项、农村13项,城乡共融的5项,基本一半对一半。许多指标与百强城市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是一致的。因此,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就是为跻身百强、全面建设小康打基础,抓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就是抓跻百强、建小康,推进了生态示范区建设,也就推进了跻百强和建小康的步伐。
(三)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是追求基本吃穿住,还要追求绿色的空间、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人居环境等。这些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们生活方式转变的必然趋势,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我们一定要顺势而为,顺民心、合民意,扎扎实实推进一些群众想做、迫切要求做的事,要为群众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从衢州来讲,良好的生活环境除了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外,很重要的就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市委市政府确定以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市建设为载体,来推动生态环境建设,这是一项民心工程、实事工程。我们务须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角度来推进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把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营造好,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四)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是省委省政府下达的重要任务。
省委省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提出了创建生态省目标,而且在规划中明确要求衢州、丽水首当其冲,提前建成生态市,为浙江生态省建设作贡献。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又明确了阶段性的环保整治目标,开展了“811”整治,实施了一大批环境整治项目,特别是把钱塘江上游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衢州位于钱塘江上游,省委省政府要求我们把“一江清水送到下游”,为流域内1400万群众的生态环境作贡献。省委、省人大、省政府领导多次到衢州督促检查,我们既感到光荣,又感到压力很大。我们不能辜负省里对我们的期望,要从对全局负责、对长远负责高度,以生态示范区为抓手,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完成省委省政府交给我们的任务,为浙江生态省建设作贡献。
二、抓好重点,破解难点,扎实推进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
一要抓好未达标指标的补缺工作。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年底之前的重中之重工作抓实抓好。生态办要及时提供信息,各有关部门要研究对策,重点突击,加以突破,确保年底达标,衢江区、柯城区、龙游县会后要好好分析、研究、落实。
二要继续抓好“六个一批”工程的实施。“六个一批”工程是创建生态市的重要抓手,也是提高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水平的关键。今年年初确定的“六个一批”项目要进行检查分析,确保达到预定目标要求,生态办对项目进展情况要及时进行通报。
三要适时开展专项环境整治工作。要突击检查、突出解决一些重点难点问题。11月份生态办要进行一次专项整治模拟检查,由张兵同志具体负责,任务一是模拟,二是整治。工业、卫生、城建等相关部门要进行自查自纠,模拟检查。统计部门要提供科学详细数据,尤其对第三季度的数据要实事求是地按生态示范区的要求进行全面分析,查摆问题。
四要抓好有关材料的整理汇总工作。验收很重要的是查看资料,包括数据分析,各个细节都不能忽视。生态办、统计局和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按照需要什么提供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把资料收集好、准备好。
三、周密组织、加强配合,确保生态示范区验收工作顺利通过
一要进一步动员部署,统一思想,形成合力。今天,市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实际上就是再动员、再部署、再推动,进一步统一认识、明确任务。会后,各县(市、区)要根据今天会议精神,及时进行分析、研究和部署。各有关部门特别是重点部门,也要抓紧研究落实。
二要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会上市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已提出了各相关部门的建议责任任务。不仅是资料收集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要明确各部门的创建任务,特别是有指标没有达标的部门任务。生态办要抓紧下达任务,各县(市、区)、各相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对策,落实责任,奋战三个月,争取达标。年底之前,一定要按照生态示范区的要求,确保各项工作到位、指标到位。
三要进一步强化检查督促工作,使各项任务真正落实到位。日常工作检查督促由生态办负责,重点工作检查督促由市政府办公室负责。
四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工作。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系统的工程,整个工作在市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由生态办负责具体组织协调工作。文彪、张兵同志负责具体组织协调,重点难点问题由我和建国同志负责协调。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也要明确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