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志海同志在全市金融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信 息 简 报
 
增刊 第25期
中共衢州市委办公室                          2005年11月18日
 
 
在全市金融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
厉 志 海
(2005年11月16日,根据录音整理)
 
金融与经济是相融的,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金融作支持,金融的发展也需要经济来推动。抓经济发展必须抓金融工作;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必须把金融牢牢抓在手里。刚才大家的发言,对三季度金融形势的分析是客观、全面的,下一步的设想和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此,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金融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下面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今年金融工作取得的成绩。今年以来,我市金融工作成效明显,突出反映在:一是信贷持续增长,存贷比保持较高水平,全省领先。二是注重运用信贷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创新金融手段,提高工作质量。特别值得肯定的是,票据手段运用充分,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贷款难问题。三是完善审批制度,改善服务方式,健全服务机构,提高工作效率。如充分运用中小企业贷款试点行的政策,创新方法,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力度,取得较好成效;农贷小额贷款也有新提高;工行提出的“整贷零还”适应了一部分企业的要求;农行对黄衢南高速公路贷款的快速审批,体现了服务效率和服务制度的创新。四是重视内部经营管理,不断降低不良资产贷款率,努力提高资产质量。今年以来,尽管贷款外部环境比较严峻,但各行还是重视内部经营管理,1-9月不良资产率下降1.5%。成绩来之不易,凝聚着大家的心血。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两难、两低”(“贷款难”和“难贷款”、贷款增长幅度低和新增存款存贷比低)问题仍然存在,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全面分析金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当前,金融工作面临着非常值得关注的新形势,是发展的形势、挑战的形势。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市第五次党代会召开后,从中央到省里到市里,“十一五”的发展战略目标、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已经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十一五”发展统一的战略目标,“十一五”时期的主基调还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大起大落。明年,国家宏观政策趋向基本明朗,“双稳健”的政策取向不会变,更加紧缩的政策不会出台,发展的基调是又快又好的发展。关于“平稳较快”和“又快又好”的内涵,我们专门向北京专家咨询过,其内涵是一致的,并不是说“平稳较快”偏向于“稳”,“又快又好”偏向于“快”,这一点大家务必要清楚。省里情况也一样。从市里讲,明年总体上是坚持“一个统领”,围绕“两大目标”,深化“三大战略”,保持又快又好的发展。对此,全市各金融机构一定要深刻认识,正确把握。
在这样的形势下,金融机构面临着三个问题:一是任务更重。明年我市要保持又快又好的发展,资金需求量仍然很大,金融的支撑作用只能增强,不能弱化。二是要求更高。要不断改革创新,创新手段、增加品种,想方设法提高服务质量。既包括自身改革,更好为客户服务,也包括如何改进工作方法,加强与部门的沟通协调。三是挑战更多。要应对宏观政策的挑战,应对企业、政府要求提高提出的挑战,应对提高自身素质的挑战。因此,各银行都要超前谋划,积极应对。一要主动与中央、与省里沟通联系,及早分析了解国家金融政策导向。二要及早研究明年资金供给方案。从我市来讲,明年最大、最突出的要素制约还是资金。要及早研究明年我市资金需求量是多少?能供给多少?缺多少?做到心中有数。三要抓紧做好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资金需求计划衔接工作,争取明年一季度及早启动。在资金供给均衡问题上,不仅要月均衡,还要年均衡,放贷要尽量往前赶,不要往后拖。前年,我们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前,上半年就放出70-80%的资金,争取了工作主动。
三、在继续提高“四率”、化解“两难”矛盾上下功夫、见成效。金融部门要把这作为明年的基本工作要求。首先,要着力提高“四率”。即着力提高银行资金运用率,特别是提高新增资金存贷比,继续保持全省领先;着力提高项目资金到位率,让资金落到实处;着力提高存量资金周转率,调整结构,压缩不良贷款和逾期贷款;着力提高信贷资金有效率,优化结构,确保重点。重点是“三个一批”:即确保一批重点项目、一批重点企业和一批种养大户发展的资金需求。其中,重点企业包括骨干企业和成长型、科技型、外向型中小企业。衢州企业99%是中小企业,没有中小企业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持续发展。第二,不断拓展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保障力。银行、政府、企业和社会都要开展多形式的融资工作,尽最大限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需求。一是政府要继续开展融资项目推介会,吸引更多市外资金。二是金融部门要千方百计增加融资,多吸引市外银行资金、银团资金。如果因为引资而影响银行的效益和福利,政府要给予补助。这项政策要继续实施。三是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包括上市、发行债券等办法。四要加强社会融资,包括政府性项目要尽可能进行招商引资。在这方面,银行要开明些,对企业到市外融资要给予支持。第三,不断创新金融手段,提高服务水平。第四,不断深化改革,增强金融竞争力。积极适应发展和改革的形势,促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活力和竞争力。除了商业银行自身改革外,人民银行有几个方面要重点研究:一是积极引进商业性银行,增加金融主体;二是扶持小型金融主体,增加融资渠道;三是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更加贴近基层、贴近三农、服务三农。
四、努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这是不断推动金融发展,确保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需要政府、银行、企业、社会各方面协力推进。从政府层面讲,要做好几项工作:一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快信用衢州建设。二要构建信息平台,加强政银、银企,以及银行和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具体操作要开好四个会:一是金融政策信息发布会,由人民银行牵头,及时将金融政策的变化传递给部门和企业;二是重点项目信息发布会,请发改委牵头;三是企业资金需求信息发布会,请经委牵头;四是金融部门信息反馈会,除政策信息外,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向政府和部门反馈,请人民银行牵头。三要不断改善中小企业担保条件,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目前影响中小企业贷款的问题主要有三个:企业家素质低、担保条件差、信息不对称。现阶段重点是解决担保条件问题。一是充分发挥担保公司的作用,充实资本金,做大做强,提高担保能力。二是增加担保物,拓展担保渠道。三是合理确定抵押比例。四要建立政府、银行、企业互动的防范金融风险机制,提高防范金融风险能力。一是支持银行处理不良贷款,提高资产质量。需要地方配合的,我们一定尽量配合。二是尽可能减少逾期贷款。特别是政府性项目贷款逾期问题,要采取资金调度、协调等办法尽可能予以解决。三是充分整合发挥政府闲置资产效用,提高政府自身担保能力、融资能力。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