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息 简 报
第8期
中共衢州市委办公室 2005年3月21日
目 录
热点追述
今年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开局良好
工作交流
市两届“科工会”投产项目效益明显
衢江多措并举加强“招商选资”
龙游“帮促挤送”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
常山建立“三联三增”产销协作机制提升胡柚产业
开化做到“四到位”确保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
社情民意
基层反映三大因素制约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
今年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开局良好 1-2月份,全市共引进市外投资项目61个,总投资14.79亿元,协议引资额13.95亿元,已到位资金4.6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呈现三个亮点:一是到位资金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新项目到位资金好于上年。截止2月底,已到位资金比上年同期增长46%,其中今年新引进项目到位资金1.4亿元,同比增长86%。二是引进大项目明显多于去年。1-2月份,全市已引进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24个,同比增长60%;千万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7196万元,同比增长362.8%。三是工业项目继续占主导地位。1-2月份,全市共引进市外投资工业项目42个,总投资13.12亿元,协议引资12.34亿元,分别占总数的68.9%、88.7%和88.4%。(市招商局)
市两届“科工会”投产项目效益明显 据统计,2003年“科工会”138个签约项目,已有126个履约,履约率达91%,其中70个项目已投产;2004年“科工会”已有158个签约项目履约,履约率达84%,其中51个项目已投产。两届“科工会”投产项目已实现产值10亿多元。
(市科技局)
衢江多措并举加强“招商选资” 一是提高项目投资门槛。沈家经济开发区对投资规模在500万元以下的项目,只提供厂房租赁,原则上不予供地,把有限的土地用到“刀刃”上。二是把好项目审核关。对不符合产业布局或高耗能、低产出、污染重的项目不予接纳,做到宁缺毋滥。三是坚决执行对落户项目建设容积率、投资强度、经济密度等指标的审查,做到高标准建设。四是从项目的所属行业、用地规模、投资强度等方面,加强项目可行性方案的细化审查,严禁私自划分地块行为。五是支持和鼓励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对于单个项目技改投入达500万元以上的,视同新建项目享受优惠政策。同时依法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
(衢江区委办)
龙游“帮促挤送”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 一是帮学。成立学习小组,在党性强、学得好的同志带动下,广泛开展讨论、交流,增强学习实效。二是促学。除年迈体弱的离退休党员,其它党员都要求写学习笔记,定期上交检查。三是挤学。各单位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千方百计挤时间学习。如龙游县长运公司在召开春运安全会时,安排一定时间开展集中学习。四是送学。针对部分特殊党员开展上门送学。如原国有农场、林场、水库等单位改制后,寓居外地的退休党员较多,该县林业部门派人为居住杭州的12名退休党员送去了先进性教育的学习资料,确保人人参学。;
(龙游县委办)
常山建立“三联三增”产销协作机制提升胡柚产业 “三联三增”即由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贩销大户、科技服务队与农民建立企业联基地、联农户、联市场(三联)的协作关系,促进产品增值、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三增)。为了加快形成这一产销协作机制,该县出台了相应措施:一是政策扶持。安排专项资金补助、奖励资金,优先安排基地改水、道路建设等项目。二是加强管理。胡柚基地由科技服务队实行统一指导管理,逐步达到统一技术指导、质量要求、生产管理、农资供应、产品销售等“五统一”,力争3?5年内带动全县80%的胡柚基地实现标准化生产。三是夯实基础。成立县乡村三级工作班子,深入企业和农户做好调查摸底、宣传发动、牵线搭桥等工作,确保每个乡镇每年建立1个500亩以上的“三联三增”胡柚基地。
(常山县委办)
开化做到“四到位”确保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 一是政策到位。出台《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暂行办法》,规定在不低于基本生活保障金最低缴费标准的基础上,各村可根据实际,自行选择缴费标准。同时规定,失地农民在缴纳保障金后,可转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加医保。二是宣传到位。对失地农民较多的村,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入户宣讲等途径,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失地农民参保积极性。三是资金到位。从土地出让金中切出一块作为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金,去年共拨付该项资金845.91万元,为743人办理了保障手续,参保率达100%。四是培训到位。以县就业训练中心为主要培训基地,为失地农民免费提供就业培训,并长期开展就业信息咨询、法律维权等服务。
(开化县委办)
基层反映三大因素制约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 一是规划相对滞后。目前编制的村庄建设规划,大部分是移民新村或仅限于村庄新区的规划,对老村整治的指导意义不大。二是建设资金短缺。市乡财政实力不强,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资金短缺成为影响项目推进的最大障碍。如江山市去年集体经济收入在万元以下的村有116个,收不抵支的村有236个,筹措新农村建设资金的难度较大。三是优惠政策难以充分利用。政策规定,允许有条件的示范村(城市规划区内除外)安排部分土地实行依法公开出让,净出让金全额返还用于村庄配套设施建设。但在实际操作中,受到各种因素制约,使这一优惠政策的效果打了折扣。
(江山市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