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厉志海对审计工作作出批示

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信 息 简 报
第32期
中共衢州市委办公室                    2005年10月14日
 
目    录
市情要事
市委书记厉志海对审计工作作出批示
工作交流
我市“十一”黄金周旅游市场稳中趋旺
市质监局加强产业质检中心建设服务产业发展
开化四措并举发展生态旅游业
柯城从“点、线、面”入手推进新农村建设
常山完善信用担保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问题建议
基层反映三大因素制约违法建筑专项整治工作
 
 
 
市委书记厉志海对审计工作作出批示    10月8日,市委书记厉志海在《衢州审计》2005年第9期上作出批示:“要一抓到底、落到实处。要提高审计质量,实事求是反映问题,坚决纠正违纪行为,以增强审计的严肃性、权威性。”
    P class=MsoNormal style=" TEXT-INDENT: 26.25pt;">我市“十一”黄金周旅游市场稳中趋旺    今年我市“十一”黄金周共接待国内游客45.8万人次,同比增长12.9 %;实现国内旅游收入 2.53亿元,同比增长20.8%。其中全市主要景区(点)共接待游客18.1万人次,同比增长10.2%;全市各旅行社组团人数5747人次,地接人数4749人次,同比分别增长9.2%和8.6%;全市旅游星级饭店接待国内旅游者20602人次,同比增长10.2%,其中衢州饭店、东方大酒店等中高级饭店10月1-3日客房出租率超过100%。
                                (市旅游局)
 
市质监局加强产业质检中心建设服务产业发展    一是积极发展质检机构。到目前止,我市共有各类法定检验检测技术机构有近60 家,涉及食品、建材、化工等20多个行业。二是努力提升产业质检中心层次。今年有浙江省空压机及风动工具质量检验中心和浙江省果品质量检验中心两个省级产业检测机构落户衢州,两个“省级中心”实验室已经通过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年底前将正式授牌。三是着力提升产业质检中心检测能力。通过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引进高水平质检人才等多方面努力,我市各质检中心现已具备较强检测能力。如浙江果品检测中心可检测包括食品、农产品等112个产品及其参数。市方圆林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检测能力覆盖细木工板、胶合板、装饰单板贴面人造板、实木地板等产品,并可进行甲醛释放量等11大类30项参数的法定项目检测。           
 (市质监局)
 
开化四措并举发展生态旅游业    一是完善规划谋划发展。修编《开化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完善重点景区景点控制性和详细规划及旅游线路、特色旅游产品、跨区域旅游项目等专题规划,构筑有开化特色的旅游规划体系。二是开拓思路创新模式。加强与周边县市和景区的沟通联系,探索建立“共打品牌、共推线路、共搞促销、共享资源、共同受益”的新型区域合作关系,推行“游在周边,吃住开化”和会展旅游两种旅游模式。三是提升层次促进转型。引导景区沿线农民发展农家乐,培育生态旅游新亮点,推进旅游业从观光型为主向休闲度假型为主转变。四是强化宣传提升品牌。办好上海等城市“龙顶茶暨钱江源生态旅游推介活动”,经常性开展“文艺采风”、“民间艺术文化节”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开化生态旅游知名度。
(开化县委办)
 
柯城从“点、线、面”入手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是“点”抓“环境优美村”建设。选择10个生态环境较好、人文内涵丰富、经济实力较强的村,按照示范村建设目标,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大类,制定25项建设标准,开展“环境优美村”建设。二是“线”抓干道沿线村庄整治。以石七公路、衢黄公路、杭金衢高速公路柯城段三条主干道沿线85个村庄环境治理为重点,全面开展农村改水、改厕和路面硬化、墙面美化、村庄绿化、环境的洁化等“两改四化”治理。三是“面”抓重点治理工程。以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农村“红墙”整治、农村污染治理等重点工程为抓手,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柯城区委办)
常山完善信用担保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一是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组建担保机构,拓宽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的业务范围,允许担保机构开展民间拆借资金担保、工程履约担保、合同履约担保等业务,建立形式多样的中小企业信用机构。二是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对年度累计贷款担保额(县内)在1000万元以上的担保机构,按日平均担保余额的2%予以风险补偿,担保业务收入营业税地方留成部分予以免征。对国有控股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给予民营股本固定回报,部分风险补偿金可用于民营股东分红。三是营造担保机构开展业务的良好环境。工商、国土、房管、公安、税务等部门积极配合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开展业务活动,在抵押登记、查询资料、收费等方面给予方便和优惠,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县担保机构已累计为中小企业融资近亿元。  
                              (常山县委办)
基层反映三大因素制约违法建筑专项整治工作    一是政策的平衡问题。当前,柯城、衢江两区开展整治工作时,在政策执行尺度、处理与处罚标准方面不尽一致,导致邻近违法建筑户的相互比较,增加了工作难度。二是工作节奏不紧凑。今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分别召开专题会议,并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宣传度,为整治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群众认为政府这次要动真格了,因而有些违法建设户主动到村、乡(镇)说明情况,准备自行拆除违法建筑。但此后,相关处理政策迟迟未出台,致使部分群众认为本次专项整治也是“雷声大雨点小”,转而等待观望,部分群众甚至有跟风违法搭建苗头。三是基层存在畏难情绪。部分乡镇干部认为,整治工作的执法主体虽然明确,但大量前期、外围工作仍需乡镇干部来完成,乡镇干部在整治工作中是吃力不讨好;部分乡镇领导认为,整治工作的难度很大,整治工作面上铺开的时,最好由其他乡镇打头阵,以减少工作阻力。
                (衢江区委办)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