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信息第28期

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宣 传 信 息
 
第28期
中共衢州市委宣传部            &nb sp;   2004年6月17日
 
 
编者按:全市“双建设、双整治”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后,常山县迅速行动,深入调研,扎实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摸清了实情,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常山县的做法刊发如下,供交流参考。
 
常山县开展“双建设、双整治”
活动的主要做法
 
根据全市“双建设、双整治”活动的总体安排,常山县结合实际,做到调研先行,部署及时,行动迅速,载体创新,确保“双建设、双整治”活动的有效开展。
一、前一阶段的主要工作
常山县贯彻“双建设、双整治”活动动员大会精神,集中体现在一个“快”字上,即快部署、快调研、快行动。
1、认真贯彻大会精神,做到快部署。主要抓好“三个一”:即做好一次汇报,开展一次动员,营造一个氛围。一是做好一次汇报。5月20日全市“双建设、双整治”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后,5月26日,县委即召开常委会,听取全市动员大会主要精神汇报,进行研究、部署,明确了具体的贯彻落实意见。二是开展一次动员。6月1日下午,召开全县开展“双建设、双整治”活动动员大会,对如何开展“双建设、双整治”活动作了动员和部署。县委副书记徐常青作了工作动员,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石平进行具体工作部署。同时,县“两办”下发《关于在全县城乡基层深入开展“双建设、双整治”活动的通知》,明确了各乡镇和有关单位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双建设、双整治”活动正式启动。三是营造一个氛围。县电视台开设了“统筹城乡建设新常山”等专题专栏,大力宣传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明查暗访,切实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做到该曝光的曝光,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2、紧密结合常山实际,做到快调研。为深入摸清当前我县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现状,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点抓了四项调研:一是文化特色村创建工作调研。5月份,由县领导带队,到有关乡镇开展文化特色村创建工作调研。通过开座谈会、实地察看等形式,深入了解文化特色村的建设现状,明确了下步工作任务和目标。二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研。专门抽调人员,成立调研组,深入各乡镇、全县各中小学、机关事业单位和社区进行调研,了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形成了《对加强和改进我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调查与思考》调研报告,5月24日《浙江宣传》刊发。三是基层文化建设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组织座谈等形式,组织人员分组对农村、企业、学校、社区等不同层面文化活动、文化阵地、文化队伍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针对性对策。目前,分组调查工作已完成。四是快速开展情况排查。建设方面分9个问题,包括现有文化活动中心、各行政村建设文化活动室的情况;现有文化从业人员数量、年龄、素质结构;近三年来在文化建设上的财政投入;乡镇文化特色村(社区)创建情况;阅报栏建设、宣传窗(黑板报)、公民道德教育学校(文明市民学校)的数量、分布、管理情况等;加强思想道德和文化阵地建设的具体措施。整治方面分11个问题,包括信教人员数、占区域总人口比例、其中女性数量;有无邪教组织;非法聚会点、非法小寺小庙的数量、分布、规模、活动内容、召集人情况;网吧数量、分布、规模、其中无证经营数量;电子游戏机室、录像室、出版物经营点的数量、分布、规模、经营者情况;区域内演艺娱乐演出情况;群众参与赌博情况;整治文化市场和社会风气的具体措施。这些问题的设计,既有面上的共性问题,也有结合常山实际的个性问题,为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提供了原始材料和参考依据,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精心组织活动载体,做到快行动。在“双建设”方面,一是开展了“喜看常山新变化”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各行政村两委主要领导、学校教师代表和离退休老干部代表三类活动对象共1000余名,参观了工业化、城市化及旅游景点,大力营造了解常山、热爱常山、宣传常山、建设常山的浓厚氛围。二是积极筹备首届社区文化艺术节活动。组织机关干部、社区居民参加不同场次的表演等。三是加强了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新建了文化广场、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文化馆、塔山公园、老年活动中心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加强了图书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阵地建设。在“双整治”方面,专门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排出日程安排表。4月份召开了全县文化娱乐经营主会议,全县网吧、音像制品、歌舞厅、书报刊、游戏机等91名经营业主参加了会议。5月份出台了多项措施,推行了网吧经营承诺制,先后派出执法检查人员130人(次)开展经常性地突击检查网吧经营情况,共查处违规网吧16家;4月份严厉查处和打击非法印刷经营活动。4-5月份开展了“六合彩”赌博专项整治活动。6月初开展文化市场集中整治活动,捣毁了四家无证经营游戏机室,没收熊猫机等各种非法经营电子游戏机50余台。6月3日,又召开全县文化经营业主会议,对文化市场整治工作进行再部署。
二、深入推进的工作打算
下一步要着重在突出重点、整治难点上下功夫。
1、突出重点,抓好四大工作。(1)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分三个层面进行:领导干部层面,主要以从政道德教育为主要载体,结合科学发展观教育、“两个条例”学习教育、警示教育等内容,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城乡群众层面,依托文明市民学校和依托道德教育学校,通过公民道德宣传日、道德教育辅导、“文明户”评选等活动内容,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未成年人层面,要以“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为主要载体,按照《若干意见》的总体要求和县委具体部署,制定《常山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抓住学校这一主渠道,学校、社会、家庭联动,形成合力,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大力开展创建文化特色县工作,做好发展规划编制,委托杭州商学院对全县农村文化进行规划。结合“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和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建设一批规模适当、设施良好的示范性基层文化阵地。今年要力争创建2个“东海明珠”工程,2个“金走廊”工程,13个文化特色村和60个文化艺术之家(每个乡镇2家、每个社区3-5家),2万户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工程任务。要组织好首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建国55周年“深情颂歌献祖国”、“三山艺术节”、“多彩周末文化广场”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继续组织“文化下乡”,使文化活动进乡镇、进社区、进农村。要积极探索“文化驻村”、“文化串乡”新载体,引导和支持群众自编自演、相互交流,使基层文化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3)文化市场整治工作。以县城和中心集镇为重点,对城乡基层文化市场进行一次全面专项整治活动,重点突出城乡演艺娱乐场所、网吧、电子游戏室、音像出版物市场四个方面。严格执行营业性演出的审批制度;加强演出场所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外来演出团体的管理和演出节目的全程监管。加强协调和管理,进一步明确谁主管、谁负责的管理责任制,使各单位既各司其职,又同心协力。
(4)社会风气整治工作。以“文明社区创建年”为契机,深入开展文明单位等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农村反邪教警示教育、万名农民素质工程、预防和打击“六合彩”、民主法制村建设等内容,大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移风易俗等活动,提倡科学、文明、节俭的生活方式。加强宗教活动的引导和管理,坚决遏止封建迷信赌博活动蔓延,不断净化社会风气,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抓住难点,做好“文明扶持工程”。近期,要把我县“双建设、双整治”活动与县委、县政府部署实施“八大工程”、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相结合,抓住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这一难点,出台有关文件,着重在农村实施精神文明建设“文明扶持工程”。着重开展三个方面工作:
(1)强化规划,提高村庄品位。要用城市理念建设农村新型社区,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对村庄总体规划和文化阵地建设进行设计,制定出5年近期发展目标和15年中长期发展目标,使村庄朝着生产发展、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新型社区发展。要对现有居住环境进行集中整治,因地制宜开展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的环境整治。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成立村级爱卫会组织,推行门前屋后“三包”责任制,有条件的村要建立专(兼)职村容管理队伍,负责对全村的环卫保洁、村容秩序、社会治安等实行综合管理。
(2)强化教育,提高农民素质。重点开展三大教育:一是理想信念教育。结合本村实际,开展“发展靠什么、今后缺什么、现在干什么”的大讨论和“我为村里献一计”金点子征集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信心和决心。二是思想道德教育。以创建文明村和评选“文明户”等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教育活动,倡导文明新风,抵制消极现象。三是科普知识教育。普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实用技术、医疗卫生、科学健身等方面的知识,消除封建迷信活动。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杜绝邪教的传播和治安事故的发生。近期,要对县内16个非法聚会点和50多个非法建造的小寺小庙要认真排查,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责任,强化管理。
(3)强化建设,丰富文化生活。从满足农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出发,对农村精神文化建设进行量化。一是文化阵地建设。要求每村建立60平方米以上的文体活动室,并配有娱乐器材(如组合音响、乒乓球台等);建立30平方米以上的阅览室,室内陈设图书200册以上,刊物10种以上,报纸4种以上,且有专人管理。二是宣传阵地建设。要求每村建有1个以上阅报亭或宣传窗,黑板报2块以上。书写永久性公民道德规范标语2条以上。三是文化队伍建设。要创造条件,建立一支村级业余文化宣传队伍。挖掘和发挥民间艺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中的作用,组织县、乡(镇)文化干部帮助培训文化艺术人才等。(常山县委宣传部)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