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简报第12期

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信 息 简 报

第12期

中共衢州市委办公室            &nb sp;         2004年4月8日

 

目      录

 

 

落实反馈

衢江认真贯彻全省党委系统信息工作会议精神

市交通局多项措施促进机关效能建设

工作交流

江山五轮驱动推进民营企业“技术蓝领”素质培训

柯城区四个结合推进农村环保能源利用

常山“三个转变”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我市出台政策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八面来风

温州深化县域金融改革推进“三农”经济发展

临海推行“人才租赁”3年引进350位高级人才

 

 

 

衢江认真贯彻全省党委系统信息工作会议精神    一是制订出台《2004年度党委系统信息工作要点》。二是制订《2004年度信息等文稿奖励办法》,进一步加大信息的奖励力度。三是建立信息分类考核管理体系。将公安、水利、林业、经贸、卫生、文教等十多个部门列为重点部门,实行分层次考核管理。四是健全信息网络系统。要求每个乡镇必须有信息分管领导,必须有一名或一名以上信息专兼职工作人员。信息工作考核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出现问题直接追究责任人员责任。五是建立多层次信息培训体系。通过分片、分口、分类召开小型业务培训会、情况通报会及座谈会的形式,多层次开展业务培训;进一步加强信息顶岗培训力度,党委办信息科抽调乡镇、部门信息员进行轮岗,对乡镇、部门信息员进行实习培训。

(衢江区委办)

 

市交通局多项措施促进机关效能建设  一是加强对行政服务中心交通窗口的领导,选派副科级干部担任窗口负责人,全面推行一审一核制。二是下放审批权限,对一级公路护栏开口等许可事项下放到县,由县交通主管部门决定,市路政支队做好业务指导和监督工作。三类维修企业申领经营许可证可到乡镇交管站直接办理。三是换位思考,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服务。对大型运输企业缴纳公路规费提供上门服务;全市道路运输经营者可在全市范围内自主选择经运管部门核准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进行车辆检测,检测结果全市通用;在稽征运管处一楼设咨询服务台,受理群众有关业务咨询;对未按时缴纳公路规费的车主,可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及时提醒。四是压缩路政许可办理时间。县路政大队在收到申请书后至作出答复的时限由原来的15日减至10日,市路政支队在收到路政大队上报材料至作出批复时限从原来的7日减至5日,确保每个路政许可行为能在15日内作出决定。

(市交通局)

            &nb sp;        

江山五轮驱动推进民营企业“技术蓝领”素质培训  一是企业培训。利用虎山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现有的设备和技术力量,结合企业发展需要,创建本地“技术蓝领”培训基地,大力培训机械、建材、化工、木材加工等实用型技工人才。二是学校培训。利用江山职业中专、技校、人才培训中心及社会培训机构等平台,积极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技工业务技能。三是校企联合培训。采取企业出资委托培训和联合培训等形式,与上海同济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联合,共建技术中心,促进校企合作。四是乡镇培训。利用乡镇成人教育学校和乡镇党校等阵地,聘请技术能人、专家讲课,对无一技之长的农民、农村党员干部实施短期技能培训。五是园区培训。利用江山经济开发区和贺村木材工业园区组织对园区内员工进行应知应会培训,大力培养特色技工人才。

(江山市委办)

 

柯城区四个结合推进农村环保能源利用  一是与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相结合,引导农民走“猪-沼-果”和“猪-沼-菜”的绿色环保种养殖模式,把养殖污水集中净化处理与农村环保治理相统一。二是与“千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相结合,大力推广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展农业技术开发和农技人员培训工作,开展农村能源推广应用重大技术问题的研究。三是与农村农业源头污染治理工作相结合,整合改造养殖业发展散乱状况,治理腐烂柑桔、秸杆焚烧等引起的农村污染,推进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沼气工程建设。四是与新农村和示范村镇建设相结合,在农村推进各类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配套设施建设,发展户用型沼气池,积极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等太阳能环保能源利用技术,开展秸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建设。

(柯城区委办)

 

常山“三个转变”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一是在招商地区上,由“四面出击”向“重点突破”转变。将长三角,特别是温台甬地区作为招商重点地区,通过集中组团招商、驻地蹲点招商、委托代理招商等形式,集中精力抓好上述地区的招商工作。二是在资源开发利用上,由“粗放型”向 “效益型”转变。依托资源优势,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逐步形成轴承、轻纺、化工、食品加工、水泥建材等产业群体。三是在项目类型上,由“兼收并蓄” 向“大高强”转变。强化大项目的招商,突出高新技术、适用技术项目和强势企业的引进,将发展潜力大、前景好的对外招商项目分类储备,实行客户、项目备案制,对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大项目组织专门班子,由主要领导带队进行强势猛攻,确保成功。

(常山县委办)

 

我市出台政策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一是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由市财政一次性安排500万元,各县(市、区)也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专项用于发展职业教育。同时,确保市、县(市、区)的城市教育费中每年安排不少于20%的比例用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二是鼓励运用信贷手段加快职业教育发展。要求金融机构积极发放信用贷款支持学校建设,同时将财政安排的学校基本建设部分拨款改为贷款贴息。三是试行职业教育“教育券”制度。要求各地在当地财政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对就读于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的学生给予一定数额的财政补贴,并尝试向学生发放“教育券”,以鼓励初中毕业生报读职业学校。四是实行民办、公办同待遇政策。在用地规划、征用土地、减免城市建设配套费、税收等方面实行民办职业学校与公办职业学校同等优惠政策。

(市财政局)

 

温州深化县域金融改革推进“三农”经济发展    一是扶持农村企业和农村个体工商户,推进农村产业升级。截止今年2月底,发放农业贷款144.3亿元,支持农民从事手工业、运输、商业等多种经营。二是不断推出支农新举措。继续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特色品牌,优先安排信贷资金。创建“信用村”276个,信用农户56063户。三是深化浮动利率改革。目前全市农信社有350多家机构参加浮动利率改革,浮动利率贷款使城市资金回流农村。四是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向县域基层延伸。目前县域金融除了设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农信社、邮储等机构外,浦发、华夏、中信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和温州市商业银行相继在瑞安、乐清、平阳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

 

临海推行“人才租赁”3年引进350位高级人才    短期租赁的,企业向人才输出方一次交纳每人2000至5000元租赁费,长期租赁的一次交8000元左右,租赁手续和程序由该市人才中心协助解决。被租人才的工资实行市场化操作,由企业和被租人才商定。租赁到临海的人才发给《人才聘用证》,在临海期间,本人在社会保险,购买住房、子女入托入学、公务员招考及专业技术职务申报等均可享受本地居民同等或优惠待遇。三年来,该市共“租赁”来自北京、上海、广东、西安、重庆等地的医药化工、建筑、市政工程、旅游、国际贸易、计算机等行业高级人才350多人,缓解了企业人才紧缺现状。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