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息 简 报
第26期
中共衢州市委办公室 2004年8月12日
目 录
领导批示
厉志海同志对事业单位改革作出重要批示
落实反馈
市委宣传部外经贸局等部门贯彻落实市委四届十三次全会精神
工作交流
我市面向基层群众开展“五个百”文化活动
江山实施“六六”产业工程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开化实施“五大策略”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衢江龙游常山积极做好夏粮收购各项工作
柯城完善“三个机制”解决农村发展党员难问题
情况反映
基层反映持续干旱导致农民惜售夏粮收购难度大
厉志海同志对事业单位改革作出重要批示 8月6日,市委书记厉志海在市属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的《事业单位改革内部参阅》第6期上作出重要批示:“事业单位改革任务重。各单位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抓紧推进,尽早完成已定的改革任务。事改办要加强检查指导工作。”
市委宣传部外经贸局等部门贯彻落实市委四届十三次全会精神 市委宣传部 制定《关于认真贯彻市委四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做好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报道的意见》,协调组织新闻媒体做好全会报告重点内容的解读、贯彻落实的动态报道、典型事迹的宣传报道。进一步加强文明城市、学习型城市和文化名市建设,精心组织孔子文化节、建国55周年、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等重大文化活动,举办百个公益文化项目推介会。市外经贸局 加强每月、每季外经贸运行情况分析,健全每月检查和通报制度。千方百计借助各方面力量,力争完成和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利用外资目标任务。加强宣传引导,支持企业发展加工贸易,推进更多获权企业启动自营出口业务。协同财政部门加快各项外经贸扶持政策的清算兑现和预拨付工作。市行政服务中心 整合市、县行政服务资源,构筑统一的行政服务平台,优化审批程序,缩短办事时限。协助相关部门窗口试行“审核合一”工作机制、“外商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办法,推出第二批“一审一核”事项,开展审监分离改革试点,建立招投标案件查办联动机制。市招商局 认真组织筹备好下半年“孔子文化节”、“山海协作”系列活动,提高招商实效。组织有关人员到上海、台州、温州、义乌等地区,开展产业对接调研。推出我市新一轮招商项目,重点推出一批国家产业导向鼓励的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农业、水利、卫生、教育、社会公益和结合区域产业特点的上、下游招商项目。市妇联 召开了四届五次常委会,提出增强发展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团结和动员广大妇女投身三个文明建设。在农村,深化“巾帼科技致富工程”,不断提高农村妇女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增收致富的能力;在城镇,认真实施“巾幅社区服务工程”,动员更多的妇女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市农业局 围绕农民增收6%、农产品加工率提高6%、农业增加值增6%的目标,积极开展各项工作,重点实施好六大行动,即农民增收行动、粮食安全行动、平安农业行动、顺民心行动、农民再就业行动、农产品推广行动。当前重点做好抗旱防灾工作,及时掌握旱情动态,筹措好抗旱设备、物资,备足抗旱救灾种子,确保夏秋作物生产。市委610办公室 发挥城乡老年活动中心、市民学校、青少年宫等场所的作用,积极开展城市社区和中小学反邪教正面教育试点,推进“平安衢州”建设。市烟草局 完善网建新格局,基本实现商流一本帐、物流一库制、信息流一个平台、资金流全程监控。市乌引工程管理局 集中水权,统一调度,组织好乌引灌区抗旱工作。抓好柯山水电站扩容工程等五个项目的续建与扫尾工作,争取乌引灌区节水续建配套三期进入国债项目。
(综合)
我市面向基层群众开展“五个百”文化活动 突出未成年人、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妇女和进城务工人员三大重点群体,全面开展“五个百”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一是在开展百件“面向衢州、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文艺作品创作推荐活动,内容突出反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建设、民主法制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五方面。二是开展向中小学生推荐100本好书,100首好歌、100部影视片活动,丰富学生精神食粮。三是深化百个特色文化村(社区)创建活动,力争两年内在全市创建百个特色文化村。四是深化百个“文艺之家”评选活动,今后三年,全市每年评选100个“文化艺术之家”。五是开展百场城市文化广场活动。
(市委宣传部)
江山实施“六六”产业工程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六六”产业工程,即加速培育六大特色产业、健全六大发展体系。“六大产业”,即把“新型光电源、机电、消防器材、竹木加工、轻纺服装、绿色食品”等产业,作为该市今后一段时期重点培育的六大特色产业,积极加以培育,尽快做大做强。健全“六大体系”。一是健全产业发展规划体系,指导产业规范健康发展。二是健全产业发展领导体系,实行五大班子领导分头联系产业制度。三是健全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制订差别化产业政策。四是健全产业发展平台体系,明确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五是健全科技支撑体系,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争取国家级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来江与企业对接,建立研发中心。六是健全行业自律体系,引导成立行业协会,促进行业协作和有序竞争。通过实施“六六”工程,力争到2007年,实现每个产业经济总量翻番的初步战略目标,六大产业总产值达到70亿元。
(江山市委办)
开化实施“五大策略”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一是大项目推进策略。县财政划出资金作为大项目风险基金和配套资金予以启动补助;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为依托,吸引外来投资主体设立企业产品研发中心,支持延伸产业链和培育新兴产业群。二是重点产业策略。加快培育两硅、两药、新型密胺塑料、电光源、铅笔、竹木加工、绿色食品加工九大产业集群,引导骨干企业通过联姻等形式,外建基地、外拓品牌、外设窗口、外联市场,提升规模化水平。三是以外引外策略。主动接轨长三角,想方设法吸引韩、日、台资本在开化投资。支持万向硅峰等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伙伴。日前,万向硅峰已与全球第七大硅材料厂??芬兰奥克曼蒂克公司达成项目合作协议,投资1亿多合作开发抛光硅片生产项目。四是主战场策略。把经济开发区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战场,以硅电子产业基地、中小企业创业服务基地为副战场,进一步提升开发区集聚效应。五是领域多元化策略。实行外来企业“绿牌”保护和“政策跟着项目走”等优惠政策,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招商策略,吸引旅游、教育、卫生等多领域的投资。
(开化县委办)
衢江龙游常山积极做好夏粮收购各项工作 龙游县确定150余名粮食收购经纪人,深入农村开展早稻收购,做到村村有人收粮。粮食收购经纪人实行定点收购、定点库存制度,由委托方(县粮食收储公司)按吨支付一定的粮食收购代理费,经纪人在指定的区域内从事粮食收购代理业务,所购粮食集中运到指定的仓库验收、作价并入库。粮食收购经纪人执行统一的粮食收购质量和收购价格,并实行风险抵压制度,防止压级压价、拒收限收、克扣斤两和打“白条”等现象发生。衢江区实行分片负责、机关干部蹲点粮站的分级负责制,帮助企业解决收购中的实际问题。各粮食收购站严格执行各项收购政策,全额兑现订单粮食价格,做到不拒收、不限收、不压级压价或抬级抬价、不代扣任何税费、不打白条。常山县增设了夏粮流动收购队和临时收购点,委托粮食经纪人开展收购,加强粮食收购市场管理维护正常收购秩序,与江西安义等4个县(市)的粮食基地加强购销协作,力争多收购粮食。
(龙游、衢江、常山)
柯城完善“三个机制”解决农村发展党员难问题 一是完善分级负责的责任机制。出台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明确乡镇、村发展党员责任,将发展党员考核与乡镇街年度党建工作考核相结合,实行“一票否决”。二是完善突破难点的创新机制。试行农村入党对象公开选拔制度,建立党员后备人才库,结合发展党员长期规划分期分批培养入党。截止2003年底该区新确定农村入党积极分子566名。三是完善动态监控的督查机制。完善区、乡、村一级抓一级的动态监控督查机制,将3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支部列为重点支部,逐村建档入册,由乡镇街道党工委进行整顿。
(柯城区委办)
基层反映持续干旱导致农民惜售夏粮收购难度大 据常山县委办反映,虽然该县今年早稻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量均有增长,收购价格大幅提高至每百斤订单价82元、非订单价75元,比去年增加27元,粮食企业方便农民售粮的各项措施也很到位,但自7月26日开秤收购特别是立秋(8月7日)以来,农民履行订单、投售粮食的积极性并不高,夏粮收购进度明显偏慢,与往年比收购的难度很大。如常山县粮食收储公司年初与粮农签订了5907吨的早稻订单,到8月11日止,才收购了1150吨,只完成订单任务的19.5%。往年立秋过后正值售粮高峰,全县日收购量在300吨左右,而今年只有160吨左右,仅为去年的一半。主要原因:一是受持续干旱特别是立秋日未下雨(衢州农俗认为当年必将大旱)的影响,大多数农民担心单季稻和晚稻收成不好,把原本准备出售的早稻作为口粮预留。二是部分农民认为去年粮价从开始收购的53元/百斤一路涨至91元/百斤,在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今年干旱严重的情况下,粮价还有再涨的空间,怕早投售吃亏,存在等待观望现象。
(常山县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