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息 简 报
增刊 第24期
中共衢州市委办公室 &nb sp; 2003年12月31日
县(市、区)委书记谈明年工作思路专辑之五
把握主动 抢抓机遇 迎难而上
扎实推进江山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共江山市委书记 陈钟
2004年,江山市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衢州市委全会的部署,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深入实施兴工强市和借力发展战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努力争取提前基本完成“十五”计划。
一、明年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深入实施兴工强市战略,加快推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强化龙头带动力,重点培育一批成长型、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培育若干个在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名牌产品。进一步强化园区支撑力,重新审视园区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加强园区扩容规划,引导生产要素集聚,积极培育建材、机电、精细化工、食品加工、竹木加工、消防器材、纺织服装等产业群,努力培育壮大贺村竹木加工业,打造中国木业经济走廊。进一步强化投资拉动力,确保明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达到37亿元。进一步强化政策促动力,促进江山新型干法水泥、电光源、绿色食品三大产业的提升,把财政、税收、信贷、土地等可调控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好丰厚的民间资金,努力把民资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一步强化发展保障力,加快电源建设,确保江化、虎山、虎霸、红火、双氧水、江山虎等企业6个热电项目和一批小水电项目的顺利实施,优化工业用地指标分配,重点向工业园区、大项目倾斜,着力提高土地利用率。
(二)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努力扩大经济外向度。成立招商局,组建一支事业心强、懂政策、精业务的招商队伍,进行专业招商,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落实招商引资责任考核、督查通报制、重大项目领导挂联制、全程代理服务制和外来投资企业绿卡制。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把着力点聚集到大项目上来,把目光瞄准到引进大老板上来,以重大项目的突破带动产业升级。大力推行“以外引外”、“以企引企”和蹲点招商、委托中介招商等方式,提高招商引资实效。
(三)强化统筹发展意识,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致力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精心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抓好订单培训,把农民素质培训与用工单位的岗前培训、中介机构的预约培训、企业招工的定向培训有机结合,提高农民参训的积极性和劳务输出率。开展富有江山特色的“江山保安”劳务培训,进一步打响江山特色劳动力品牌。全年要培训农民8000人次以上,新增有组织劳务输出5000人以上。致力加快农村小康建设,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集中精力抓好已启动建设的15个示范村和50个整治村。抓好欠发达乡和贫困村奔小康工程,确保全市7个欠发达乡镇和51个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的80%。继续实施万名农民下山脱贫工程,年内建好8个下山脱贫安置点,2个市级下山脱贫小区,完成575户2300人的异地下山脱贫任务。全面启动万名农民饮用水工程。致力增加农民收入,打响“江郎山”系列农产品品牌。整合资源,全力打响“江郎山”系列农产品品牌,提高我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积极实施“强龙”工程,精心培养一批龙头组织,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鼓励龙头企业组建集团,促进白菇、生猪、蜂、绿化苗木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争取培育产值超5000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4家,争取有1家企业列入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
(四)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争创省级文明城市。完成天余以及乌木山以东至衢江公路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完善“一江两带”景观设计及双塔路设计。按照“向北发展为主,东、南为辅”的城市发展方向,以城市路网建设为先导,不断拓展城市框架,确保北关大桥明年建成通车,迎宾大道、江东大道等七条城区主干线开工建设。进一步完善乡镇总体规划,认真做好新一轮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明年是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关键性的一年。要抓好 “一江两带”以及环城西路的绿化,加快西山公园、文化广场等项目建设,抓好城区主要路段夜景灯光的亮化。同时,坚持长效管理和综合整治相结合,加大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政工程、交通秩序的专项整治力度。以构建大交通网络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黄衢南高速公路和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两大工程建设,确保实现无障碍施工。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快生态市建设。把发展绿色产业、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立生态和经济双赢的理念,建设“绿色江山”。
(五)提升壮大旅游产业,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把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培育,作为江山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来研究,以旅游旺人气,以人气促商气,以商气带财气,使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营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品牌,努力把江山建设成为全国旅游优秀城市、浙江省重点山水旅游城市、浙闽赣三省边际旅游网络中心。明年全市接待游客总数要达到80万人次,旅游经济总收入3.5亿元。
二、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以创建文化强市、教育强市为载体,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机会,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健全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充分发挥慈善总会扶危济贫的作用,推进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失地农民生活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就学等制度的落实。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努力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做好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在源头治理上下功夫,及早发现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把不稳定因素尽量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不断提高应对群体性和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建立健全治安防控机制。建立健全领导责任机制。层层落实安全生产、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促使各级领导干部切实承担起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高度重视做好信访工作,积极推行领导下访、干部约访制度。
三、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抓好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切实抓好每年2000名左右干部教育培训任务,重点抓好市管领导干部和中青年干部教育培训。注重使用那些朝气蓬勃、奋发有为,驾驭复杂局势水平高的“操作型”、“实干型”、 “创新型”干部。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发挥领导班子整体功能。进一步完善后备干部培养机制。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推进党管人才工作。抓好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者三支队伍建设。积极探索人才引进的新模式,想干事的要给机会,能干事的要给岗位,干成事的要给地位。
以“先锋工程”建设为载体,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进一步实施“万名党员创业致富”工程。明年普遍开展一次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工作。探索建立村级班子为民办实事和发展目标公开承诺、实绩考核和群众满意度考核并重的“双承诺双考核”制度。继续完善党代表定期视察和提案制度。全面推行农村发展党员“三推一定”和在外务工优秀青年中“双推双考、双向培养”建党对象制度。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干部防腐拒变能力。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建立权利规范制度,深化“阳光工程”,规范事权、财权和人事权,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继续加大对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整治力度,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加强和改善党委对各项工作的领导,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
进一步发挥地方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明确定位,理顺关系,形成“一个党委”、“三个党组”、“几个口子”的领导体制。加强对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的研究沟通协调,及时解决发展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