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写作的几大误区

发布时间: 2015.10.18   来源:

现代人创作古典诗词作品,一般会陷入一些认识上的误区。由于现代人所处的环境和教育限制,对于古典诗词的了解往往很片面。古典诗词是也古文为基础,也格律为手段的一种特殊文学体裁。这样的一种体裁,对于文学修养要求很高。不但是写作,就算是阅读也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
 
古典诗词来源于民间,又在民间通俗歌曲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民间的歌曲一般比较通俗易懂,却少了一些文学性和艺术性。文人通过对民间歌曲的再加工,使得民间歌曲更文雅,由下里巴人走向阳春白雪。这样的一个过程又往往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原本只是略加修饰,后来却变成严格要求。
 
刘禹锡《竹枝词》序:“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作《竹枝词》的初衷只是因为“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作为一个文学家,一个诗人,刘禹锡所做的工作,只是在民间歌曲词多鄙陋的基础上,加以修饰而已。
 
民间文学注重的是情感的真实,是现场具体情景的再现。优点是真实动人,更容易被普通老百姓所接受。缺点是过于白话,缺少艺术性,文学性。古老的民谣中甚至有一些只是劳动号子,根本连文字都没有。宋词的发展同样是一个由民间到士大夫的过程,刚开始的燕乐只是为了歌舞,没有什么具体的文字内容。当一些文人参与其中的时候,原本简单的歌舞,舞曲被加入了文字内容。
 
加入文字之初,也只是为了配合歌舞的表演。而当这种文学形式被大众多接受,被广为流传时,文字部分变的越来越具体和独立。到了后期,曲的部分散失了,被保留下来的反而是原本作为陪衬的文字部分。倚声填词,原本是依附于曲,后来变的只是一种文学形式,变成与唐诗、元曲并立的一种文学体裁。
 
诗词的创作过程中,本来注重的是情感和现场的情景再现。格律部分是后来的文人一步一步加入进去的,加入这些内容和要求,是为了音乐性更和谐,为了文学性更浓郁。古风有古风的精彩,李太白任意挥洒,笔意纵横不羁。这样的作品固然畅快淋漓,律诗的对仗,压韵同样精彩。七律中间的两联对仗工稳时,为诗歌的内容增色不少,使得诗歌更具有了一种排比的艺术性效果。
 
老杜的诗句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第一联流畅通达,由“随风” 而“潜入”夜,“润物”而无声。细致入微处,虽丝发而不错分毫。第二联一正一反的景物描写,把作者所处的现场环境情景再现。因为是夜晚,又是雨天,所以“云俱黑”,作者身处江船,而举火独明。这样的笔触,利用律诗的特点,完美的把诗歌的艺术性,文学性表现了出来。
 
格律只是诗歌创作的一个工具而已,有了压韵的要求,阅读的时候更适合唇吻。读后主的词,“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因为有压韵的过程,这样的句子读起来更流畅,更具有音乐性。如果不按照压韵的要求,则又是另外一种局面了。不但是古典诗词,现代的流行歌曲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压韵。这是一种阅读和歌唱的习惯,要求压韵,只是把这种习惯更具体化了。
 
平仄的要求,其实最初平仄的要求也是为了音乐性。燕乐是宴饮歌舞艺术,歌者在演唱的过程中,有了文字的内容。这些文字的内容又必须和曲的部分相配合,不然歌者就无法表演。就算是现在的流行歌曲写歌词,也不是随便的乱写几句。歌词要能为音乐部分服务,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歌词和音乐部分天差地远,这首歌也就没办法演唱了。
 
后期曲谱遗失,填词只能按照词牌的格律要求。很多人认为,既然曲谱已经散失,那么我们现在填词就没有必要一定按照格律要求。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念,虽然曲谱散失了,词牌的格律要求中依然有节奏存在。认真研究词牌的格律要求,我们完全可以发现不同词牌具有不同的节奏感。字数的不同,句式的长短变化,压韵的要求,对仗的要求,这些都于节奏有关联。只有认真的按照这样的要求去填词,细心的体会这个词牌的节奏,填出来的词才能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和音乐性。
 
有人说古韵不应该继续作为古典诗词写作的韵部,这样的说法同样错误。古韵确实与现在人的语言习惯有了巨大的差异。但是,我们使用古韵,只是按照一些诗律和词律的书籍。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只是遵循具体的格律要求。就算是古人,在诗词创作的过程中,也充分的认识到读音的差异。
 
我们仔细的研究一下古人的诗词作品,很容易的就能发现古人的诗词作品中压韵部分很讲究。古人的作品在选择韵字的时候,同样会刻意的回避读音差异太大的字。我们举一些简单的例子:
 
老杜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我们看看这首诗所使用的韵字,用现代人的语言习惯阅读,同样没有问题。第一个韵字“森”和后面的三个韵字“音”、“心”、“襟”有点隔。但是作者做了一个聪明的安排,把这个比较隔的字放在了第一联的尾字。这样的处理,使得阅读一样流畅自如。
 
这样的处理还出现在柳永的词中,他的《雨霖铃》词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最后的这个韵字“说”与其他的几个韵字读音有不同,“别”、“节”、“月”、“设”现代人的语言习惯读法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与“说”字的差别就有点大了。
 
作者在处理的时候刻意把这个字放在了尾句,在阅读的时候,因为是在尾句,原本的阅读因为恰当的处理得到了保护。读者不会因为最后一个字的读音差异,感觉到整阕词的音乐性受到影响。同样的处理方法还可以出现在上片的尾句和下片的首句,因为是头尾的关系,读音的差异就很容易的被忽略了。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