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6.10.18 来源:超级管理员
记者 祝春蕾 报道组 毛凌霄 通讯员 汪徐飞 戴明桂 文/摄
统筹:许彤 策划:沈庆文 执行:衢报传媒集团文化新闻中心
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的大宗祠
前不久,江山张村乡被评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比起廿八都和清漾村,这个古朴的村庄,正等待着被揭开神秘的面纱,露出她独有的古韵。
走在鹅卵石铺就的老街古巷,欣赏那扑面而来的建筑艺术,聆听老者的追忆,如同走在一条历史的长河中……
千年宗祠诉说古村沧桑
步入张村乡,穿街进巷,到处可见错落有致的古建筑。
张村乡政府旁就是宏大的黄氏宗祠。黄氏宗祠建于明朝。门楼上面布满各种各样深浅不同的浮雕,门楣上香樟木横梁上雕刻着“九狮戏球”。门楼对面一堵巨大的照墙,又称照壁,长27米,高6米,在浙江省的宗祠中也是罕见的,而且至今保存完好。
黄氏宗祠管理员杨明珠告诉记者,原来的黄氏宗祠还有一个古戏台,唱说着古往今来的故事。然而,经历了千年沧桑,黄氏宗祠曾毁于土寇,又遭太平军焚烧……古戏台已经没有了,宗祠的中堂、后堂于2007年被拆除建造了乡办公大楼,古戏台也在供销社时给拆除。黄氏宗祠的原貌已经在时间中“风化”,留下斑驳的故事。
穿过村中的万钟桥(建于康熙五十八年),遇到另一座祠堂——周氏宗祠。周氏宗祠(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又名大宗祠。
大宗祠按地形高低,次第而建。门院“大宗祠”三字苍劲有力,前厅有一古戏台,后厅上挂“惠爱公忠”的金字匾,据传由唐皇李渊所赏赐。更奇特的是,在祠堂内后天井空地上,建有一座周辰公杨氏墓(民间称古太婆墓)。祠堂内建有坟墓,这在全世界均是罕见的。
张村乡原党委书记陈宗仁介绍,张村近10家大姓,先后建有黄、周、柴、陈、张、祝、叶、饶、余等9座宗祠,其中周氏宗祠和黄氏宗祠是规模最大的。
传承
不可言弃的武文化
张村乡不仅古建筑鳞次栉比,而且崇文尚武、励精创业之风盛行,历代武官辈出。翻开康熙、同治江山县志和有关史料,仅清朝,张村就走出武状元1人,武进士6人,武举人10多人。
张村乡辉煌的历史不会被忘记,而今,张村也在慢慢重拾、发扬和传承古人的精神,全村兴起了武术文化。
今年7月底,在“江郎山杯”第十一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张村乡组建的“张村乡武术队”是唯一一支由乡镇组团参加的队伍,参加比赛的人员全是村里的村民,以及张村小学的学生们。尽管没有武术基础,凭着不言放弃的武术精神,他们在这场国际性的比赛中获得27金3银。
44岁的张玉清是张村乡武术队的一员,在“江郎山杯”第十一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拿到了集体金奖和单人金奖。“村里有这样爱好的人很多,最大的年纪70多岁,年纪轻的30出头,我们每天晚上都在祠堂里练习,有时候人多到祠堂里都排不下。”张玉清介绍,去年下半年因身体不好,开始练习太极拳和太极扇两种传统武术,原本她只是想练习强身健体,但没想到,就这样喜欢上了。 如今的张村乡,已连续3年成为村民“最满意乡镇”,这里民风淳朴,农村文化蓬勃发展。陈宗仁介绍,接下来还将进一步挖掘和传承张村乡特有的文化。
老街古巷讲述着张村乡的悠久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