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海塘与龙游石窟——破解龙游石窟之谜的假设

发布时间: 2015.04.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丁云川

  钱镠筑捍海塘之石

   何处来?

  据史书记载:在钱镠筑海塘前,钱江潮患不断。《新唐书》载:“唐大历八年(773),大风,潮溢,垫溺无算。”唐咸通二年(861),潮复冲击奔逸入城。“光化二年(900)九月,浙江(钱江)溢,坏民居甚众。”钱镠建吴越国后,曾发生过“海飓大作,怒涛掀簸,堤岸冲啮殆尽。自秦望山东南十八堡,数千万亩田地,悉成江面,民不堪命。”潮患严重影响了吴越国的财政收入和政权巩固。于是,钱镠在杭州召集有经验的水利工程人员,研究出了筑石塘的方法。天宝三年(910)八月,钱镠发动民工二十万人于候潮门、通江门外筑塘。由于海潮不停地冲击,工程受阻。然而由于钱镠下了一定要筑好海塘、战胜潮患的决心,筑塘工程在离岸二十九尺处,取罗山之木打桩六层,每层中间交错用装满石头的竹笼和泥土充实,称为“泥塘”。“泥塘”之外,植“晃木”十余行,以析水势。“泥塘”之内,再叠石为堤,使之坚固,沙渐积堤益固。海塘自六和塔至艮山门,堤长三十三万八千五百九十三丈,用钱十万九千四百四十缗,史称“钱氏捍海塘”或“钱氏石塘”。

  是年,钱镠又“置龙山、浙江两闸,以遏江潮入河,由是沮洳斥卤化为乐土矣!”捍海塘的筑成,遏止江潮倒灌,使杭州城内的河渠摆脱潮汐的干扰。杭州居民从“盐卤之苦”中解脱出来,土地淡化后,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自此,在吴越国时期内,决堤再也没有发生过。

  1985年,杭州在修建江城路立交桥时,挖至11米深处,发现了“钱氏捍海塘”遗迹。六行“榥柱”排列整齐。“榥柱”长约六米,直径约13至39厘米,“榥柱”间一排填土,一排间填装满石头的竹笼,竹笼编制痕迹尚隐隐可辨。这“钱氏捍海塘”构筑物完全与文献记载相符。

  钱氏所筑的捍海塘堤长三十三万八千五百九十三丈,约十一万三千米,海塘高约三米,宽八十厘米。以此来推算,约需石料数十万立方米,这么大量的石块来自何处?

  又据记载:钱镠在杭任刺史的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到唐天佑四年(907)的十八年间,带领军民几次扩建杭城,在907年扩建牙城时,有术士向钱镠建议,如在旧基扩建,国祚只有百年,如填西湖更建,可以延长十倍。钱镠说,哪有千年不变的国主,有国百年足矣!钱镠对西湖山水甚为爱惜,在杭州筑城,未动过西湖山上的一木一石。那么,筑城之石又取自何方?

  龙游石窟之石

   何处去?

  龙游石窟位于衢州市龙游县,距杭州180公里。1992年6月,当地的四个村民用四台水泵抽了十七个昼夜的水,发现了一个在地底沉睡了上千年,举世罕见的浩大的地下工程。经二十多年来的考查;在这个方园0.38平方公里的山里,发现了24个洞窟,每个洞窟的面积从1000-3000平方米不等。每个洞窟从矩形洞口开始垂直向下延伸,高度约30米,让人叹为观止的是龙游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瑰丽壮观,巧夺天工。走进石窟,宛如时光倒流。但它的“开采年代”“开采人”“用途”却成了一个不解之谜。

  龙游石窟发现至今,人们对它的功能和用途有诸多说法。然而,龙游石窟开采出来的石料至少在八十至一百万立方米以上。此石料究竟哪里去了呢?

  龙游地处钱塘江流域,龙游石窟所在地的石岩背村,是个坐南朝北、背山面水的小村落,一条衢江环绕而过。衢江与钱塘江水系是相通的。龙游在衢州境内,钱镠统一“两浙”后,这一带是吴越国的属地。

  钱镠为修筑钱江捍海塘用的石料,是只能在他的属地内解决。他爱惜西湖群山,而选择远处且水运较便的龙游,不是没有可能的。在龙游石窟发现初期,有专家提出,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要创建龙游石窟如此浩大的工程,不可能是个别人和一般人所创造,除非是君主或首领才能组织如此规模的挖掘力量,这种推测是不无道理的。

  史料记载:钱镠动用20万民工的力量和十万九千四百四十缗的钱财筑海塘,这人财物力是相当可观的。据分析,在这20万民工中,很可能会分派出一定数量的民工去龙游开山取石,亦会分派出一定数量的民工用船去运送石料……钱镠是一国之主,所以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是没有问题的。杭州师范大学的周少雄教授在考察龙游石窟后,认为这是一个废弃的采石场。理由是:从凿洞的方式看,是逐层下剥,采用斜凿的方式把岩石和岩体剥离。石窟紧靠衢江,便于运输。从凿痕看,应是铁器所为。因此,时间可推到汉代炼钢技术出现之后。浙江省社科院历史所所长陈剩勇教授也支持这一观点。《两浙第一世家吴越钱氏》一书的作者,研究吴越国历史的资深教授邹身城先生听了我的假设后,也认为龙游石窟的石料运往杭州筑海塘的说法是比较合乎情理的:古代采石到吴越国时期的技艺已是相当成熟了;再则,由于吴越国时劳役比较重,劳役就是搞公共建设,筑钱江海塘就是搞公共建设;龙游石窟开采出来的大量石料总得有个去向,钱塘江海塘就需要有这么大量的石料;何况古代只有水运作为交通运输最为方便,龙游石窟位于衢江的旁边,衢江属钱塘江水系,龙游石料运至杭州筑钱江海塘应是说得过去的。

  综上所述,吴越国时从龙游石窟中开采出来的石料,很有可能是通过衢江经钱塘江水系运往杭州,为筑钱塘江捍海塘所用。这项前无古人的开凿龙游石窟、取石筑海塘的浩大工程,也只有“两浙”首领吴越国王才有这样的主导权和实力来完成!虽然历史上,在钱江海塘与龙游石窟之间的关系上无一文字记载,但通过这一大胆的假设和求证,也许,也能为破解龙游石窟之谜起到一丝的作用吧。

  2015年年初,杭州市上城区政协文史委召开了进一步挖掘该区历史文化遗存的研讨会。当话及钱江捍海塘史迹时,大家对古代筑海塘的伟大工程感叹不已——就此,从古人治钱江水患、吴越王钱镠采用竹篓装石堆塘、以木桩固定的筑造方法,抵御了汹涌的钱江浪潮,这条堤防的建成,防止潮水内灌,遂使杭城这片土地日渐安宁下来。

  会上,笔者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钱镠用竹篓装石堆成的钱江海塘的石料,是否是从龙游石窟开采运来的?

  作者简介

  丁云川杭州市文史学者、专家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