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4.09.10 来源:超级管理员
民以食为天,在“靠天吃饭”的时代,水,成了左右人们生产生活的关键因素。为了生存发展,历代衢州人不懈地治水。从发黄的史书里,从口口相传中,我们至今能领略到一个个动人的治水故事。千百载后,三衢大地上还留有古人的水利工程。经过历次维修改建,这些工程仍为衢州人的生产生活提供着便利。
本版呈现的,只是古代三衢治水故事、古老水利工程的一部分。从古老的治水故事中,我们可以读出三衢先人的无私与奉献,体会三衢先人的坚韧与抗争。而那些流淌在古老水利工程中的清水,更是把古今直接联系起来,让我们读懂了一脉相承的智慧与执著。
故事篇
郦道元勘地掘井
相传北魏年间,郦道元过南坞、樟柏树底和新塘边(均为江山地名)地方,见这一带滴水如油,村民饮水困难,即为这三个地方勘定井址,指点开掘。
三井竣工后,郦道元分别嘱咐井口加盖密封,满30天方可启封开盖打水。郦道元走后,樟柏树底村民迫不及待,29天即去开启井盖,一看水深仅及井底,须用长索才能吊取。新塘边村民按嘱满30天才开启井盖,一瞧,满井清水,用担钩即可吊水。南坞村民,到31天才去开启井盖,水已从井口溢出,伸手即可取水。
这三口井的水,至今如初。
杨炯殒命苏民困
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于武周如意元年(692)任盈川(今属衢江区)县令。
某年酷旱,民多食树皮草根,杨炯忧心如焚。为祷神降雨,他沐浴斋戒,跪求上苍,在烈日下晕厥多次,如是者凡月余。而骄阳依然如火,灾民嗷嗷。杨炯心知无力回天,垂泪道:“我无能解民于倒悬,愧对盈川父老!”于是,投身路旁枯井。民众哀号恸哭,如丧考妣。
入夜,狂飙四起,喜雨倾盆。千亩良田稻禾复苏,灾民笑逐颜开。而枯井水盈浮杨炯尸,居然面目如生,异香四溢。数十里外乡民扶老携幼接踵而来,焚香礼拜。是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民享丰岁之乐,沐恩图报,乃塑杨令肉身神像。初建杨公祠,后改城隍庙,香火千年不衰。
后人多作诗颂,有云:“生前为令死为神,废县常留庙貌新。地界衢龙争报赛,千秋遗爱在斯民。”
至今,衢江区有“杨炯出巡”祭祀仪式,已成为非遗项目。每年农历六月初一是“杨炯出巡”的日子,村民们抬着杨炯塑像,到衢江区高家镇和莲花镇一带巡游,纪念杨炯,祈求丰衣足食、四季平安。
范宰相与鸡鸣堰
古时候,龙游鸡鸣山脚范家村出过一位宰相,膝下无儿,只有一位千金,自然宠爱非常。小姐长大后,范宰相舍不得她远嫁,就把她许配东乡七都村一家富户。出嫁时,新娘的嫁妆三十六扛、七十二挑,整整排了十里路。范府得意地扬言:“我家小姐只借七都天和地,吃用穿戴都带齐。”
没想到范小姐嫁到七都没几天,就有人挖苦她,说她吃的水就是七都的。这下可为难了范小姐,一回娘家,就扑到母亲怀里哭诉。这事把范宰相也难住了,只得好言劝说,答应女儿慢慢想办法。
办法果真被范宰相想出来了。原来龙游东乡一带百姓屡屡请求朝廷,在鸡鸣山脚修建堰坝,引灵山江水灌溉农田。他想,如果堰坝修成,就能把江水引到七都,不但有灌溉之利,女儿也能饮上娘家流来的水,岂不两全其美。但当时朝政不振,国库空虚,朝廷规定,国库银两只可用于原有水利维修,不得新开水利工程。范宰相便暗示百姓,造出堰坝被洪水冲毁假象,在准备建堰坝挖渠道地段撒下菜籽饼,到第二年春,范宰相陪朝廷大臣来巡视,说明这里堰渠毁于洪水,希望得到修复。那大臣见这一带青草分外茂盛,信以为真,回去后启禀皇上,拨银整修。
第二年春鸡鸣堰建成,灵山江水经湖底叶、唐尧、十里铺,直到七都,六干亩良田得到灌溉,范小姐也饮上鸡鸣山脚流来的水。
南宋时,西安县(今柯城区和衢江区)石室堰常因木商之筏、排屡屡冲毁,水尽而禾死,民不聊生。
县丞张应麒(?-1166,又作应麟,字瑞伯,淮南人)下车伊始,就明令定期开闸,急需开闸者,必得官府准许,严禁任意冲堰,凡违令者施以重刑。木商束手无策。石室堰得以坚固,丰收在望。
木商知道县丞中年得子,其子时年十八,张夫人爱如掌上明珠。木商们就暗暗探知张公子行踪,设计诱使他到酒楼,假意盛情款待,实则唆使其开闸。张公子不知道禁令,就开了闸。左右阻止无用,报知张县丞。而此时木商的筏、排顺流而下,堰坝已受损。
张县丞心如刀剜:如按照禁令斩子,则绝后,且妻子必因伤痛而绝;不斩,则如何平息民愤,示民以信?思之再三,张县丞终按禁令,依法办事,最终张公子被正法,不法木商也被严惩。民众深受感动,很多人流下眼泪。
初秋,洪水泛滥,堰坝岌岌可危。张应麒巡视,依稀见水中鬼魅兴风作浪,就策马跃进水中与之搏斗,最终驱魅退水,堰得不坏。张应麒尸浮水上,犹英气勃勃,凛然可畏。民众感念恩德,建张公祠,香火不绝。
以上故事整理自《衢州市志》《龙游县志》《衢州文史丛书·衢州水利》等
遗存篇
石室堰:一邑之关系
墨亭
南宋时,衢州筑堰灌溉农田,当时有石室、猫儿、官庄、西江等堰。石室堰位于衢城南约12公里的乌溪江上游,因烂柯山石室而得名。
宋时,乌溪江水流湍急,水坝屡修屡毁。民国《衢县志》载,“宋南渡时创此堰,县丞张应麒董其事。三年工不就,跃马自沉中流以死,堰址始定。”
石室堰初在黄荆滩上,为篾笼卵石堰体。至明代,衢州的农田灌溉已主要靠陂堰引水。明弘治十二年(1499),郡守沈杰引石室堰水入护城濠,于小南门城门濠中架木吊桥。清嘉庆五年(1800),石室堰河床被砂石淤塞,随开随闭。嘉庆七、八年间,衢州大旱。嘉庆九年(1804)十月,郡守那英根据士民请示将石室堰改建于上游三里处的响谷岩下,另开袋口与渠道引水入旧沟。堰水直达城南大濠,又引入城中维持内河水源,堰沟可通船筏。1955年,石室堰被大水冲毁,衢县人民政府组织千名民工,奋战几月,用篾笼900多只进行加固。1956年冬,石室堰移于黄陵堰上游深潭处。1958年,黄坛口水电站开始发电,石室、黄陵、杨赖三堰合并一堰,堰址在黄陵堰,引黄坛口水电站部分发电尾水入渠。之后,衢州化工厂又对该堰进行扩建,既利于农田灌溉,又利于工业用水。
石室堰原长20多公里,直通衢州城区。旧志说,石室堰灌溉面积达20万亩,是“一邑之关系”的大堰。现石室堰的堰坝地处黄坛口水电站下游,西靠九龙山,东为长柱源、乌溪江汇合处。堰渠沿九龙山底由南至北向下游延伸,途经横路、桥头、响春底、缸窑、普珠园、巨化集团公司等,至今仍对我市现代工农业的生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为研究我市古代农业水利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提供重要实物依据。
西渠:活水穿城流
张蓓
在开化县城,有一条穿城而过的西渠,是现代版的“小桥流水人家”图卷,更是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线。
西渠,古时候称为汪边溪,源出讴歌岭(即开化小山岭),其始建于何时现已很难考证了。“一泓山漳水,由北向南,穿水门,过城西,绕卧佛山脚,逶迤而下。过天香书院、南墩书院从南门注入马金溪……”这是旧时的史书对西渠的记载。开阳镇《宋氏宗谱》有:“宋高宗南渡时,宋用振(行二)始迁开化,居西屏之前,西涧之上”之语,可见西渠修成应在南宋迁都临安之前。
历史上,对于西渠的改造、扩建和修葺共有五次。旧时的西渠宽约1米,深约2米。1959年,开化县开始兴建龙潭大坝和西渠改造扩建工程。改造扩建后的西渠,引马金溪之水,自北而南,过芹北路,折入钟山路,穿闹市区,过芹南路,缓缓汇入南湖。全长3590米,宽6.2米。两侧渠墙高4-6米,能够起到一定的泄洪作用。在西渠上,每隔百余米设置了一座钢筋砼混凝土小桥或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石拱小桥,方便西渠两岸居民往来。渠墙顶两侧设钢筋混凝土栏杆,每隔十几米设一埠头,供居民浣洗之用。此后历经多次修葺,注重绿化,使西渠成为开化一景。
历代许多文人骚客为西渠吟诗作赋,生于此、长于此的开化人对西渠更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开化文艺工作者创作的舞蹈《山城有条女人渠》,唱着“家乡小城里流淌着一条渠,流过岁月流过四季,不知她向哪里流去。渠水清清从家门前流过,飘着欢歌和笑语……”舞出了大山,舞向了上海、杭州、北京。“西渠、舞蹈、女人、水”,组成了一幅灵动秀美的山城生活画卷。
祝左军 严家骥
龙游县城往南近二十里,有一个小村庄叫山头外。村头有两座南北向并列的小山,南面一座叫龟山,北面一座叫蛇山,古老的水利工程姜席堰就位于两山之间的灵山江上。
姜席堰建于1330年至1333年,其灌区位于龙游中部地区,现有干渠4条,全长12.7公里,支渠11条,全长19公里,范围包括龙洲街道、詹家镇2个乡镇、21个行政村,涉及人口2.22万,土地面积2.5万亩,是龙游县重点产粮区。2011年,姜席堰被浙江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游地区虽然河流众多,但“晴久即灌溉无资,雨多则泛滥洋溢”。据明万历年间的《龙游县志》记载:“姜村堰、席村堰,元至顺间达鲁花赤察儿可马兴筑。其水发源处州,由南源至十七都堤灵溪之水;分为二堰:上为姜村堰,下为席村堰,相距数百武。”
自建成以来,姜席堰遭遇大洪水不下六七十次,但堰身、坝体一直没有被完全摧毁,足以体现其在设计上的高超技术水平。由于“姜席大堰为本邑西南乡水利攸关”,历朝历代都对姜席堰的修缮、管理给予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多次对姜席堰进行修建、改造。2007年10月至2008年12月,姜席堰灌区工程列入浙江省“千万亩十亿节水工程”计划。
如今,为了进一步发挥姜席堰的功能,将水更多引入龙游城内的公园与住宅小区,使城里的水体由点连线,由静态到动态,形成完整的城市供水系统,龙游县政府正式规划了“引水入城”工程。工程竣工后,姜席堰的清流将会把龙游城妆扮得愈发充满灵气,而龙游的都江堰——姜席堰也将愈加青春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