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6.02.22 来源:超级管理员
编者按:
罗东哲
捎着家常味,带着泥土气,文化礼堂是崇德向善的精神礼堂,更是村民百姓的精神家园。新建、改建、重建,站在2016年崭新的开端,我们欣喜地看到,衢州大地上已先后升起300余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农村文化综合体。以“礼”为“魂”,以“堂”为“形”,恰似一段寻找乡土记忆的回归之旅,唤回了一份诗意栖居的悠然快意,激发了美丽乡村的建设活力。
如何让这些文化礼堂为民所用,让文化气息氤氲在美丽乡村的青山绿水间?别着急,或许这个春节就是答案——
大年初一的石门镇清漾村文化礼堂活动现场。 沈天法 摄
祭祖活动也进入了文化礼堂。徐聪琳 摄
文化礼堂已经成为送文化下乡的重要平台。 徐丽 摄
柯城:文化礼堂有“好戏”
记者徐丽通讯员姚宏东
2月18日下午,伴着一条条质朴隽永的家训被村中长者念出,那些古老的乡风民俗正在柯城区姜家山乡三山村文化礼堂的大戏台上逐渐沸腾……
“自从去年村里建起了文化礼堂,村民们不仅多了一个聚会的地方,还多了一个才艺展示的大舞台!”一曲悠扬的《走进新时代》萨克斯表演后,走下舞台的三山村民郑建华告诉如此记者。
在郑建华身侧,4名来自柯城书画院、柯城区书法家协会的书画家也忙得不亦乐乎。“今天我们是特意来为村民们写家训、画年画的。”衢州著名书法家孔繁强也在其中,他告诉记者:“如今的文化礼堂已经成为送文化下乡的重要平台。逢年过节,为村民们写写春联,画几幅画,都深受大家喜爱。”
喜庆热闹的场景,让三山村的文化礼堂更添光辉。一曲来自姜家山小学的童声合唱队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更是为人们找回了那一份童年记忆。84岁的郑巧云老奶奶坐在台下,手捧着一碟文化礼堂派发的馒头和小汤圆,一边津津有味地尝着,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着台上的精彩演出:“自从有了文化礼堂,我们常常来这里看他们跳排舞。妯娌不和的情况都少了好多,大家的关系都变好了!”不少村民都与郑巧云老奶奶有着同样的感悟。“腊月里,还有城里的剧团来这里唱了好几天大戏呢!”三山村村民郑益忠告诉记者,文化礼堂建成以来,一场场具有文化底蕴的农村文化活动,凝聚了村民的情感寄托,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进一步增强了村民对文化礼堂的亲近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衢江:文化礼堂精彩舞龙年味浓
记者徐丽通讯员俞锐
2月15日傍晚,日头刚刚西沉,衢江区横路乡野鸭垄村文化礼堂外的空地上,一条流光溢彩的巨龙,时而游龙嬉水,排成一字长蛇阵;时而蛟龙出海,山呼海啸般飞旋于村头街巷。“今天是正月初八,村里特地请了舞龙队来热闹热闹,讨个好彩头。”伴着喧天的锣鼓声,野鸭垄村村民饶庆平开心地笑着说道。
“我已经有六七年没见过舞龙灯了,像今天这么热闹的场面更是不多见。”一位严姓男子一边快步追随着那条在夜色中盘旋游走的“龙”,一边告诉记者,自己老家在隔壁村,平时在城里上班的他偶然听家中长辈提起,说文化礼堂会有舞龙灯演出,就专程赶来看一看。
“舞龙队里清一色的毛头小子,这可不多见。”53岁的村民付志红特地将这支舞龙队请到了自己去年落成的新三层小洋楼中舞了一番。他告诉记者:“小时候过年,我也舞过龙,后来舞龙的人越来越少。今天这支舞龙队,精气神都好极了!”
“现在演出条件好了,舞龙灯也不再是为了谋生,而是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本次舞龙演出的组织者周华告诉记者,自从村里有了文化礼堂,村民们不仅多了一个闲来可去的地方,更多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娱乐休闲活动:“就拿今年正月里来说,从大年初二到元宵节,我们一共接到了30多个村子邀请我们去舞龙!农村文化礼堂已经实实在在地融入到百姓观念、生活和行为方式中去了。”腾飞的龙灯背后,不落幕的是农村生活的大舞台。那是来自乡野的咏叹调,也是属于农民自己的幸福企盼。
龙游:上演活色生香的农村文化大餐
记者徐聪琳通讯员方燕飞
2月18日早晨,龙游县横山镇项家村的年味尚浓,村道旁又树立起了彩旗,红边黄底墨字的“项”旗更是迎风猎猎。“正月十一的祭祖大典已经中断67年,没想到我还能再见。”年逾古稀的村民项根明难掩激动心情,准备迎接久别归来的祭祖大典。
项氏22世族人项根乃退休后生活在县城,今天特意赶回来参加祭祖:“这是寻根,是民俗传承,是提醒现代生活忙碌的人们不要忘本。”
祭祖大典结束后,敬老礼活动在现代化的礼堂中,拉开帷幕。83岁的项茂成精神矍铄,他说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不少,生活有保障之余,更追求精神上的丰富。
敬老礼活动如火如荼,家住在文化礼堂旁的项唐根端着两盘好菜出门了。临近中午,“百家宴”即将开席。村民主任项小军在子容公祠内忙得脚不沾地:“摆了50桌,每桌十几盘菜,都是村民贡献的自家菜。同桌吃饭最增进感情。”项小军说,举办“百家宴”的初衷在让乡里乡亲间情意更浓,并以美食为媒介,增强村民凝聚力。 “祭祖、敬老礼、百家宴,都是项家村根据本地特色举办的文化活动,以后每年都会举办。”龙游县文广新局副局长王建虹介绍,春节期间,龙游县各乡镇(街道)推出的民俗文化活动有62场,这道文化大餐将持续到2月底,“全县现有农村文化礼堂60个,做好因地制宜之余,还要做足资源整合,彰显特色,才能把文化礼堂做得活色生香。”
江山:幸福的村歌唱起来
记者巫少飞通讯员郑积亮琚雪萍来妍
“文化礼堂让五方杂处的人心齐、气顺、村风好。”村主任黄达发相告,2007年,合新村由原新周、天堂、模三、大同、明珠等5个村合并而成,而且有许多是因建白水坑水库移民来的。村民们来自不同的村落,总有一些不同的习俗、习惯,刚并村时管理上常遇到各种困难。可是文化礼堂建成后,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了妯娌、姑嫂、村民间的情感和谐、生活融洽。如今,合新村已是文化礼堂精品村。
合新村的文化礼堂除了200余平方米的大舞台,还有图书室、心连心服务站等。正值学生寒假,几个小朋友正在津津有味地看书。文化礼堂内除了贴有“衢州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还贴着一些村民书写的书法作品。
音乐响起来了,10多位40余岁的农村妇女组成的歌舞团队上台演出了。峡口镇的宣传干事告诉记者,合新村有腰鼓队、威风锣鼓队、坐唱班、军鼓队等。正月初一,合新村还举办了新春农民运动会,吸引了许多村民参加……合新村的变化只是一个缩影。目前,江山有“综合型、特色型、传统型、新建型、现代型”等多种类型的文化礼堂90多家。猴年春节期间,家风家训表彰、新春联谊、农民运动会等各种文化活动在文化礼堂中蓬勃开展。正月初九,记者一行来到江山市峡口镇合新村文化礼堂观摩。如今,我们常常能够听到幸福的村歌从江山文化礼堂里飞出来,让百姓的心里充满温暖的阳光。
常山:农民“村会玩”
通讯员胡江平吴可嘉
春节期间,笔者在常山农村走访时发现,因为有了文化礼堂,举办村晚、跳舞健身、打篮球等已成了大伙过年的新时尚。
位于大山深处的新昌乡郭塘村,从去年12月当地村民忙着进行“村晚”彩排起,文化礼堂每天都是欢歌笑语一片。这场“村晚”没有明星大腕,也没有华丽的舞台,所有节目都是由本村村民自编自导自演。村民徐梅兰相告,这是该村第一次筹备“村晚”,一个多月来,他们白天干活,晚上排练,而且一练就是2个多小时,大家干劲十足。整台节目共有10多个文艺节目,涵盖了歌唱、舞蹈、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并在大年初一给全村人民送上一场盛宴。
这个春节天气晴暖,在球川镇红旗岗村文化礼堂前的篮球场上,不时会爆出阵阵喝彩声。“这几年都在外地打工,春节回来就喜欢和表兄弟们打打篮球开心开心,现在村里的运动设施也越来越齐全,都快赶上城里人了。”在杭州务工的年轻人小陈开心地说。而到了下午6时多,天才稍暗,白石镇十八里村文化礼堂前的小广场上就已热闹非凡。“快点来跳舞!”潘兰大姐拉着音箱,边走边招呼着广场上散步的大妈们,让她们加入跳广场舞的队伍。不一会儿,大妈们的欢声笑语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在小广场上回荡。潘兰大姐说,文化礼堂于去年10月完工,村两委为村民们配备的音箱与锣鼓现在正好派上用场。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不仅给春节增添了喜庆、祥和的气氛,更使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开化:文化礼堂春节“不打烊”
通讯员刘志科郑凌红
2月15日晚,开化县大溪边乡墩南村里灯笼高挂、灯火通明、锣鼓喧天、爆竹声声,无处不洋溢着热闹非凡的节日气氛,一年一度的“龙灯会”随着夜幕降临拉开序幕。
80米长的龙灯从村文化礼堂出发,在人群中缓缓移动,游走在村里的每个角落,到一户人家,村民就会在自家门前燃放烟花爆竹来迎接龙灯,以祈求今年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幸福安康。龙灯巡游结束后后,文化礼堂里又上演了精彩的戏曲表演,数百位村民汇聚一堂,字正腔圆的歌声、活灵活现的演技,赢得了满堂喝彩。
在看戏的村民余塘珍说:“在以前没有文化礼堂的春节,大家就在家里打牌聊天,现在春节文化礼堂活动多,恢复了许多记忆中的传统节目,从准备到举办,大家的参与积极性都很高,这才像个春节的样子!”
据了解,开化县目前已在各乡镇建成文化礼堂56家,衍生出乡村旅游特色展馆19家,生态文化长廊23条,已成为开化国家公园的文化看点。
2月16日,科普大篷车、文化大篷车载着“三下乡”队伍来到村头镇前村头村,在文化礼堂内搭台吆喝,现场送出科普书籍500册,随行的医护人员同时在文化礼堂内开展义诊,为村民免费体检,并以浅显易懂的文艺小节目普及常见病防治、中医养生保健、常用急救技术等卫生知识,到了晚上还为村民播放了爱国题材电影。一天的活动吸引了附近数个村的村民赶来参与。从春节前到现在,“三下乡”队伍每隔两三天就会选择一个文化礼堂所在地送春联、送书、送电影、送科技、送卫生,丰富村民的春节生活,每次都受到地村民好评不断,大受欢迎。
编后语:
“这个春节,我市各县市区乡镇的文化礼堂可以说是精彩不断,文艺演出、戏曲和民俗表演、庙会等活动排满了整个春节,总计活动数有338场。”市文广新局的工作人员翻着已经登记在册的文化礼堂活动说,各类节目已经排到了月底,这还不包括许多没有上报的乡村活动。
在衢州,“文化礼堂”遍地开花,吸引着农民前往寻找精神寄托。不仅如此,礼堂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还滋养了一批“最美”,弘扬了农村“好家风好乡风”,唤起当地村民对民俗文化和往昔生活的集体记忆,使文化礼堂散发出浓郁的乡愁。这些散布在阡陌间的一座座文化礼堂,无疑是一簇簇微光,在从“文化礼堂”到“礼堂文化”前行的路上,为乡村文化的崛起与延续,为建设新农村中的“精神家园”,提供着源源不绝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