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4.05.14 来源:诸葛慧艳
2011年7月,“最美爷爷”占祖亿在常山港的激流中纵身一跳,画出了一条最美的生命之弧,他舍己为人的英勇事迹,成为“做最美衢州人”主题活动开展以来的第一个先进典型。尔后,智救一家三口的“最美教师”姜文、陈霞、江忠红,扎根基层乡镇28年的“最美干部”周言松,因病去世却捐献器官的“最美中学生”徐雨文,身患重病仍传递爱心的“最美村官”黄炊,手术前首先想到给顾客退钱的“最美诚信推拿师”汪南南等一大批“最美”人物次第涌现,延续至今。他们平凡之中默默坚守,关键时间毅然择善的"最美"之举,成为开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典型例证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教材。他们的出现,使三衢大地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学习“最美”、弘扬“最美”的高潮,极大地促进了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最美”之于道德建设,犹如航行中的灯塔,点亮黑暗、点亮希望,给人以真、以美、以向。近几年来,我们以“做最美衢州人”为主题,充分利用衢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在公民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传统文化教育、价值观大讨论、“最美衢州人”十大年度人物评选表彰、主流媒体宣传推广、道德模范事迹宣讲等一系列思想道德建设实践活动,让市民在“看”中感受,在“唱”中激活,在“学”中养成,在“行”中陶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向基层拓展、向纵深发展,并最终提炼确定了“诚信、责任、仁爱、奉献”这一衢州人价值观核心词,擎起了当代衢州人共有的精神家园。在“最美衢州人”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普通群众加入了最美行列,“最美现象”从一个个琳琅满目的“盆景”发展成为一片引人入胜的"风景",最终凝汇成一种昂然向上的风尚,带动和树立了最美衢州、仁爱之城的良好形象,很多媒体不吝赞誉,称衢州为浙江“最美之源,道德高地”。“最美衢州人”主题活动的最大成果,便是“以美铸魂”,推动了城市品质的提升。
“最美”之于日常生活,恰似身边的空气,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重在落实、落细、落小。美好的氛围取决于每个人的嘉言懿行,重在知行合一,我们始终以感化人心、触及本质、塑铸灵魂为路径,遵循“认知——实践——提升”的认识规律,深入开展“选美”、“学美”、“扬美”系列活动,引导人民群众尚德崇善、传递仁爱、争当先进,促使人们注重日常言行,注重道德积累,使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从而使道德建设从实践层面进入到提升全民价值观的层面。事实上,“最美衢州人”蝴蝶效应的持续发酵,道德之花在三衢大地竞相绽放,正是"最美"现象固化于制、孕育于制的直接而生动的反映。“最美衢州人”主题活动的最大经验,便是“以制孕美”,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文学应该记载下过去所经历的道路,追随那行动着的群众,沿着他们所走过的道路,把那五光十色的历史图画给展示出来。”“最美”精神的弘扬,不仅要有同频共振的舆论推动,更要有达心触魂的大众渗透,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同样为人民群众所需要。长篇报告文学《以美铸魂——衢州最美现象启示录》以20万言的篇幅,通过文学的笔调,生动、全面、系统、真实地描绘了众多“最美衢州人”的感人故事和他们在追索“中国梦”进程中的内心世界,塑造了一大批可感可触的文学形象,记录了全社会树立“最美衢州、仁爱之城”良好形象的基本进程,凸现了道德建设“衢州实践”的社会价值和样本意义,还从历史人文角度,分析探讨了衢州公民道德建设从“盆景”到“风景”再到“风尚”的发展过程、本质原因和未来趋势。这部由我省知名作家孙侃同志精心打造的大型文学作品,无疑为道德建设增添了文化含量,也为进一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新的良好教材。
看来不经意,品来暖人心。“最美衢州人”很普通,也许刚刚就与我们擦肩而过。但正是他们,用大爱的脊梁挑起了道德的高地。“德不孤,必有邻”。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逐步构建、大力弘扬,我相信,衢江两岸将会涌现越来越多的“最美衢州人”,“最美衢州”将更加伟岸地屹立于钱江源头、东海之滨。让我们携手,共铸千年古城的时代之魂!
是为序。
二〇一四年三月
作者系中共衢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诸葛慧艳
本文为长篇报告文学《以美铸魂——衢州最美现象启示录》之序